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tiān yá(________) bāo guǒ(________) yáo lán(________)
jié zhì(________) kū jié(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潇洒(_____) 参差(_____) 莹白(_____) 妩媚(_____) 朦胧(_____)
3、写出下列诗句描写的传统节日。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_____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_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_
(4)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_____
(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_____
4、补充词语,并从其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井然有( ) 脱( )而出 神( )莫测 ( )立鸡群 ( )跳如雷
惊心动( ) 动人心( ) 颠( )流离 ( )牵梦绕 ( )能生巧
王母娘娘得知织女嫁给牛郎,气得______。
在哈尔威船长的指挥下,乘客和船员______地登上小艇。
霍金在不断探索______的宇宙。
姥姥经过长年累月地练习剪纸,剪什么像什么,这真是______啊。
麋鹿终于结束了_____的生活,回归了故土。
安塞腰鼓多么________啊!
5、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轻______曼______ 国______民______
6、附加题。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复:又、再,关山:群山 , 苍:苍翠 鏖战:大战)
【1】“菩萨蛮”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_,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像,简单描述上阕所写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蝴蝶
啊,蝴蝶!
它是一本翻开的小小画册,它是一本花孩子都喜欢阅览的美丽画册。
它一会儿飞到这朵花上,一会儿又飞到那朵花上。
蒲公英、郁金香、矢车菊,都在这本小小的美丽的画册里,发现了自己的色彩。
翠绿的芭蕉叶子说:我也发现了我的色彩呀!它是属于我们整个春天的。
当刮风的时候,一朵花儿说:到我这儿来避避风吧!
当下雨的时候,一朵花儿说:到我这儿来躲躲雨吧!
芭蕉也说:到我这儿来吧,我保护你。大风吹不着你,雨也淋不到你。
于是,它飞到那阔大的叶子下面。
在那儿,它合上了它小小的、美丽的画册。
【1】这首小诗写得优美动人,作者把蝴蝶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诗写出了花草们对蝴蝶的喜爱,它们为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短小精美,字里行间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读了这首小诗,你眼前出现怎样的画面?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更是充满了质感与灵性:
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
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
【4】读这首诗,你的心情是____________的,你能从诗中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的情感。
8、古诗文鉴赏。
滁 州 西 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这首诗描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系列自然景物,请你也像二、三句那样用四个字来概括第一、四句:________、深树黄鹂、春潮晚雨、________。
(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
(3)最后一句中“横”一字用得极妙,成为炼字的典范。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王安石的一首诗中也有一个字用得非常精妙,老师经常拿它来说明写文章要反复修改,斟词酌句。请写出这句诗和诗的题目:________。
9、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气污染
【环保资料】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大气污染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 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亿多吨、二氧化碳2亿多吨、悬浮颗粒物23亿多吨和氮氧化物6900多万吨。(摘自《环境与人类健康》)
利用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指导空气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指导人们工作、生活。空气质量指数为0-100时, 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附:空气质量指教(AQI)分级)
AQI数值 | 0——50 | 51——100 | 101——150 | 151——200 | 201——300 | 300以上 |
AQI 级别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Ⅵ |
质量状况 | 好 | 良好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
【媒体信息】
近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黄的雾霾天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浓度迅速上升,东城东四、朝阳奥体中心、海淀万柳等地区的空气质量已达到六级污染。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能见度仅1公里左右。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提醒,建议人们在今、明两天减少户外活动,重体力劳动者、老人、儿童以及心肺疾病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摘自中国新闻网)
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在京居住超过10年的新西兰来华员工丹尼夫妇,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最终决定离开北京。(摘自百度快照)
