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宿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原文填空。

    1.古诗中有色彩。杜牧在《江南春》里写道“_________,水村山郭洒旗风。”朱熹在《春日》中写道:“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子期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有_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_……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 2、填空。

    (1)“焰”第八笔是__________(2)“裹”第七笔是__________

    (3)“漾”第八笔是__________(4)“嘿”第九笔是__________

  • 3、成语接龙。

    ____________撞 壮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生 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威 威____________

  • 4、根据课文内容或平时积累填空。

    1.这种境界,既_______,又________,既愿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在这境界里,连________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___________

    2.老舍,原名____,满族人,新中国第一位获得“_______”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

    3.殷勤解却丁香结,______。我能再写一句有关“丁香”的古诗:“____________。”

  • 5、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无私奉献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爱国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雄心壮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九曲黄河万里沙”写出了黄河的哪些特点?( )

    A.曲曲折折 气势磅礴

    B.历史悠久 风景优美

    C.位置重要 水势平缓

    D.古迹众多 旅游胜地

    【2】本诗中引用的我国的民间故事是《______________》。

    【3】对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从黄河的源远流长中,感受到母亲河的特点,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B.借助牛郎织女的故事,流露出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感情。

    C.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D.诗人梦想自己能够像牛郎织女那样,成为神仙,过着幸福的生活。

    【4】与“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句诗表达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_________。词中的“见”读______,意思与“_____”相同。

    【2】在横线上将内容补充完整。

    【3】画“﹏﹏﹏”的句子,是作者由_______联想到即将到来的___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表达了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补充诗句。

    2“畦”指_____________,“排闼”指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体现对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与“见微知著”的意思最接近的成语是(       

    A.一叶障目

    B.具体而微

    C.以小见大

    D.一知半解

    【2】文章中引用华罗庚的话的主要作用是(       

    A.使文章辞藻华丽,更加吸引读者。

    B.证明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C.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3】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要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为了证明“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点,下列事例不适合的一项是(       

    A.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史记》。

    B.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

    C.孔子虚心好学,不耻下问。

    D.李时珍尝遍百草,终成《本草纲目》。

    【4】文中“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这句话是否能改成“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够发现真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选文想一想经由“偶然的机遇”发现真理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快乐岛。(15分)

      一束鲜花

    一个深秋的夜晚,北京饭店灯火通明。宴会结束后,远涉重洋来到朱红过的外国朋友,还在和周总理亲切交谈着。这时候送总理回家的司机老杨,忽然看见餐厅服务员小王,抱着一大捆从宴会上撤下来的鲜花走过来。这些鲜花有大红色的、米黄色的、藕荷色的,五颜六色,芳香扑鼻,老杨心中暗暗琢磨:邓大姐不是很喜欢花吗?干脆给他带一束回去。机灵的小王看出了他的心思,就主动挑了一束,塞到老杨手里。

    夜深了,汽车在长安街上疾驶着,突然,周总理闻到一股芳香,扭头一看,只见窗前放着一束美丽的鲜花,周总理立刻问是怎么回事。

    老杨不慌不忙地向总理说明了情况。

    总理拿起那束鲜花,看了又看,亲切和蔼而又严肃认真地说:公家的东西,不能随便要,随便拿,你一定把它还给饭店!说完,总理看了看表,又补充了一句:唉,今天已经很晚了,那等明天还给人家吧。听了总理的话,老杨心中泛起一阵阵的惭愧,他暗暗责备自己想问题太简单片面,同时又深为总理的这种严于律己、一尘不染的高尚品德所感动。

    老杨回到家里,已是三更半夜了,但他立即打电话给北京饭店,把总理对自己的批评告诉了有关同志,并一再说,明早就将这束鲜花送回……

    (1)一锤定音。(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远涉(chong   zhong)洋 (gan  gan )脆

    gen   gen   geng ) (he huo )蔼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忽然——(   )   立刻——(   )

    严肃——(   )   感动——(   )

    (3)解释词语。

    琢磨:  

    公家:

    一尘不染:  

    (4)快乐abc.

    文中的太简单片面指的是:(   )

      A、没想到会受到周总理的批评。

    B、带花的事,事先没想总理请示。

    C、没有想到宴会上撤下来的花,也是公家的,私人不能随便要,随便拿。

    下面能正确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是:(   )

    A 、表现了老杨勇于改正错误的品质。

    B 、 表现了周总理对老杨既严格要求又非常关心 。

    C、表现了周总理工作不辞劳苦的精神。

    d表现了周总理严于律己、一尘不染的高尚品质。

     

  • 11、课外阅读。

    忽略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跪坐在椅子上,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本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了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问:“看什么呢?”

