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填空。
自( )自受 栩栩( )生 高山( )水
惟妙惟( ) 汹( )澎湃 余音( )梁
(1)形容音乐十分动听悦耳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拓展提升
《过零丁洋》选自《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省海丰县北)被 所俘时,为了 而作。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使语意顺畅。
(_____)如今的火星表面贫瘠而冰冻,所以完全不能供给人类居住。(_____)有迹象表明火星曾经也是一颗温暖而湿润的星球。水在那里自由地流动。(_____),后来这些水到底去了哪里了?
4、积累运用。
(1)雨原本就是一首优美的诗,苏轼写道:“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杜牧感慨着:“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
(2)看到气势磅礴的黄河,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
(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司马迁来说,“初心”就是忍辱负重,编成一部前无古人的史书;对于狼牙山五壮士来说,“初心”就是_____;对于《桥》中的老支书来说,“初心”就是____。
(4)“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可见杜处士特别喜爱_____。
5、课文传真机。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 詹天佑是_____ _____工程师,他在修筑京张铁路中的创新设计表现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以 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
,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的高大形象。文章是按照先 介绍,再 的方法安排材料的。詹天佑的
精神贯穿全文。
6、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在横线上填入所缺的诗句。
【2】这首词中描述的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 )
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3】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路转溪桥忽见”的是什么?流露出夜行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
7、古诗理解。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___,本诗的诗歌体裁是____________
【2】诗人描绘了一场______雨,天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翻”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片乌云快速翻滚蔓延的动态
B.第二句“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片急雨打入船中的状态。
C.第三句“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风力度之大,将大雨吹得无影无踪
D.全诗写雨不在雨,全为一个“醉”字,人因酒而醉,诗因醉而做。
8、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
【2】本词上片写明月清风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山村夏夜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和______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
【3】这首词流露出作者对______的喜悦和对______的热爱之情。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材料一】2019新型冠状病毒,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该病可防可控,预防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群密集的地方,外出需佩戴口罩。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需卧床休息。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要自觉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应居家休息,并及时就医。
【材料二】预防方法
一、加强个人防护。
①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一次性口罩不能反复使用。
②勤洗手。
③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④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避免接触野生禽畜。
①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
②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
③避免食用野生动物。
三、杜绝带病上班、聚会。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避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在公共场所应用手遮住口、鼻。
B.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居家休息即可,不必出门就医。
C.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D.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
【2】下列关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措施在选文中没有被提及的是( )
A.自觉监测自身健康状况。
B.避免接触野生禽畜。
C.定期用消毒剂清洁物品表面。
D.勤洗手。
【3】下列是小明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的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为节约资源,一次性口罩反复使用。
B.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C.为避免沾染病毒,紧闭门窗。
D.在家隔离期间,烹饪野生动物改善生活。
【4】小明的爸爸每天除了上班,其他时间都在家里。为了帮助他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请你结合材料内容给小明的爸爸提出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博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博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吉利。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妈妈!”
【1】给汉字注上拼音。
A.半晌( ) B.濒临死亡( )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原文回答 “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说“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中国,器官捐献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公民捐献的意识还不强。现在请你写一则号召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的公益广告语,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品读语句,在横线处写出自己的观点。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1】结合上下文,句中的“温暖”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舒适”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内的___________与屋外的____________形成鲜明的___________,充分说明了桑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欢乐岛。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走第一条路和第二条路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并写在下面。
①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
②绝路:____________
【3】找出能表明五位壮士决心与敌人决一死战的词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你想对五壮士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剑胆琴心谭嗣同
在中国的历史上,维新志士谭嗣同是一个(①)的伟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谭嗣同“剑胆琴心”的雅号。
谭嗣同自小心胸坦荡,为人仗义,颇仰慕古代侠士,于是12岁时开始随“通臂猿”胡七与“义侠”大刀王五学剑习武,当时与他( ② )的是一把“七星剑”。后来他得到了平生最崇敬的人物文天祥的两件旧物:“蕉雨琴”与“凤矩剑”。从此,他将“七星剑”留在“大夫第”,将“蕉雨琴”和“凤矩剑”带在身边,寸步不离。因此,他得到了这样一个雅号——剑胆琴心。
(1)根据提示,在( )处写上合适的成语。
①头顶云天,脚踏大地。 ( )
②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
(2)谭嗣同的师傅是哪两位?
(3)谭嗣同有一个什么雅号?
14、迎刃而解
公元280年,西晋大将军杜预进攻吴国,十天内就攻占了许多城池。他想乘胜进击,有人却主张明年再去攻打。他说:“我军进攻士气低落的吴军,如同用刀破竹子,破了前面几节,下面的都会顺着刀口自动分开。”于是他率军继续前进,终于灭掉了吴国。
【1】杜预为什么坚持继续攻打吴国?( )
A.为了与劝诫他明年再攻打吴国的人赌气。
B.因为西晋兵强马壮,攻打吴国一定能取得胜利。
C.因为他已经攻占了许多城池,此时吴军士气低落,乘胜追击就可能获胜。
【2】下列词语中与“迎刃而解”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
A.相持不下
B.游刃有余
C.水到渠成
【3】文中的杜预是一个( )人。
A.刚愎自用
B.聪慧勇敢
C.无私奉献
15、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描写雪后的景色: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改为转述句)
3.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改为“把”字句)
4.我一刻时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修改病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句子。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任选一个情景写具体。
夕阳西下的校园 流水潺潺的溪畔 幽深僻静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
(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写,注意提示语位置。
例:“行了,这事儿有我呢!”她拉起对方的手,“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_______________
18、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比喻句)
描写运动会的一个场景: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十分低微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他是去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改为直接引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用同样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把内容写具体。”(改为转述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作文
“小书虫”“智多星”“热心肠”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呢?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请你选一个人写一写他的特点吧!
要求:题目自拟,把人物特点写出来。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