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伊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按要求填空。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中华儿女看重知音,“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以为_____________。”后来,人们用“_____________”(填一个四字词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73年前,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我们不禁想起了曹植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诗人的笔下,同一轮明月,抒各自心情: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表达了诗人______: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

  • 2、补充杜牧《江南春》的诗句。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 3、查字典填空。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

    在字典中的意思有:渡,过河;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补益;地名。同舟共济中的应取第 种解释;救济应取第 种解释。

    阅读提升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主持修筑了(   )铁路。

    (2)《少年闰土》的作者是(   ),原名(   ),浙江绍兴人。他以笔为武器,奋斗了一生, 被誉为( ),我还知道他的作品有《 》。

    (3)“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中的“她”指( ),是课文《 》中的人物。

    (4)《中华少年》中,“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中“雪莲”喻指(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中“山丹丹”喻指(   )。

    (5)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 ),一个是(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有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6)《唯一的听众》的作者是( )。文中“唯一的听众”指(   )。

    (7)世界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是(   ),世界最高的山峰是(   )。

  • 5、看拼音,写词语。

    xuàn rǎn     gōu lè     cēn cī     yáo yè     gù yǐng zì lián

    (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诗歌阅读。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请你结合诗句,解释“胜日”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 7、延伸阅读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将词语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

    须臾   好像

    海门   极短的时间

      江海汇合之处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描写的是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前两句描写涨潮情形,后两句描写退潮情形。_________

    (2)“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近及远。_________

    (3)作者由开头的静态描写转人对潮去之后的动态描写,更衬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_________

    3把诗中的比喻句画上横线。

  • 8、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1】“冠冕”的“冠”读_______,“冠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句中的“我”指_____________

    【3】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的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东施效颦》,回答问题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关女名叫西施,无论举手投足,还是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名叫东施,相貌一般,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竞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的样子更难看了。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子、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1东施长得丑没有过错,错就错在________

    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   )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   )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为加点的字填上正确的读音。

    2.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

    3.画横线的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4.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扬州个园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苏东坡诗句“宁可是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简写的“个”子,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石山,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便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香飘,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循廊而去,“秋中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假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本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顺序写出游扬州个园的动词:步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中引号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整个“春园”和竹林相映成趣

    B.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

    C.“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D.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

    4介绍“秋山”时,短文着重写了它的什么特点?用简单准确的词语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儿子和列车

    在德国的一个火车小站里,一位扳道员正要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辆徐徐驶近的列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辆火车从相反方向隆隆驶近车站。假如他不扳道,这两辆火车就会相撞,酿成一出惨剧。

    这时,他无意识地回了一下头。突然,他发现自己的小儿子正在铁轨的那一端玩耍,而那辆开始进站的火车就驶在这条铁轨上。怎么办?他可以立即飞奔过去,把儿子抢救上站台。但是,迎面驶来的列车上将会有数百人难逃丧生的厄运!他强忍巨大的痛苦,决定不违反自己的职责。这位工人向他的儿子大吼一声:“卧倒!”随即快步奔向岗位扳动了道岔,一眨眼工夫,这辆火车安全地驶入了预定的铁轨。

    他的儿子由于平素就习惯了服从长辈的命令,没显出丝毫的慌张,立刻笔直地躺倒在铁轨中央。一列满载的火车从他的头顶呼啸着飞驰而过。

    车上的旅客们毫不知情,他们的到来给一颗崇高的心灵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痛楚,他们的生命也曾如千钧悬于一发。那位父亲向着儿子的方向狂奔,不敢想象儿子那惨不忍睹的情状。然而,他的儿子还活着,而且未受一点损伤!

    据说,德皇知道了这位扳道工人的事迹,就派人把他召来,奖给他一枚荣誉勋章,一方面是奖励他顾全大局的行为,另一方面是感谢他教育出一个机灵、听话的儿子。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千钓悬于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顾全大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能否改为“一列火车飞驰而过”?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扳道员面临怎样艰难而痛苦的抉择?他最后又是如何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可以看出扳道员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儿子长得比我高了。一天,我看他有点儿打蔫儿,就习惯性地摸摸他的头,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我知道他在发烧。

    “你病了。”我说。

    “噢,可能是病了。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儿什么药?”他问。

    我当过许多年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我在家里给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这次,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我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他大吃一惊。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儿子说。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

    “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

    “那好吧……”他摸着脑门,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

    “你到街上去打车,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诊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妈妈,您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他挣开我的手,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您说的看病的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虽然我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寻找适宜锻炼看病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

    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儿子骄傲地宣布。然后又补充说:“您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1】联系语境,推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雪上加霜:_______

    【2】请你用“主要人物+事件”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

    【3】给文章取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 14、课内阅读。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 )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溉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1】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选段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3】结合本课及你课外收集到的资料,你想对我们人类说点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易容(按要求改写句子)

    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改换语序:

    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

    雨悄悄地来了。(改成拟人句)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她非常着急。

    改为比喻句:

    2.语文课上,彭万里总是首先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

    修改病句:

     

  • 18、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完全不必拿上舞台。(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怀念着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改为转述句.

    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我的小笔头

    父母是你雨中的一把伞,父母是你雪中的一件棉衣……在你和父母之间一定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请你以为主题,运用最近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他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