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伊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学习了《自然之道》这篇文章,我明白了_______。在四年级我学到的一篇寓言《_______》也表达了同样的道理。

  • 2、课文传真机。

    1 由于《伯牙绝弦》这个故事,人们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把知音”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的内容。

       

       

     

  • 3、品读句子填空。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的心跳得很厉害”是因为____,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桑娜是一个_____的人。

    (2)“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丁香结年年都有”一语双关,既指_____,也指__。这段话是丁香结引发作者对人生的思考:__

  • 4、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1)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

    毫不犹豫:

    (2)我更喜欢的是近年来拔地而起的新楼宇和那些纵横飞扬的立交桥。

    拔地而起:

    纵横飞扬:

     

  • 5、填空。

    (1)《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 )》。创作于1925年。当时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就像处于异常“昏沉的夜”。鲁迅在梦境中看见了远方水乡的美丽风景,但这一风景刚出现即消逝,表现出他的怅惘和失望,而课文中对梦境里那“好的故事”的描绘,则表现出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本文在表达方面很有特色,主要运用了( )的写法。开头和结尾都写到“( )”,形成呼应。营造出一种昏沉、悲凉的氛围,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低沉、消极的情绪。中间描绘了( )( )( )的梦境,反映出作者开朗的心境。两种截然不同的情调和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

    (3)本文在表达方面的另一个特色是运用了( )的手法。从表面看,“昏沉的夜”是指作者写作的夜晚时分,其实另有深意,暗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而文中梦境里的美好幻象则象征着遥不可及的愿景。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这首诗的时间是________,诗人告诉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的诗句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写出朱熹的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读一读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诗词中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D.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A.孤村落日残霞

    B.轻烟老树寒鸦

    C.一点飞鸿影下

    D.白草红叶黄花

  • 8、课内阅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全诗三小节,主要写诗人想象________站在________的山顶望故乡、望大陆的所见所想。

    2.诗中两次出现“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表达了作者面对死亡没有丝毫恐惧,____________成了诗人唯一的牵挂。

    3.第三节,天苍苍,野茫茫是作者想象中的所见,景象苍茫、空旷。这两句从手法看是用典,出自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________》,山之上,国有殇语意双关且寓意丰富。国有殇有国殇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浏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被视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核心,它必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②云计算能安全可靠地存储数据。数据保存在电脑里其实并不安全。比如本世纪初,且本核能机构的电脑因为感染病毒,导致85%-90%的机密数据外泄。反之,当你的数据保存在类似Google Does的网络服务器上时,你就再也不用担心它会丢失或损坏。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你保存数据。

    ③云计算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你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有一个你喜欢的浏览器,就可以尽情享受云计算带给你的无限乐趣。你可以在浏览器上直接编辑、存储在“云”的另一端的文档,还可以随时与朋友分享这些文档信息。

    ④不同设备的数据同步方法种类繁多,操作复杂,要在许多不同的设备之间保存最新的一份联系人信息,你必须为此付出难以计数的时间和精力。云计算却实现了不同设备间的数据共享。在云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中,数据只有一份,保存在“云”的另一端。你的电脑、手机等等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与互联网相连接,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一台电脑找到某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地址,还可以在任何一部手机上直接拨通这个朋友的电话号码。

    1“它必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

    2当你的数据保存在类似Google Does________上时,你就再也不用担心它会丢失或损坏。因为在________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你保存_________

    3你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_________,有一个你喜欢的________,就可以尽情享受云计算带给你的无限乐趣。

    4你的电脑、手机等等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与______相连接,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一台电脑找到某个朋友的________地址。

    5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_______

    6短文第②至④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我们介绍了云计算的优点。

  • 10、课内阅读。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这段文字写的情景是(       

    A.雨前

    B.雨中

    C.雨后

    【2】“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该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雨天的___________之情。

    【3】从文中画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 11、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七月的新疆阿勒泰草原上鲜花盛开。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从草原的四面八方赶来,为老人过母亲节。我与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们一道,接受老人家的祝福。老人亲着我的手背,用汉语说:“祝你幸福、快乐、健康!” 这时候,我看到阿尼帕妈妈有着一双慈祥善良的眼睛。

