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入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和(______)小乐,小乐才如此放肆。
(2)老支书大公无私,深受群众的拥戴,他的决策也得到大家一致(______)。
(3)遇到突发情况,我们要镇静,不要(______)。
(4)连续熬夜加班,她清脆的嗓音变得(______)了。
2、看拼音,写词语。
huǒ yàn (______) shùn jiān (______) níng jù(______) zhòu rán(______)
tóu zhì(______) máo zhān(______) zhù fú(______) táo cuàn(______)
3、填字成词。
(_______)口不(______) (______)无不(________)
无(_______)之(_______) (_______)无(_______)胜
4、回顾旧知。
(1)春天,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不禁想到朱熹《春日》中的“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夏夜,看到鹊飞,听到蝉鸣,脱口而出的便是辛弃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是曹植坚定的报国志;“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是贺知章悠悠的思乡意;“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是故友之间真挚深厚的情谊。
(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冲在一线,用自己的担当搭起生命的桥梁,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的脊梁”。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____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4)这学期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_____的桑娜、__________________的闰土、__________________的鲁迅……也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书戴嵩画牛》告诫我们____________;《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让我们明白读书要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古文《孟母断其织》中,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
【1】将文中的词补充完整
【2】《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明月”外,作者还选取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请你选取一中景物说说写景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词
【1】将这首词补充完整。(要求:写正确、规范的字,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答案画“√”。
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词题)。
【3】用“/”标出下面两句词的朗读节奏。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词中画“ ”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联想到即将到来的__________。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下面的古诗《过故人庄》,并完成填空。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解释下列字词。
过:_____________ 鸡黍:_____________
轩:_____________ 话桑麻:_____________
【2】诗中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_________。三、四句是描写_________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____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像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和。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B. 颔联描写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远景,绿树环合,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大,优雅恬静;下句是近景,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景象。
C. 颈联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D. 尾联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悦,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无穷。
【4】诗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少 年 闰 土(节选)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niē nī)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jìn jǐn)力地刺去。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分)
(2)如果说右图是一幅画,你觉得这幅画可取名《________》。(1分)
(3) 这段文字能够突出闰土_________ _____的特点。(2分)
(4) 读读鲁迅先生的相关作品,然后讨论,在当时的社会里,如果让你选择,你觉得做闰土好,还是做课文中的“我”好?请从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闰土,反方:“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0、阅读
怀念母亲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情,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频”字查音序应查( ),查部首应查( )部。“寝”字查音序应查( ),查部首应查( )部。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 ) 清晰( )特别( )
【3】文中“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中的愿望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个成语来代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______________
【5】母亲弃养,“我”痛苦万分,文中有两个词语写出了“我”的心情,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文中画“ ”句子的写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认真研读语段中摘录的两则日记,写写“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1月16日和11月18日”这两个时间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国旗,冉冉升起
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歌声划破长空,在广场的上空回响。矫健的国旗护卫队英姿勃勃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杠国旗,在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
他们身后是军乐队。
人头攒动的广场瞬时静下未,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静、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人头攒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潮澎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升国旗时,军人要行_________;少先队员行_________;群众行__________。
【3】本文描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依次记叙的是_________、升旗盛况、___________、升旗后人们的心情。
【4】结合《开国大典》说一说,为什么每次升国旗以后广场上、金水河畔,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白桦林的低语
①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②那森林边的草地上,野牡丹和野百合开过了,现在是什么样的野花在怒放?我的思念
越过wān yán( )曲折的小溪,升到高高的冈峦上,在塔亭般的嘹望楼里,我要同你一起倚窗外望……
③窗下是茫茫林海,随着山峦起伏,绣出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紧靠着燎望楼的
是一片白桦林。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④看林人啊,我的兄长,我们在那嘹望楼上只相聚了几个小时,但林业工人那颗纯洁的心,却永远dí dàng( )着我灵魂中的fú zào( )与狂妄。
⑤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你最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音响——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⑥我问你:“jì mò ( )吗?”你笑了,笑得那么爽朗,那么豪壮。你教我从各种鸟鸣中听出旋律,你教我从各种树姿中产生联想。你对我说:“森林是大地的绿毯,我们要把这厚厚的绿毯,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
⑦怀念你啊,看林人! 自从分别后,我又走过了那么多地方,你却日复一日,同你的伙伴们倒班守望在那同一塔亭上。四面风来时,塔亭里发出轰轰的震响。你一定还在睁大双眼,警惕着邪火出现的征象。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
光……
⑧白桦林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它们倾诉衷肠。在白桦林的
低语中,愿你听到我的声音——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 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出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鼓励( ) 倾吐( ) 希望( ) 怀念( )
3.读读下列句子,想一想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用这种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1)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 )
(2)森林是大地的绿毯,我们要把这厚厚的绿毯,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 ( )
4.读读下列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
(2)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5.文章的结尾在表达中心上有什么作用?与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关系?
