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梳理课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________写得一篇回忆性文章,通过作者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
(2)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
青山绿水,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柳依依。
(4)鲁迅说,时间就是生命,_________________。
(5)《穷人》的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本文赞扬桑娜和渔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格。
(6)面对校园卫生保持差的现状,请你写一条警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敬意 ________的爱慕 ________的小城
________的黄昏 ________的愿望 ________的味道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兴高(____)烈 _______ 巧(____)天工_______
(____)经风霜 _______ 轻歌(____)舞_______
和(____)可亲 _______ 惟妙惟(_____)______
5、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的爱心怎能报答得了那深重的恩情呢?写出此意思的原诗句,并写出作者、诗的题目以及表达父母爱儿女的俗语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鲁迅的《自嘲》,完成练习。
自 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①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②。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①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②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趴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这里比喻为人民大众服务。
【1】根据意思写诗句。
(1)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自嘲》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华盖,指像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这里指好的运气。
B.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在检讨、回顾、剖析了自己过去的人生观、战斗姿态后表示对目前情况的自剖、自嘲。
C.诗中这些自嘲中的矛盾、悲哀和伤痛包含着一位伟大人物严于审视自己的自谦、自叹。
【3】对待敌人时,我们应该“_________”;对待人民时,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选择诗句填空)
7、材料。
十五夜望月
, 。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背诵古诗,在横线上补充诗句。
【2】本诗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前两句中,没出现一个“月”字,却用“_____”二字,描绘出月色的空明皎洁。本诗最后一句中,一个“___”字,使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诗人的情思与月光一同洒落。我们学过的借“月亮”抒发思念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写写前两句诗句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尽望”的意思是大家都不抬头看月亮,说明月色不美,人们没有兴趣观赏。
B.诗歌的前两句抒情,后两句写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
C.诗人表面上写不知秋思落在何处,实际却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5】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请你介绍两种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作者及诗句。
【2】这是诗人写在____________________(哪里)的一首诗。
【3】选项题:
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景色的清洁幽雅,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的______;后面两句写了______景色的自 然和雅致,让我们感受到画面的______。
A.静态之美 B.动态之美 C.庭院之外 D.庭院之内
【4】诗的后两句中“一水”和“两山”,“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两相对,语言整齐,语句匀称,朗朗上口,这种句式叫做________。请写出其他古诗里像这样句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速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解释短文中加点成语。
忘乎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为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看到老师玩竹节人“我们”会心满意足,不再沮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想象,试描述一下画线句子所说的老师“脸上的神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光曲》(节选)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填空。
(1)第1自然段中的两个“清幽”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指_______,第二个指______。
(2)画“﹏﹏﹏”句子中主要写的事物是________,句中动词有________。
【2】用“ ”画出第2自然段中描写皮鞋匠听到音乐时想象的句子。
【3】从第2自然段中我们感受到乐曲旋律的变化过程,请依据课文将下列词语排序(填序号)。( )
A. 高昂激越 B. 轻柔舒缓 C. 气势增强
11、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
读书有三种态度:一种是绝对信从的态度,凡是书上说的话就是天经地义。一种是批判的态度,用现实生活来检验,凡是对现实生活有益处的,取它,否则就不取。又一种是随随便便的态度,从书上学到些什么,用来装点自己,以便同人家谈闲天的时候可以应付,不致受人家讥笑,认为一窍不通。
(节选自叶圣陶《读书的态度》)
材料二: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摘自网络)
读书时间 | 读报时间 | 看电视时间 |
20.38分钟 | 12分钟 | 144分钟 |
材料三:
国外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阅读时,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0.5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0.5秒钟。有专家认为,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摘自报纸)
材料四:
阅读时,你会感觉自己像一条游泳的鱼,自由自在,任思想驰骋(chěng)!