    来自6个民族的180多口人唱起了优美动听的哈萨克民歌:“我在很远的地方想着您,哪怕是在天涯海角,也忘不了呀我的母亲,有母亲的人永远不会老,母亲啊母亲,我们想念您……” 阿尼帕妈妈在歌声中,给我讲述了她收养10个孤儿的往事。

    1970年的冬天,邻居牙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未成年的孩子。虽然这时阿尼帕妈妈自己已是6个孩子的妈妈了,全家只靠着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艰难生活,但她想都没想,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

    1977年10月,北疆的深秋寒风刺骨。一天,阿尼帕妈妈在街边看到一个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的回族小姑娘,她心疼地把这个“野孩子”带回家,给她吃了一盘拌面,又给她洗澡,把她头上的脓血一点点地擦掉。以后,阿尼帕妈妈每天都带着这个小姑娘去医院换药。两个月后,小姑娘长出了浓密的黑发。她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妈妈,我终于有头发了!”

    就这样,阿尼帕妈妈自己有9个儿女,却先后收养了10个孤儿。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每天,阿尼帕妈妈做好饭后,总是离锅远远的,一碗稀稀的奶茶,再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春天,阿尼帕妈妈去挖野菜;秋天,她去捡麦子、拾土豆,换些面粉给孩子们吃。她还在食品厂找了一份清洗羊肚和羊肠的工作。每天清晨,做好孩子们的早饭后,阿尼帕妈妈就来到河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双脚常年浸泡在雪山上融化的冰水里……

    尽管日子过得清贫,但每个孩子都享受着家的温暖。对于收养的孩子,阿尼帕待他们比亲生的还亲。卡丽曼说:“有一年,妈妈买回一条淡绿色的裙子。我是大女儿,又是亲生的,从没穿过裙子。可妈妈却把裙子给了收养的索菲亚。我伤心得大哭。妈妈说,你是大姐,要让着妹妹。”

    听了阿尼帕妈妈的故事,我百感交集。时光流过四十多年的艰辛,阿尼帕妈妈始终用一个母亲的胸怀和韧性,锻造着全家人的快乐。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坐在老人膝下。这个时候,是阿尼帕妈妈最幸福的时候,那张饱经沧桑的脸笑成了一朵雏菊。调皮的索菲亚这时会故意问:“阿妈,您对哪个孩子最好?”阿尼帕妈妈总会哈哈大笑:“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阿尼帕妈妈的孩子中,   个是亲生的, 个是收养的,他们自   个民族,现在这个大家庭共有   口人。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百感交集:  

    (2)饱经沧桑: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时光流过四十多年的艰辛,阿尼帕妈妈始终用一个母亲的胸怀和韧性,锻造着全家人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重点写了阿尼帕妈妈收养孤儿的两件往事,一件是  

    ,另一件是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里打“√”。

    (1)“她想都没想,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是说阿尼帕妈妈收养邻居的

    孩子没有经过慎重考虑。( )

    (2)文中的两处省略号都是表示内容的省略。(   )

    (3)文章通过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   )

    (4)“那张饱经沧桑的脸笑成了一朵雏菊。用的是夸张的方法。( )

  • 12、阅读与感悟

    阅读有关“北京中轴线”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学校组织参观了首都博物馆主题为“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的展览。同学们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以及参观中的记录,整理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

    北京中轴线,创建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两代,是北京城建筑东西对称布局的对称轴线。北京城诸多重要建筑位于此条轴线上。我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说,北京独

    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中轴线不断延伸。中轴线向北延伸,以高48米的仰山作为终结标志,延长线两侧先后建起的国际会议中心、电视传播塔、奥林匹克公园等,带来了北部荒疏之地的巨变。中轴线向南延伸,在天安门正南46千米处,建起了一座现代化、高水准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它将为2035年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增添新的内涵。

    材料三:北京中轴线是大国首都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2011年6月11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正式启动。2018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了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14处遗产点,力争在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确保2035年内实现申遗目标。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正阳门、永定门都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

    B.鼓楼在景山北面,钟楼在安定门的北面。

    C.大兴国际机场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南延长线上。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介绍了中轴线的产生及其贯穿北京城南北的特点。