英国的汤普森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伦敦能除掉 “雾都”的恶名,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如果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执行的人还是相对太少。(摘自《环球时报》)
【1】下面不是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三个途径的一项是( )
A.吸入污染空气
B.随意排放污染的空气
C.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
D.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
【2】从空气质量指教(AQI)分级表中可以看出,只有空气质量指数为多少时,普通人群不受影响。正确的选项是( )
A.0——100
B.0——150
C.51——150
D.51——200
【3】阅读上述文本,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科学家们发现,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大气污染物有一百种左右。
B.北京多次遭遇雾霾,整个城区空气质量已经是重度污染。
C.空气质量在Ⅰ-Ⅱ级时,大多数人群可开展正常的户外活动。
D.北京等地的雾霾天气使许多外国人望而却步,敢来华投资兴业。
【4】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治理大气污染,我们平时应怎样做,请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合作探究
学法提示:在充分阅读对文章有了整体印象的前提下,抓住重点句子或重点段落反复阅读,边读边想象,品味课文中的语言,结合自己搜集的知识和经验,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思考是怎样来的,就会有所收获。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会“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 ?为什么给穷兄妹俩弹了一首曲子?而且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
(2)默读课文第八、九自然段,说一说,听着贝多芬再一次弹着的琴声,皮
鞋匠兄妹好像看见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描写实实在在的景物?再谈一谈读后的
感受。
。
(3)我能有感情的背诵第九自然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11、课外阅读。
活在人类的心里
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正当黄昏朦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
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或无声的唏嘘,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
只有鲁迅先生。
每次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
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极平常的语句,既不赞誉,也不贬毁。
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笑声了。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出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大家抬起头来,见到鲁迅先生苍白冷静的脸上始终不曾流露出过一丝的微笑。
他沉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直至他不得不安静地休息的时候。
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只有鲁迅先生。
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1】文章第1自然段破折号后面的语句传达出哪些方面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填空回答问题。
(1)第4自然段对鲁迅先生的 、 和 进行了描写,这些描写既突出了鲁迅先生的 ,也写出了北大莘莘学子和作者对鲁迅先生的 之情。
(2)第5、6自然段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讲课声音及语调、语言进行了描写,突出了“ ”这一特点。作者这样写,意在用 的写法,表现鲁迅 的特点,突出鲁迅所做的工作是 的伟大工作。
12、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1】把画线句子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句话详细描述了“我”感到的深深寒意,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吊在井桶里的苹果
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
我小时候,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作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
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一日下雨,一家人坐着,父亲在修整二胡,母亲在纳鞋底,就闲聊到我长大后的事。母亲问,长大有钱了买好东西给谁吃?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给爸吃。母亲又问,那妈妈呢?我指着在一旁玩的小弟弟对母亲说,让他给你买去。哪知小弟弟是跟着我走的,也嚷着说要买给爸吃。母亲的脸就挂不住了,继而竟抹起泪来,说白养了我这个女儿。父亲在一边讪(shàn,难为情的样子)笑,说孩子懂啥,语气里却透着说不出的得意。
待我真的长大了,却与父亲疏远了。每次回家,跟母亲有唠不完的家长里短,一些私密的话,也只愿跟母亲说。而跟父亲,却是三言两语就冷了场,他不善于表达,我亦不耐烦去问他什么。什么事情,问问母亲就可以了。
有礼物带回,都是买给母亲的,衣服或者吃的,却少有父亲的。感觉上,父亲是不要装扮的,永远的一身灰色的或白色的衬衫,蓝色的裤子。偶尔有那么一次,我的学校里开运动会,每个老师发一件白色T恤。因我极少穿T恤,就挑一件男式的,本想给爱人穿的,但爱人嫌大,也不喜欢那质地。回母亲家时,我就随手把它塞进包里面,带给父亲。
我永远忘不了父亲接衣时的惊喜,那是猝然间遭遇的意外啊。他脸上先是惊愕(è,惊讶、发呆的意思),而后拿着衣的手开始颤抖,不知怎样摆弄才好,傻笑半天才平静下来,问,怎么想到给爸买衣裳的?