父母生养身体,书籍铸造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书籍好比我们的再生父母。
读书赋予人的快乐是任何美食、锦衣和华屋绝难比拟的——吃一道佳妙的菜,美味一会儿;穿一件漂亮的衣,神气一阵子;读一本有益的书,受用一辈子。
(节选自叶文玲《关于读书》)
【1】上面四则材料是六年级的小文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小文搜集信息的渠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阅读材料一,我们知道了叶圣陶提出的三种读书态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
【4】读完材料三,你想对那些爱看电视、不爱读书的同学提怎样的建议?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材料四,我们知道了读书能带给人智慧和快乐,读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材料进行判断,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读书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
B.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
C.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也是适应的、愉悦的。
D.读有益的书赋予人的快乐不是短暂的,而是一辈子的。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莫让睡眠被偷走
①“ ”一觉睡到大天亮的感觉真好。可如今,这却成了很多人的奢望。你也许不知道,睡眠不足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②首先,睡眠不足会影响容颜。在睡眠不足时,体内会释放出更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过量的皮质醇会分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变得粗糙且缺乏弹性。
③睡眠不足还会影响人的注意力。据统计,因疲劳驾驶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20%左右,重特大伤亡事故中约40%是疲劳驾驶造成的。有专家称,睡眠不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道路安全问题。
④研究证明,长期失眠会导致认知功能衰退、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以及免疫系统衰退、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甚至会提升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的患病风险。
⑤太阳光中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提高人的灵敏度和各方面表现。但在天黑以后,蓝光就成了一种不良光线。目前市面上的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所发出的光线基本上都有蓝光。人体视觉感受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当细胞感受到蓝光后就会发出信号通知中枢时钟,中枢时钟就会认为天亮了,进一步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造成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机能的紊乱,甚至导致疾病。
⑥对青少年来说,睡眠严重不足会造成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生长发育。还会降低记忆的储存、重组和整合能力,容易造成学习能力降低。
⑦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强调:“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保护脑神经细胞功能,有助于体力、脑力恢复。”可见睡眠已成为人类健康生活的试金石。提高警惕,莫让你的睡眠被偷走。
【1】短文首段的空白处应该引用( )句诗句最合适。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围绕这一中心,作者选取了睡眠不足会影响容颜、_____、长期失眠会增加患病风险、____、____等几个方面说明睡眠不足的危害。
【3】第③段运用了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4】本文是围绕中心意思,按照( )的顺序来表达的。
A.先总述再分述
B.先分述再总述
C.先总述再分述后总述
D.按不同方面叙述
【5】短文第②到第⑥段主要写睡眠不足的危害,第⑦段却写了充足的睡眠的好处,这样安排对突出中心意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穷人》(节选)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______。和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歇后语有______________。
【2】这个片段选自《______》一课,作者是俄国作家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等。
【3】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__,“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描写桑娜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片段主要对桑娜进行了____描写,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质。
【6】本学期必读书目《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也写过一本歌颂人的美好心灵的作品《________》。
14、《索溪峪的“野”》一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索溪峪的“野”?是怎样描写的?仔细阅读,完成下表。
索溪峪的“野” | 表 现 |
山“野” |
|
| 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
|
|
人“野” |
|
15、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完全不必拿上舞台。(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这花真香。(写成夸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的月亮很圆。(写成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来了。你别走。(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18、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会去睡觉吧。”(改为转述句)
2.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温和(气候不冷不热 使人感到亲切)
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病句。
只要山势多么险峻,他就敢攀登。 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仿写句子。
白桦林银白的树干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5.选择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a用于引文的省略;b用于列举的省略;c用在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①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 )
②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
③秋天到了,果子挂满枝头,橙子、柚子、葡萄、苹果……一派丰收景象。(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3)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4)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5)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6)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7)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缩写句子)
(8)战士们击落了四架飞机和三辆坦克.(修改病句)
21、习作。
有时候,一个词,一句话,都会让我们有所思有所想。下面的词语会让你想到哪些故事呢?请选择一个词语作为中心,将事情写下来。
快乐 泪水 变化 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