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成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随( )所( ) 跃跃( )( )
乌( )之( ) ( )知非( )
( )不( )待 ( ) ( )其境
惊( )动( ) 花( )之( )
(1)上面画“___”的词语指人______岁,我还知道“而立之年”指的是________ 岁。
(2)词语“___________”中包含一对反义词,类似这样的词还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至少写3个)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夏日的晚上,(____)边,(____)睡着了,(____)却在枝头上歌唱。
3、给带点的字注音(5分)
4、写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________)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________)
5、填空题
1.鲁滨逊从收到的包裹中知道了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已经获得了种植园(_____)的收益。
2.鲁滨逊的合股人在写给他的信的信纸上画了(_____)个十字架。
3.鲁滨逊拥有巨额财富后,做的第一件事是(_______)。
4.鲁滨逊请公证人为他起草了一份委托书,委任(_______)作为他种植园的年息管理人。
5.鲁滨逊从陆路回英国,一共有六个旅伴和(____)仆人。
6、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 )
A. 圆圆的月亮。 B. 新月。
【2】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越中山色镜中看。( )
A. 越过中间。 B. 周代诸侯国名。
【3】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兰溪三日桃花雨。( )
A. 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 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4】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___)
(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___)
(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___)
(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___)
7、阅读与理解。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文中“_____”上补充诗句。
【2】仿照例句的标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 金沙水/拍/云/崖暖 B. 大渡/桥横/铁索/寒
C. 更喜/岷山/千里/雪 D. 三军/过后/尽/开颜
【3】这首诗是围绕“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例子加以概括:①攀(五岭)②越(___)③渡(____)④夺(____)⑤翻(____)
【4】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____。
8、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习题。
江上渔者①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小、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捕鱼为生的人。
B.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C.次句写岸上来往的人,只想着鲈鱼的美味 。
D.后二句写捕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随意闲适。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B.主要采用想象的表现手法,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
C.此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
9、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1】从省略号中可以体会到( )
A.时间过得很快
B.时间一点点儿过去,桑娜内心十分焦急
C.钟声衬托出环境的幽静
D.桑娜此时是忙碌的
【2】选文对桑娜的描写方法有( )(多选)
A.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神态描写
【3】从选文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桑娜和渔夫有____的品质。
【4】对“没什么可抱怨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孩子们是桑娜唯一的牵挂,孩子们的健康让她满足。
B.桑娜已经适应了这样贫穷的生活,说明了她适应生活的能力强。
C.生活虽然贫穷,但桑娜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
D.桑娜有一颗爱心,无论对谁,都会全心全意地付出。
【5】现在,桑娜内心牵挂的是什么?
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匆匆》选段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过,从我脚边( )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过了。
【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
A. 闪 B. 飞 C. 溜 D. 跨
【2】这一段文字,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多选)
A.排比
B.对比
C.拟人
D.比喻
【3】文中划线的句字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
【4】时间还会从哪些地方过去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仿文中的写法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
【5】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送给同学。
____________
11、精品短文,脉络清晰
未来市的过去
我要小虎子和小燕讲未来市的历史,他们笑着说,他们不够资格。
我请小虎子的爸爸和妈妈讲未来市的历史,他们笑着说,他们不够条件。
我恳求小虎子的爷爷和太爷爷讲未来市的历史,他们笑着说,他们不够权威。
最后太爷爷捋着胡子说:“在未来市图书馆,有一本书叫《未来市的历史》,你去看看就都明白了。”
未来市图书馆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宫殿式建筑物,有上千个隔音的小阅览室。在全自控电视机上点出书目后,机器人马上送来了借阅图书。
《未来市的历史》,书的封面和书页都是用薄如蝉翼的轻盈合成纸做的。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了这本大书:
第一页,只有一句题词:“地球上本来没有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第二页,画着一张蓝色地图。旁边写着:“十几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海洋,到处都是水,水,水……”
第三页,画着一张黄色地图。旁边写着:“一万多年前,由于地壳变动,海底逐渐升高,这里变成了一片沙漠,到处都是沙,沙,沙……”
第四页,仍是一张黄色地图,上面出现几条蓝道道──河流,和几个绿点点──草地。旁边写着:“一千多年前,古代中国人民往这里进军,向大自然宣战,用双手挖出了渠道,引来了河水,沙漠上出现了稀疏的绿洲。人们在这里开始耕作、牧羊……”
第五页,地图上绿色逐渐增多,还出现红色线条──公路,黑白相间的线条──铁路和蓝色的虚线──飞机航线。旁边写着:“一百多年前,人们用智慧和劳动,使干旱的沙漠变成了良田,人们战胜了大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主人,用劳动和智慧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六页,地图已经是一片绿色,公路、铁路、飞机航线密如蛛网,还出现了宇宙航线。旁边写着:“这是现在的未来市地图,这张地图是用劳动的双手画出来的,是经过艰苦的斗争才画成的。”