13、课外阅读。
地球颂
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对地球越来越浓的爱。据我们所知,金星永远被炽热的气体所包围,火星周围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它们都十分不讨人喜欢的星球。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与地球类似、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地球不仅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而且有美妙的大气层。大气层里各种气体的含量也恰到好处:氧气供人类和动物呼吸,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养料。大气层是地球得天独厚的一件理想外衣。它像一层盔甲,为人类创造了适宜生存的良好环境。地球有了这件外衣,白天的阳光才不会把地面晒得过热,夜晚太阳落山后,也不会变得过冷。这样外衣还可以抵挡陨石和宇宙射线、紫外线的袭击,保护我们的安全。
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一个斜轴。这个轴造成了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免于单调,毛衣之后穿泳装,绿叶之后赏红叶。
我们算是很(幸福 幸运)的,地球旋转(zhuǎn zhuàn)的速度刚好合适。我(热烈 强烈)地赞成一天24小时,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得恰到好处。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跟土星一样快,每10小时自转一次,情形又会怎样?我们将不得不反复地起床、休息、休息、起床。
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策略,说它太强。从一米高的地方跌下来,就能摔断腿。不过也有一个优点足以相抵:房子不会轻易被风吹起。应当承认,策略是很有价值的稳定力,不可或缺。
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的另一个优点。只要妥善维护,地球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杀。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曾驾驶太空船绕月飞行的安德斯上校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他说:“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
【1】结合短文内容,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得天独厚:_____________
不可或缺:________
【2】用“/”画去第四自然段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3】文中两次提到了“恰到好处”,第一次“恰到好处”指______;第二次“恰到好处”指___。
【4】地球得天独厚的“理想外衣“是指_______;称它为“理想外衣”是因为:①______;②_______。
【5】写出第二自然段的段意: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地球的重力太强,让人从一米高的地方跌下来就能摔断腿,这是地球的缺点,但不可或缺。 (______)
(2)如果地球第10小时自转一次,人们就要不断地经历白天、黑夜,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
(______)
(3)地球的斜轴造成季节的交替变化,使我们的衣着免于单调。 (______)
(4)人们喜欢地球,就是因为“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与地球类似、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______)
【7】短文第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
【8】短文赞美了地球哪些方面的优点?请分别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轮椅上的霍金(节选)
40年过去了,疾病已使他的身体彻底变形:他的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地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的样子。现在,这已经成了他的标志性形象。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平摊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1】这个片段从哪几个方面写霍金的“身体彻底变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现在,这已经成了他的标志性形象”中“标志性形象”指的是________。
【3】找出片段中的比喻句________,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写突出了________。
【4】片段末尾连用两个“必须”,让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1)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修改病句)
_____
(2)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
(3)静寂的草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仿写句子)
安静的教室喧闹起来:_____
(4)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一个小蜜蜂展开柔嫩的翅膀,在阳光里快乐地飞舞。(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修筑铁路。(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大合唱》真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惨痛的相持阶段。(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漫步句子关。
第二天,正太郎把小狐狸要了回来。
“被”字句: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有人都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全部完成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对东东说:“我把你送给妈妈的礼物藏好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整个大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红不但在家里经常帮妈妈干活,所以在学校也主动为同学服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爱看河上的帆了,一张张白帆,像一朵朵白花,开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又像一片片白云,飘在蓝蓝的天上。
这句话把__________________比做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习作。
仔细看图,创编故事。
要求: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中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