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共6处。(3分)
我们已经即将小学毕业,学习更加勤奋。这学期,我们班同学阅读了“鲁滨逊评论家”、“爱的教育”等……课外书。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评为“书香班级”的光荣称号。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桥》这篇文章写了_______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_____,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2.《穷人》一文是按_____顺序,以_____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______的故事,表现了穷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3.《在柏林》通过描写一列缓慢驶出柏林列车上的车厢里发生的一件事,控诉了战争给_______。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_________________。四面都有小丘……走在哪里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故人庄》中,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天气由雨到晴的迅速转变描绘得境界大开,令人神清气爽。
4.乡愁,是孟浩然宿建德江时的“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乡愁,是王维作客他乡时的“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思乡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他是一个年轻的画家,但他很孤独,(______)他贫困潦倒,无人赏识。
5、选字填空。
族 旋 旅 民________转 ____行____客 回____汉____
驰 弛 池 奔________名 松________缓 花________塘
6、诗词天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
, 。
,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内容。
【2】在所填句子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
7、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人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场面。诗人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出红军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再现长征宏大的场面,接着精心选择过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岷山五个典型事例,表现红军翻越万水千山的艰难。
【2】画线的诗句是围绕“_______”字来写的。读了这两句诗,我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翻越岷山的喜悦心情,耳边仿佛听到了红军战士在欢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首诗歌的朗读,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要读出红军“不怕难”的气概,语气要坚决,充满信心;“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只等闲”要放缓慢,读出红军把长征中的困难当作平常事的平淡语气
B.读第三、四句时要突出五岭山脉的绵延不绝和乌蒙山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C.第五句要读出红军的欢快心情,读第六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以表达出对牺牲战士的缅怀之情
D.第七、八句应读出欢欣鼓舞的语气,因为红军历尽艰辛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当时喜悦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要重读
8、阅读与理解。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文中“_____”上补充诗句。
【2】仿照例句的标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 金沙水/拍/云/崖暖 B. 大渡/桥横/铁索/寒
C. 更喜/岷山/千里/雪 D. 三军/过后/尽/开颜
【3】这首诗是围绕“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例子加以概括:①攀(五岭)②越(___)③渡(____)④夺(____)⑤翻(____)
【4】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____。
9、鹦鹉鱼的睡衣
在欧洲地中海里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的,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因为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钓钩,在千钓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们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伴。如果有的鹦鹉鱼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代表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心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做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图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一样的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蚕吐丝做成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_______
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_________
完整;整个儿的。________
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________
【2】短文是用 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鹦鹉鱼的团结互助的。用“ ”在短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第4自然段中,“就能”和“才能”这两个词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文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鹦鹉鱼的优点和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明白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音乐之都维也纳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设计最独特的是移动舞台,纵深46米,由几层平台组成,可随意升高、降低或转动。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观众席位于剧场中央,共6层,可容纳2200人。
被称为“金色大厅”的音乐之友协会大厦,装饰精美,金碧辉煌。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刻的音乐女神像。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大门口,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
每到新年,在“金色大厅”里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新年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
【1】请用“ ”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维也纳被誉为“音乐之都”的原因文章是围绕四个方面来写的,请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3】文章第2至第5自然段都是采用“先________后________”的方法介绍维也纳。请你根据这种方法,将下面的片段补充完成。
课间的校园是欢乐的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你写《这样很快乐》,想想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请列举出三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爱昼夜无眠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kuì),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ruì)。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饭毕,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liáo)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choú)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1】看拼音写汉字。
崩kuì(_____) liáo(_____)绕 养精蓄ruì(_____) 抱chóu(_____)
【2】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气呵成——_________________
落英缤纷——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比喻句。
如果说母爱如涓涓细流,那么父爱犹如__________。
【4】对于父亲睡觉时“鼾声如雷”,“我”是怎么做怎么说的?从中流露出儿子对父亲什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天,当“我”发现父亲比原来瘦了许多而让他多加强营养时,父亲是怎样回答的?这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朋友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时,我是怎样回答的?这流露出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的父亲肯定也类似于文中的父亲,平时对你关心、爱护,能举个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匆匆》选段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默默时,便从____________;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按照原文在横线上补充原句。
【2】联系选段想一想,选段中用的“匆匆”形容的是____________。
【3】请你用“ ”画出选段中最能体现“匆匆”的一句话,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根据提示,仿写选段中的句子。
聊天的时候,日子______;看电视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玩耍的时候,日子________。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日子“溜”得( )
A.易 B.难 C.慢
(2)“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日子“闪”得( )
A.急 B.快 C.好
【6】读了这段话,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车
古保祥
①有位哲人说过:生命原本是一个不断受伤又复原的过程。因此,每想起往事,我的心中总会充满莫名的感慨,许多回忆像微笑一样,带着一份阳光般的温暖和感伤,让人难以忘怀。
②18岁那年,我没能冲上那座梦想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的独木桥,望着桥上那些意气风发的同窗好友,我的心剧烈地疼痛着。
③有一个星期,我始终活在高考失利的阴影下,索性关了门,谢绝所有的人,包括我的父母亲,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小屋里暗自垂泪。那时候,我觉得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冲过了最后的防线,而比他们优秀的我却跌倒在战场上?一向自信的我,从来没有受过如此沉重的打击,难道命运是如此捉弄人,注定我终究走不出这生我养我却囿人视线的村落?
