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的词语
翻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跳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拼音写汉字
xiào xiàng tàn fǎng cuǐ càn jiāo sh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mó miè dàn yǎ zhuō mo chèn tu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huàn jué jīn chí mù yù tián jì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课文内容回顾
(1)《草原》一课中表现蒙汉两族同胞之间感情深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________,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_______。
(3)《丁香结》一文,作者用_______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______。____,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______也是解不完的。我们既要有赏花的情调,又要有解结的心志。生活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4)《宿建德江》中诗人通过对“_____,______”这一客观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忧愁。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采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并和王维《鸟鸣涧》中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
(7)《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4、根据书中内容填空。
《童年》是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的小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讲述了作者一段沉痛的______________。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他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与丑恶。
5、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一个词语造句。
( )痛哭 北风( )号 ( )吞枣
( )大悟 张( )李( ) 饱经( )
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诗文,答题。
【材料一】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选自孟浩然《宿建德江》)
【材料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选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材料三】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材料四】)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 (选自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材料五】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选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材料六】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波浪不止深几许,南湖今与北湖平。(选自韦庄的《暴雨》)
【1】补充【材料一、二、三、四、五】中空白处的诗句。
【2】阅读【材料一】,说说哪一个字堪称全诗的“诗眼”,并简析其用得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两首诗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材料三】,诗中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江南春天的特点的?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 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请你再写两句类似这种借古讽今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材料四】,诗中后两句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且余味悠长,请你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再写两句像这样对仗工整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材料五、六】,同样是写雨,我更喜欢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______________”是写实,“___________”是写虚。
【2】解释诗的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东风”即是__________风。
【4】这首诗通过对春之景象的生动描写,表达出丰富的哲理。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
8、(1)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劲, 。
【1】将上面的两首诗补充完整。
【2】第(1)首诗中“快走”的意思是_____,我可以由此推断出“走马观花”中“走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第(1)首诗前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咬”字,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的画面:像______紧紧地抓住岩石,像________紧紧地攀附着岩层断面。
【5】这两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几句表达人生志向的诗句,并且说说你的志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___________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名声大振:____________
一扫而光: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你开错了窗”指的是什么?换一扇窗户又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换了一扇窗户就能开启成功的大门呢,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0、按要求回答问题。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本段选自________一文,课文中的句段大多非常简短,作者这样写意在( )(多选)
A.渲染紧张气氛 B.增强故事悲壮色彩
C.使语言精练 D.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结局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课文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他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本村五十多岁的寡妇……
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面,领着跑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凡——(______) 快速——(______) 精明——(______)
【2】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写一个合适的题目。
【3】写出与“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相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短文第六自然段告诉我们老人对待树像对待自己的孩子。(______)
(2)短文第七自然段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表现了种树老人种树、爱树,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______)
(3)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的原因是自己不会照顾这些娇贵的树。(______)
(4)短文中的两个省略号都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______)
【5】“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rú)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成语,写在横线上。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得影响。________
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心里很坦然。________
【2】仔细阅读短文后填空。
文中可以用来解释“感恩”意思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侄儿向________感恩,“我”向________和________感恩,“我”的女儿向________感恩。
【4】请你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因“我”的感恩而快乐的几个句子。
【5】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你以“感恩”为内容,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蚂蚁的壮举》短文,完成练习。
蚂蚁的壮举
在南美洲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
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呼呼直窜的烈火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节节败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但是,就在此时,出人意料的事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将外层蚂蚁烧得劈啪作响,然而“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卷向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
小蚂蚁在毁灭性的打击面前的这种壮举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它们临危不惧、团结一心,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个人的精神是否给人们一些启示呢?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阵亡(___________) 消灭(___________)
心惊肉跳(______________) 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一致的词语。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___________________)
遇到危难毫不畏惧。(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所写的小蚂蚁有怎样的壮举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 ”画出来。
【4】读了短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仔细看图,然后按要求完成题目。
【1】文文同学家住在丹霞苑,她经常乘坐公交车去少年宫上书法课,她坐________路车最方便。
【2】想一想:文文同学想要在早上9点以前赶到少年宫参加书法比赛,她怎样乘车最合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①表示不小气: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不拘束:___________________
16、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将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①一座堤坝被汹涌的洪水冲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
(1)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少先队员。(改病句)。
(2)江风吹得芦苇哗啦啦地响。(改成“把”字句)。
(3)如果我犯了法,还能吃得上鱼吗?(改成陈述句)。
(4)华佗把曹操的头痛病治好了。(改成“被”字句)。
(5)我,不愿跟爱唱的小鸟争一个短长;我,渴望去那辽阔的天宇高高飞翔。(照样子写一句话。)
20、按要求写句子。
1.尼尔斯使劲地把马丁拖到湖边。(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逃不出我的手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的习作。
观察漫画,你能读懂它吗?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发挥想象写一篇习作。要求:题目自拟,推理合理,观点正确,内容具体,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