原来父亲一直是落寞(冷落、寂寞的意思)的啊,我们却忽略他太久太久。
这之后,父亲的话明显多起来,乐呵呵的,穿着我带给他的那件T恤,三天两头打电话给我,闲闲地说些话,然后好像是不经意地说一句,有空多回家看看啊。
暑假到来时,又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里很兴奋地说:“家里的苹果树结很多苹果了,你最喜欢吃苹果的,回家吃吧,保你吃个够。”我当时正接了一批杂志约稿在手上写,心不在焉地回他:“好啊,有空我会回去的。”父亲“哦”一声,兴奋的语调立即低了下去,是失望了。父亲说:“那,记得早点回来啊。”我“嗯啊”地答应着,把电话挂了。
一晃近半个月过去了,我完全忘了答应父亲回家的事。一日深夜,姐姐突然来电话,聊两句,姐姐问:“爸说你回家的,怎么一直没回来?”我问:“有什么事吗?”姐姐说:“也没什么事,就是爸一直在等你回家吃苹果呢。”我在电话里就笑了:“我说爸也真是的,街上不是有苹果卖吗?”姐姐说:“那不一样,爸特地挑了几十个大苹果,留给你;怕坏掉,就用井桶吊着,天天放井里面给凉着呢。”
我的心被什么猛地撞击了一下,只重复说,爸也真是的,就再也说不出其他话来。井桶里吊着的何止是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读者》2005年第13期,作者紫色梅子)
【1】“我”小时候对父亲的态度是( )。
A.感激 B.崇拜 C.友好 D.孝顺
【2】“母亲的脸就挂不住了,继而竟抹起泪来,说白养了我这个女儿。”这句话中“挂不住”的意思是( )。
A.脸色难看 B.脸上挂着泪珠
C.脸色变白了 D.脸色变柔和了
【3】“回母亲家时,我就随手把它塞进包里面,带给父亲。”这句话中“塞”字体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是( )
A.给父亲带T恤时很不在意。 B.给父亲带T恤时特别上心。
C.给父亲带T恤时怕被母亲知道。 D.给父亲带T恤时怕在路上丢失。
【4】填在文章结尾的横线上最合适的一句是( )
A.那是一家子辛勤劳动的结晶呀!
B.那是父亲辛劳一年的成果呀!
C.那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啊!
D.那是一家人团聚的机会呀!
【5】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根据文本作简要的概括。(至少两个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从姐姐那里得知父亲盼“我”回家吃苹果后,假如“我”立即收拾好行李回家,当“我”和父亲相见时,会是一个怎样的场面?请展开想象,用几句话描写父女相见时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在线
告诉你们的孩子,他们脚下的土地是祖先的遗灰,土地存留着我们亲人的生命。像我们教导自己的孩子那样,告诉你们的孩子,大地是我们的母亲。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1)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____ 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句: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仿写:我们热爱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我们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3)“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4)“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一句中,“你们”指________,“我们”指________,“它”指________。
(5)“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正太郎真想替小狐狸解开铁链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狐狸救出了小狐狸。(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跟他谈蟒蛇,谈原始森林,谈星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洞没有出口,狼被老虎吃掉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圣埃克苏佩里说:“我画的不是一顶帽子,是一条正在消化大象的蟒蛇。”(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说:“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改为转述句)
3.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改为“把”字句)
4.我一刻时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修改病句)
19、句子易容(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改换语序:
②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③雨悄悄地来了。(改成拟人句)
④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20、句子训练营。
1.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用加点词语造句)
2. 我替你担心。(扩句)
21、习作。
课文中那个摆书摊的年轻人,经常对“我”说:“别饿坏了那匹马”,目的是
想让“我”能够心安理得地看书。在生活中,这种善意的谎言并不少。在你身上发生
过这样的事情吗?你的家人、同学曾经说过善意的谎言吗?请把这样的事写成一篇
记叙文,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