④一天下午,父亲可能怕我闷坏了,要我去外面走走,我很不情愿地答应了。这么多天来,父亲从来没有责备过我,也没有像母亲那样苦口婆心地劝我。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
⑤我们走在林边的小路上,父亲不说一句话,刹那间,我注意到父亲似乎苍老了许多。路边,一群小孩子拿着风车,这种纸做的迎风转动的玩意儿是我小时候经常玩的玩具。由于没有风,我看见他们一个个哭丧着脸。父亲走到他们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玩风车?”“没有风,风车不会转。”一个小孩稚嫩的声音。“我告诉你们,如果想要风车转动起来,你们不能在这儿等风,风是不会说来就来的,你们必须跑动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转动得越快……”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同时回过头看了我一眼。那几个孩子举着风车跑了起来,而那风车,由于受了外力的影响,越来越快,并伴着孩子的欢声笑语渐行渐远。
⑥我忽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用一个极其平常的道理告诉我:我不该这样沉沦下去。整日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下,只会裹足不前。我需要勇敢地跑起来,启动生命的风车,让它转动起来,这样,我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⑦原来,希望本身就是一只美丽的风车,而如果想让风车转动起来,必须依靠风。但风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它就像人生的机遇,稍纵即逝。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要让风车转动起来,惟一的办法就是跑起来,跑得越快,你就越能接近成功的彼岸。
⑧从那天起,我从迷惘中苏醒过来,重新拾起书本,走上了自考的道路。两年后,我拿到了自考的大专毕业证,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⑨现在,我在舒适整洁的办公室里,想起父亲的话仍会感慨万千:要想让风车转起来,你自己必须先跑起来,你跑得越快,风车就会转得越快!
(选自《经典美文》,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意气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苦口婆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反映“我”从“受伤”到“复原”这一过程的词语有(按顺序写):
①剧烈的疼痛→② → ③ → ④ → ⑤
【4】想一想:父亲为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地抽烟。一根接一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父亲的用心良苦地开导下,“我”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谈谈文中划线句有何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生命原本是一个不断受伤又不断复原的过程”。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请传递给下一位
①一场大雪,将我们困在了沪浙皖高速路上。
②7个多小时过去了,车龙动都没动一下。又饥又寒,我们一家3口,蜷缩在小车里。为了省油,年早熄了火。
③儿子又喊饿了。还是早上吃的一点早饭,我们也饿。可是,车上仅有的几盒饼干已经吃完了,只剩下几袋方便面和冰冷的矿泉水。妻子只能无力地安慰儿子。
④我下车看了看,车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路面上的积雪已经有十几厘米厚,而且结了冰,踩在上面,很滑,根本不能行走。高速路外,完全被大雪覆盖,甚至连个村庄都看不见。此时我的内心焦急惶恐。儿子在车里嚷:“会不会是《后天》降临了啊。”《后天》是一部美国电影,场面很恐怖。
⑤我回到车上,打开收音,调到交通频道。收音机在反复播放,因为骤然而至的大雪,高速路都已经封道了。我们这条沪浙皖高速路也封了,政府正在组织抢修。
⑥突然,前面的小车车门打开了,走下来一个中年男人,只见他扶着车子走到车头,接过一个袋子,又扶着车子走到车尾,在朝我打手势。
⑦我下了车。中年男人大声喊,这是前面送过来的盒饭,你帮往后传一下。我小心翼翼地扶着车子,挪到车头,伸出手,将他手里的袋子接了过来,疑感地问他:“怎么回事啊?”
⑧他说:“我也不知道,袋子里是盒饭,是我前面的车子传过来的。”听他一说,我抬头往前一看,果然前面每辆车子边都站着一个人,在摸索着传递。中年男人大声说:“可能是有人将盒饭送上了高速路,路太滑,没法一辆辆送,才想出让大家互相传递的办法吧。”
⑨我明白了。扶着车子,我慢慢到车尾,喊我后面的驾驶员。后面是辆大货车。我将中年男人的话重复了一遍,请他将盒饭往后传递。
⑩又一袋盒饭传了过来。中年男人问我:“车上有老人和孩子吗?有的话,先拿一份盒饭给他们。”我感激地冲他笑笑。
⑪就这样,大雪纷飞中,一袋袋盒饭从前方传来,又从我的手上传到后面车上的人手上。几次听到惊叫声,路太滑了,虽然扶着车子,一不小心,还是会摔倒。雪飘落在每个人的头上、脸上、身上。我前面的人,后面的人,都像个雪人。
⑫终于,后面的货车司机告诉我,不用再传了。后面的人,都已经接到盒饭了。⑬这一袋盒饭,是我和妻子的。坐在车里,打开盒饭,还着温温的热气。
⑭几个小时后,高速路终于恢复了通车,长长的车龙在缓慢地向前移动。每一辆车,都打开了双跳灯。温暖的橙色,在冰天雪地的高速路上,汇成了一股暖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每空4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语境,分析第⑭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心读完全文,说说标题“请传递给下一位”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式转换。
1.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不在家,你放学后到阿姨家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一把抓去了我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竹节人。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书可以读,但要有选择地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广场。
(1)继父安安静静地去世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敏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的功课必须学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谁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
2.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包围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练习。
(1)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修改病句)
_____
(2)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
(3)静寂的草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仿写句子)
安静的教室喧闹起来:_____
(4)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
20、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写一个人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生活中,一定有不少人曾经给过你帮助,或者是关心你,照顾你……选择其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的一件事来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