    B.材料二介绍了中轴线向南北延伸促进了北京城的发展。

    C.材料三主要介绍了中轴线上建筑物的风格特点。

    【3】如果让你作为小团长带领伙伴们完成以下两个任务,写写你打算怎么做。

    任务一:为了感受北京中轴线东西两侧建筑对称的布局特点,你打算带他们去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根据上述材料以及你自己的积累,你打算带他们重点参观材料三中提到的哪一处遗产点?请具体写出为他们讲解的内容。

    遗产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解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给颜黎民的信(节选)

    ①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 )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 )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那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 )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

    ③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籍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 )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④临了,我要通知你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你把自己的名字涂改了,会写错自己名字的人,是很少的,所以这是告诉了我所署的是假名。还有,我看你是看了《妇女生活》里的一篇《关于小孩子》的,是不是?

    ⑤就这样的结束罢。祝你们好。

    鲁迅

    四月十五夜

    【1】将下面的词语选填到文中的( )里。

    当然 黯然 通俗 风俗

    【2】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1)找反义词:有趣________ 喜欢_________

    (2)找近义词:原因________ 如果_________

    【3】在给颜黎民的信中,鲁迅就“读书问题”谈了自己的三个现点,请用“  ”分别在①②③段中各画出个关键句。

    【4】结合关键句,可以提炼出第②段的主要观点是( )

    A.要广泛阅读不同作家的著作

    B.要读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

    C.可以看一些世界旅行记或纪录片

    【5】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鲁迅给颜黎民的信中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三只兔子不可追

    儿时,我家住在一个乡村学校附近。我们姐弟三人,跟着乡村的孩子捕鱼捞虾,我父亲端起我们捞的一盆鱼虾,全掀翻在河沟里。我们跟着其他的孩子上山打柴,我父亲一把火,将那堆柴火化为浓烟和灰烬。其实,那时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在这样做之后,总恶狠狠地留下一句话:将军路上不追兔!对父亲的乖张行为,我们大惑不解。 

    后来,父亲给我们讲了一个楚王打猎的故事。在狩猎的现场,一只兔子从草丛中蹿出,楚王弯弓搭箭,正要射猎时,忽然从他的左边跳出一只山羊,于是他把箭头对准了山羊。正在此时,右边又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又重新掉转箭头对准 了梅花鹿。忽然从树梢飞出了一只珍贵的苍鹰。楚王最终选择了苍鹰,待要瞄准时,苍鹰已迅速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远遁而去。待到楚王回头来找其他的猎物时,前面的目标早已无迹可寻。楚王拿着箭比画了半天,结果一无所获。 

    听懂了故事,才明白父亲前面说的话。自此姐弟三人心无旁骛,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人生有三只兔子不可追。少儿时代,教室之外嬉戏玩耍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虚废的一生;青年时代,校园之外名利富贵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虚荣的一生;中年时代,社会上灯红酒绿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堕落的一生。

    当你要赶路时,不要被草丛中蹿来蹿去的兔子弄得眼花缭乱,从而偏离了前进的方向,记着自己是赶路,唯一要干的是:看脚下,看前方。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心里没有别的想法和念头。_______

    (2)什么都没得到。_______ 

    (3)事物太多或太复杂,眼睛看不过来了。_______

    2题目中三只兔子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为什么会有掀翻鱼虾盆和烧柴火的行为?(  

    A. 父亲脾气不好。

    B. 父亲用这种方法告诉我们不要贪图玩乐。

    C. 父亲不想让我们与其他山村的孩子们玩。

    4听懂了故事,才明白父亲前面说的话一句中父亲前面说的话是指哪句话? 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5将军路上不追兔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路边的柳条在风中摇曳。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学们选举他。他当少先队员代表。(把两个句子合成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吹绿了田野。 (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

    (3)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太阳出来,月亮消失了。

    (2月亮一出来,满天的星星就不见了。

    (3夜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4)今天,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

     

  • 1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宝玉激动地说: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火光微弱   这火光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的了。

    (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狼牙山五壮士热爱祖国、英勇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诗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

    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1)添枝加叶(扩句)

    詹天佑是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枝剪叶(缩句)

    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句子补充完整。

    地球同宇宙相比是非常渺小的,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病句。

    两个学校的乒乓球队正在举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扑向敌人,势不可挡。

    这是一个________句,我能换一种喻体,不改变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请以“ ,令我难忘”为题目,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2.作文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字数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