第七页,是一张空白地图──甚至连四周的边框也没有。旁边写着:“百年后、千年后、万年后……未来市的未来将变成怎样?这最新最美的图画,要靠我们用劳动的双手去绘制,也要经过艰苦奋斗,才能把它建设得更美丽,使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从第八页开始,全是白纸,一个字也没有,甚至连书角的页码也没有……
——节选自六年级下册课外必读书目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
【1】短文前三节,属于______句段的修辞写法,语气一贯,节律强劲,增强文势。从词语“要、请、恳求”能感受到小灵通________的良好品行。
【2】短文中的四字词语很有特点,请联系短文内容细心揣摩。如“薄如蝉翼”,主要形容《未来市的历史》这本书的______特点;“密如蛛网”主要形容未来市地图航线______的特点。从修辞手法来看,这两个词都属于______甚至夸张方法。像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硬如_________ 重如________
【3】细品短文,结合生活经验,试着用自己的话理解“地球上本来没有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的意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未来市的历史》文字记载部分,发现是按照 顺序编写的。请你用“ ”画出至少四个代表未来市发展时间轨迹的词语。未来市的历史浓缩成文字只有七页,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千千万。面对未来市的发展史,你最想说些什么?请如实表达你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读书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__________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 )不去割草,羊( )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___________。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 )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 )我总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了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 __________
(选自《莫言散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第②段中的“闲书”指的是( ),其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反语、讽刺 D.表示强调
【3】短文是围绕( )这个中心意思写的,写了三个事例,分别是( );( );为了读二哥借来的《破晓记》,“我”去猪圈里找书,被几十只马蜂蛰肿了脸。
【4】联系上下文,将以下选项填入文中横线上。
A.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
B.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C.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5】下列选项中,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题目“童年读书”是全文的叙事线索。
B.父亲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所以反对“我”看“闲书”。
C.本文用了很多篇幅写“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是为了突出二哥对“我”喜爱读书有很深的影响。
D.描写了“我”为了读书受过很多的磨难,从侧面衬托出“我”对读书的喜爱。
【6】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结合莫言童年的读书经历说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 )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这几段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画横线的词语可以判定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以此强调了地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星球。
【4】对加点的词语“至少”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示目前最大的限度 B.表示最小的限度
C.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小儿感冒颗粒
【成份】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6克*10袋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克,一岁至三岁一次6-12克,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5糖尿病患儿、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包装】10袋/盒
【有效期】36个月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王军今年十七岁,感觉胃疼,可以选择服用小儿感冒颗粒。 _______
(2)明明今年六岁了,对薄荷过敏,在患风热感冒后,可以在家服用小儿多感冒颗粒。________
(3)小丽是一个九岁儿童,淋雨着凉头疼、发冷,流鼻涕、咳嗽,奶奶要给她吃小儿感冒颗粒,妈妈制止了奶奶,因为这种药不对症。 ________
(4)在服用小儿感冒颗粒时,不可以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________
(5)小儿感冒颗粒是针对儿童的药物,如需服用,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那碧绿的海洋,难道不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轻声说:“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闹着玩的吗?(改成陈述句)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无分文。 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虽然他们都不免带有民族和历史的局限,但他们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是我永远崇敬的。(用加点词语造句)
2.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改为“把”字句)
3.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改为陈述句)
19、老人对我说她的心已经感受到我的琴声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超市。(9分)
(1)读一读,用加点的字写话。
①承蒙您赏个明月来照明,但这样喝酒太冷清乏味了,何不把嫦娥请来?
②弟子从几百里外的地方前来拜师学道,纵然学不到长生不老的法术,要是能学到一点儿小法术,也可以有所安慰。
(2)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
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3)说出破折号的作用,并写一句。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语音的延长 d.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衣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我也能用其中一个作用写话:
21、习作。
请你任选以下一个题目进行习作。
1、题目:与 为友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与树为友,与书为友,与老师为友……
②语句通顺,叙述要有条理,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500字左右。
2、课文中那个摆书摊的年轻人,经常对“我”说:“别饿坏了那匹马”,目的是想让“我”能够心安理得地看书。在生活中,这种善意的谎言并不少。在你身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你的家人、同学曾经说过善意的谎言吗?请把这样的事写成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左右。
(写在作文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