    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的。”

    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过不了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出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身后是孩子表现出的坚定和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放学回来后,照例跑到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

    孩子瞪大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之后 ,孩子哽咽着问母亲:“ 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好哭的!那些小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的生长。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给孩子擦眼泪。

    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个生命呀,孩子想。

    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株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着说:“不错啊,真厉害,得了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上街给你买冰淇淋。”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孩子呆呆地望着花盆,觉得心里空空的。

    (有改动)

    【1】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憧憬”的意思是 。用“ ”画出该段中能体现该词语意思的句子。

    【2】随着事情的发展,孩子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读短文,把表格补充完整。

    事情的发展

    花盆里长出小瓜苗

    母亲拔掉小瓜苗

    母亲忽略孩子

    借画表达的想法

    孩子的心情

    _____

    _____

    _____

    【3】下面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孩子对小瓜苗的思念和惋惜。

    B.表现了孩子纯真的童心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C.表现了孩子对妈妈的行为的不满。

    【4】对下面两个句子进行对比,从表达感情的方式这一角度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那个星期天》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光芒,很美,很好。——《忽略》

    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题目“忽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

    (材料一)阅读点亮一座城市。北京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北京离不开阅读。近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发布的《2018-2019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状况》中显示:

    北京市综合阅读率为92.73%   北京市纸质阅读率为81.02%

    北京市居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10.97本

    (材料二)北京市居民首选的三个阅读目的

    丰富知识     满足兴趣和爱好   工作或学习需要

    (材料三)北京居民纸质与数字阅读日均阅读时长65.09分钟,高于全国平均值46.2分钟。纸质阅读日均时长为21.07分钟,数字阅读日均时长为44.02分钟,数字阅读日均时长约是纸质阅读日均时长的2倍。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居民的日均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反映了“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数字阅读日均时长较多,反映了今日头条、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阅读内容,通过手机端的便捷快速传播。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市居民的阅读以满足兴趣和爱好为主。

    B.报告指出北京市居民平均阅读20本以上纸质书籍。

    C.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北京市居民选择阅读纸质书

    D.很多年以来,北京市居民综合阅读率都是92.73%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北京阅读季写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阅读吗?请你也为自己定制一份阅读计划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昙花

    ①只看过一次昙花的开放:那种感觉,凄美而壮烈。

    ②一共五盆,排在大厅的一旁。圆筒形的主枝,傲然直立。分枝多,呈叶状形,枝上巍巍然地挂着即将灿烂地开放的花蕾。

    ③我和朋友,坐在大厅里,喝茶、谈心。茶原本是甘醇的,话原本是投缘的,但是,今晚,整颗心,都去了昙花那儿,心情有点儿焦躁,有点儿兴奋。所以,入口的茶,变得无味;入耳的话,变得单调。有一句、没一句聊着、聊着。最后,索性闭口不语了。

    ④等。在全然的寂静中等。子夜过后,还是完全没有动静。

    ⑤意识渐渐地陷入半朦胧的状态中,忽然,响起了一种很轻微、很轻微的声音:“啪啪啪、啪啪啪。”好像蝴蝶振翼欲飞时所发出的声响。迅速睁开眼睛,盆里的昙花,灿烂地、绚丽地、快活地、无羁地开放了。

    ⑥花,很大很大;色,非常非常白;味儿呢,浓郁强烈。

    ⑦我看、我闻、我惊叹。

    ⑧立在枝上的昙花,顾盼生姿,得意非凡。它是那么美丽,让人不禁想靠近欣赏;它又是那么娇嫩,叫人不忍打扰。就像一位少女,此刻正尽情地享受人间蜂拥而来的爱。

    ⑨然而,就在“旖旎风光无限好”的时刻,鸡啼声起,它大限到来。不作无谓的留恋与挣扎,它迅速萎谢。

    ⑩众人齐声叹可惜。独我,羡慕它。它辉煌而来,辉煌而去。生命最短,不曾浪费一点一滴。

    【1】快速默读短文,如果要知道昙花开时的样子,就应该读短文____________自然段。这部分内容主要写_________昙花。

    【2】阅读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读等待昙花开这部分内容时,可能联想自己__________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用“ ”画出描写昙花样子的语句,用“﹏﹏﹏”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好处是

    【4】“众人齐声叹可惜。独我,羡慕它。”众人可惜的是什么?我又为什么羡慕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我”在看昙花开放前、中、后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用文中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与理解。

    尊严

    ①一个寒冷的冬天,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nán  nàn)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实的小镇居民,家家烧火做饭,(款待  招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②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③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④ 不 我现在就做 等做完了您的活儿 我再吃这些东西  年轻人站起来 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 赞扬)地望着这位年轻人  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   他是不会吃东西的   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⑤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jià  qiè)意。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地(注视 凝视)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⑥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一无所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⑦20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  居然)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美慕的财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1用“√”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在文章第④自然段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年轻人为杰克逊大叔捶完背后,便“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杰克逊大叔断定这个现在“一无所有”的年轻人“百分百是个富翁”,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启发?请简单地写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然而,大家不得不忍着悲痛劝花甲暮年的老人: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

    改为陈述句。

    (2)他这样关心我,我十分感动。

    改为反问句。

     

     

     

  • 16、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换句式

    一阵风吹灭了蜡烛。

    ①“把”字句:________

    ②“被”字句:________

  • 1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请写一句话,用上一个或者两个分号。

    ___________

  • 20、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综合运用。(5分)

    请你看看边的漫画,试着说一说你从中看到的道理。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