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_______坐以待毙,________奋起反抗。
(2)成功________天上掉下来的,_________通过拼搏换来的。
(3)这种境界,_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叫人舒服。
(4)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向顶峰攀登,________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2、读下列句子,再仿照例句,把你体会的心情写下来。
例:路灯昏黄,深秋的寒风吹刮在空荡荡的操场上。毕业五年,校园里再也不见那些熟悉的脸庞。
(1)天边的晚霞露出笑脸,花草笑吟吟地和着风声向我送来新春的祝福。(________)
(2)萍儿赶走窗前聒噪的小鸟,噘着樱桃小嘴一声不吭,脑子里净是刚才和小丽吵架的情形。 (________)
(3)我站在老师跟前,耷拉着脑袋,双眼发热,只能眨巴眨巴眼睛,任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________)
3、根据解释写出课文中对应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
形容水流奔腾轰鸣或人暴怒喊叫。( )
我发现,上面这两个词中每个字的部首都是“________”,都和___________有关,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查字典的要求完成练习。
“幽”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画。“幽”字有以下几种解释:①僻静,光线暗;②幽静美丽;③囚禁。给下面加点的“幽”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1)他被幽禁起来了。( )
(2)树影婆娑夜晚分外幽美。( )
(3)灯光照亮了幽暗的角落,带来了光明。( )
5、填诗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2) 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浪淘沙》)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
(4) 赤橙黄绿青蓝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6) 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江南春》)
6、阅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
文/〔宋〕陆 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透过“少壮”和“老”,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遗力”表现出古人怎样的一种学习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
【1】将文中的词补充完整
【2】《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明月”外,作者还选取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请你选取一中景物说说写景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词阅读。
咏竹
[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1】《咏竹》中的“风”和“雨”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风雨,实际喻指 ______________,同样,“笑有声”表面上指竹子被风吹雨打时发出的声音,实际喻指 ______________。
【2】竹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挚友。在不同的人面前,竹有不同的风骨。请根据竹的本性,选填竹代表的精神或品格。
A.乐于奉献 | B.刚正不阿 | C.虚心 | D.坚韧 |
①因竹笔直向上,可形容人 _____。
②因竹四季青翠,做雪凌霜,可形容人 _____。
③因竹中空,可形容人 _____。
④因竹全身是宝,可形容人 _____。
【3】这首诗赞美了竹怎样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借物来赞颂人的美好品格的古诗?选择一首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快车。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
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 走马灯 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还有纱灯 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作者分别从数量、种类两方面来写“灯多”:突出灯数量多的词或短语“______ 、________” ,说明灯种类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
【4】这两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的情景,这一天的气氛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绿手指
去法国一个小镇上,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了一(致 至)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撤 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 精致)地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最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的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白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100粒种子寄到了那家园艺所。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检查 验证)那些种子。终于,园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的种子开出的花,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电话说: “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找出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老奶奶的儿女们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老奶奶决定一个人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的两个“绿手指”,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上下文,作出回答.
①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________________
②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________________
【4】老奶奶靠什么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题目是《绿手指》,你觉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拓展阅读。
世界上越是自傲自满的人,越是没有什么实学。所谓“夜郎自大”“井蛙不足以语海”等,都是对这般既没有学问、又不肯虚心的人而发的。我们试放眼看看,这些夸大、狂傲的人,他们到头来难免陷入失败、痛苦的泥潭中。他们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就是自以为是,不
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批评。俗话说:“初学三年,天下无敌,再学三年,寸步难行!”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越是有学问,或者有较完美品格的人,越是没有骄傲的态度,结果越是受人重视和尊敬。
【1】作者认为越是自傲自满的人( )。
A. 越被人看不起
B. 学识越充实
C. 越易和人相处
D. 越无实学
【2】 “井蛙不足以语海”是比喻人( )。
A. 度量浅窄
B. 见闻浅陋
C. 态度狂妄
D. 缺乏修养
【3】你如何理解“初学三年,天下无敌,再学三年,寸步难行!”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如许:______________ 素: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新鲜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意思是( )
A.鲁迅家的墙很高。
B.他们的家长管得很严,不许他们出去玩。
C.说明他们不能广泛接触社会,见识很少。
D.说明他们视力不好,只能看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4】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的打“√”,错的打“×”。
(1)对闰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赞叹。(____)
(2)表达了“我”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____)
(3)表达了“我”对闰土生活的嫉妒之情。(____)
(4)表达了“我”对深宅大院里的生活的厌倦。(____)
13、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
流浪汉说:“我少(shào shǎo)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jiàng jiāng),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到几个孩子在玩玻璃球,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痛哭起来,正巧,他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次青春。“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给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2、熟悉的反义词是( ) 懊悔的近义词是( )
3、按要求回答
①用“——”画出流浪汉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次青春的话。
②流浪汉第一次见到时光老人时呜呜地哭着,他说:“我真后悔啊!”你知道他为什么后悔吗?
③流浪汉第二次见到时光老人时,时光老人说自己做了件蠢事,你知道这件蠢事是什么吗?为什么时光老人不愿第二次满足他的愿望?
4、请你给短文命题:
5、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何想法?请运用积累的名言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
14、课内阅读。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丁——冬——丁——冬……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幽静——(______) 仿佛——(______)
欢悦——(_______) 凝聚——(_______)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比喻句。
A.是 B.不是
【3】文中后三个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转折 B.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的延续
【4】这段话描写了雨后的哪些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1)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写一句话,用上一个或者两个分号。
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18、请你体会以下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句。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1)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这不是院中的丁香的香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你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这次习作,让我们结合生活体验,从“微笑”“诚信”“梦想”“创意”“运动”“集邮”“旅行”“种花”中选一个话题来写,也可以写其他话题。写之前可以想一想: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写的时候注意把原因写具体。
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2)文中一律不得出现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