1、根据课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填空。
1. 本文写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不同的人。
2. 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匆匆》是一首文情并茂,寓意深邃的散文诗。作者将抽象的时间形象化,让人切身感受时间的流失 :于是——洗手的时候,①______;吃饭的时候, ②_____;默默时,_____③;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 __④,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__⑤ ,从我脚边飞去了…… 时光易逝,岁月不回,让我们请珍惜光阴,发奋学习,不负年少!
3、查字典,填空。
要查的字 | 大写字母 | 读音 | 部首 | 用“√”选择正确的义项 |
废弃 |
|
|
| ①停止使用;②没有用的,失效;③无用的东西 |
糟糕 |
|
|
| ①做酒剩下的渣子;②腐烂,腐朽;③坏 |
流淌 |
|
|
| ①流下;②水起波纹 |
4、书法展示。(读拼音,写词语)
tiě suǒ yún yá dà dù qiáo
_____ ______ ________
5、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走进yí bì qiān lǐ( )的大草原,羞涩的姑娘摆上奶dòu fu( ),请我们品尝;毫不jū shù( )的小伙子舞着鞭子,为我们表演套马。
(2)欣赏着美丽的丁香花,嗅着它散发出来的淡淡的yōu yǎ( )的甜香,看着春雨中小小的huā bāo( )圆圆的,鼓鼓的,恰如yī jīn( )上的盘花扣。
6、阅读。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1】文中的“远方“和“大山”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________,画线句子中,________、_______(填两个词)表现了诗人蔑视苦难,以乐观战胜苦难的态度。
【2】写写你对“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两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1】“翻身的人儿”指像三黑这样有了自己_______ 的农民。
【2】“笑嘻嘻”充分表达了三黑_________ 的心情,表达这种心情的ABB式词语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是为翻身的人儿能过上______________的生活而高兴。
【4】这节诗抓住了三黑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等的描写,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__________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8、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描写了寂静的乡村夜景,却不见一个“静”字。说说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衬托夜“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描绘上片所描写的乡村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做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 )着短枪,( )着马刀,( )着手榴弹,( )着敌人①密集的枪弹,( )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②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③奋勇向前,不考虑自身的安危,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里,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④狼狈地逃跑了。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1】给短文加一个小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这篇短文的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3】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
【4】为第一、二自然段选合适的段意,把序号写在括号内。
(1)第一自然段( )
A.两个团的敌人守住天险泸定桥 B.夺取泸定桥的准备
(2)第二自然段( )
A.二连突击,三连铺桥 B.我军发起总攻,冲向对面
【5】文中“党的号召”具体指下面哪句话?(在括号内打“√”)
(1)“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 )
(2)“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 ( )
10、课内阅读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震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1】“此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2】用“灵泉一般”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句话中看到了作者对草虫__________的感情。
11、课内阅读
《草原》片段
在天底下,(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软 柔美 柔和),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
【1】在( )里按原文填上正确的词语。
【2】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词语。
【3】文中“无边的绿毯”指的是____“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这是运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
【4】这段描写给你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新型玻璃(节选)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还有一种“变色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建筑物装上这种玻璃,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从外面看室内却什么也瞧不见。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又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 )企图 ( )
反义词:坚硬( )安全( )
【2】本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在介绍“夹丝玻璃”时,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这两个成语,形象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一定为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感到震撼,请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一读,填一填。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 ,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 嗯, 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过来, 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哦 ,我们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这是通过对渔夫_____的描写来反映他的心理。
【2】“搔搔后脑勺”是通过____描写来说明渔夫在思考 。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
A. 表达了渔夫同情穷人,关心孩子的思想感情。
B. 反映了渔夫对是否把两个孩子抱回来养的矛盾心情。
【3】“快去!”后面加感叹号,表示的是( )
A. 命令口气 B. 催促语气
【4】“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说这句话时是一种什么心情?( )
A. 忐忑不安 B. 忧虑 C. 欣喜
【5】这段话表现了渔夫和桑娜一样都是______________的人。
14、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①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②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 檐)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③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zì zhì)飘(佛 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④……
⑤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ni niè)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受检阅的部队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⑥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5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等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⑦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拍手,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
【1】用“√”选择正确的字或注音。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欢腾( ) 观看( )
B.找反义词:喧哗( ) 开始( )
【3】第①自然段所用修辞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第⑥自然段画“﹋﹋”修辞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第⑦自然段所用修辞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4】细读第⑦自然段并作如下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B.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C.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D.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8面红旗迎风招展。
【6】写三个表现节日人多、热闹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读描写阅兵式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_________________。
【8】谈一谈你阅读本文后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噪子很干。(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照样子,用拟人的手法写写你对时间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根据所给语境写几句话,使情境更丰满,心情好时,看到盛开的月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瞧您,衣服还不会穿吧,怎么谈得上伟大呢?(改为陈述句)
(2)他一边低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用加点词造句)
(3)做客 打算 我 到 你 我那里 请( 连词成句)
(4)小女孩儿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怀念母亲。(扩句)
2.欢乐的首都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修改病句)
19、按要求完下列句子。
(1)她大眼瞪着 很委屈地说 别羞 大姐姐 我也是女孩儿(给句子加上标点)
(2)他的小嘴撅起来。(改为比喻句)
(3)火辣辣的太阳晒红了高粱,蒸黄了枫叶,烤焦了盘山公路。(仿写排比句)
(4)啊,真是菊花茶,甜甜的,带着一股花的馨香。
(改为感叹句)
(5)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改成第三人称)
(6)把原句改成下面的句子行吗?为什么?
原话:该要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要的钱,一分不许多。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角 5 分钱。
改后: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角 5 分钱。
20、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扑向敌人,势不可挡。
这是一个________句,我能换一种喻体,不改变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芳草地。
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如:愿有机会去看看高山、草原、大海;愿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愿爸爸能有更多的时间陪我……
题目自拟,选择恰当的材料表达自己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