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焦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_________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_________________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_________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_________

  • 2、《元日》中能够反映出人们帖春联这一习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风靡—_______ 俨然—_______

    破绽—_____ 观察—_______

    宏大—_______ 测试—_______

  • 4、写出下列带点字的意思

    不以为______                                               过犹不______

    泣涕如雨______                                        粉骨碎身不怕______

  • 5、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注 热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类文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①长缨:革命武装。苍龙:国民党反动派。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词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的革命豪情,流露出红军________________之情。后来,人们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示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六盘山秋天景象的词句,并展开合理想象,把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都写到了山,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请你回忆课文,将诗歌内容补充完整。

    【2】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首句以直白的语言和豪迈的气势,写出了长征途中虽然困难重重,但红军却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

    B.颔联中五岭和乌蒙指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几座险峻的大山,从中也可以看出长征途中线路多,危险大,但红军毫不畏惧,视死如归。

    C.尾联对仪工整,主要想突出岷山白雪皑皑,风景如画,以及作者对岷山千里雪景的喜爱之情。

    【3】从文字内容中想开去。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全诗第二句。透过句中字眼,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的________________精神品质。

  • 8、阅读

    【材料一】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材料二】寒食①孟云卿

    二月②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③,不独明朝④为子推。

    (注释)①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②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③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④明朝( zhao ):明天。

    【1】补充【材料一】中空白处的诗句。

    【2】【材料一】中《寒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点。

    【3】【材料二】结合注释写出“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

    【4】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的感情,请写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并标明出处。

    诗句:_______            诗题:________

    诗句:_______            诗题:________

    【5】试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两首诗在选材立意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这个文段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___________。其中,第1自然段是写_______________,第2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       

    A.矿产资源形成不易。

    B.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的严重后果和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迫切性。

    【3】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     

    A.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B.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

    【4】下列现象属于对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吗?如果是,请在后面打“√”。

    (1)工厂把废水排进长江,使得长江的水质变坏。(   

    (2)大量开采煤矿,导致山体塌方。(   

    (3)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九 龙 壁

      闻名全国的艺术珍品九龙壁,是一座用琉璃瓦砌成的影壁。今天我浏览了北海公园,亲眼见到了它。它那精美的造型使我赞叹不已。

      九龙壁高5米,长27米,厚1.2米。在影壁的正、反两面,用七色的琉璃砖分别镶嵌成九条巨龙。它们色泽鲜艳,形态逼真,像是在腾云驾雾似的,要冲出影壁,飞向天空。你看,一条黄龙和一条紫龙正在争夺一个火球。它们瞪圆了双眼 怒目相视 黄龙叉开四爪 伸出了锐利的尖钩 那条紫龙也不示弱 傲慢地摆动着尾巴 轻蔑地瞟着对方 仿佛说 你有什么了不起 敢和我较量吗

      这对巨龙正在挑战,那对巨龙已经开仗上。只见蓝、白两条龙翻滚在汹涌澎湃的碧涛之上,穿梭于险峻的山峰之间。这一场恶斗,真是惊心动魄啊!

      再看其他几条龙,也各有特色。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它们形态各异,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面对这刻画精致的九龙壁,我不禁感慨万分。我们的祖先,真是心灵手巧,多么聪明呀!九龙壁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成(qì  qī真(bī  bí)   (ruì  ruǐ

    汹涌澎(pài  bài) 量(jiào  jiǎo) 轻(miè  miē

    (2)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再看其他几条龙,也各有特色。有的   ,杀气 ;有的

      ,得意   ;有的 ,呼唤   ……它们形态各异,真是妙不可言,

    请你也用有的……有的……有的……”仿写一句话。

     

     

    (4)文中先写九龙壁的   ,再写 ,最后写  

     

  • 11、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sānɡ  sànɡ),只在母亲身边(dāi   dài)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1用“给文中的加点字选出正确读音。(1)

    2用“  ”画出母亲去世,作者感到无比伤心的句子。(2)

    3文中画“____”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①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③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④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上帝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文中(       )里填写关联词。

    【2】抓文中关键词,简要概括这几段话的主要内容。

    地球____________

    地球____________

    地球____________

    【3】请将文中标序号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举例说明哪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设计一两条保护地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7米,皇穹宇高19.5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好几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因此祈年殿看起来似乎直接与天空衔接。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坛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黄、红为主,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材料二】

    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反射是十分规则的。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反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都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人们称之为“回音壁”。

    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学的传音原理。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圆周率精确,有利于声波的规则反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至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材料三】

    天坛公园平面示意图

    【1】阅读任务一

    (1)为家人设计一张天坛参观路线图,将要重点关注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

    (2)华华一家计划从南门进,东门出,主要参观景点包括祈年殿、圜丘、回音壁、皇穹宇。请你设计一张合理的路线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任务二。

    (1)向爷爷介绍回音壁的原理,应重点关注材料__________

    【3】阅读任务三。

    (1)结合材料一,归纳天坛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高”象征着______,“圆”象征着______,“清”象征着______

    (2)材料一中的第三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天坛____________的特点。

    (3)作者从审美的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课文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用三个双音词概括故宫的建筑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在材料二中画出写回音壁科学原理的句子。

  • 14、课内阅读。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1】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星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星、金星和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句子。

    1.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的夜晚真黑。(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 

    2)我们把整个任务顺利完成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

  • 18、火星上非常干燥。火星上氧气含量极少。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大观

    1.凡卡    ,拿脏手背    眼睛,    了一下。(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使句子更加具体) 

    2.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很多钱,但钱在孤岛上没有用。(改为反问句)

    3.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缩句)

    4.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说 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 一颗星星落下来 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字句

    在这知识竞争的年代,我怎能不努力学习呢?改写成陈述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与表达。

    以“难忘的 ”为题,写六年小学生活中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或一个最难忘的人;写出真情实感;字不求多,不少于400字即可,最多不超出框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