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为m的小明坐在秋千上摆动到最高点时的照片如图所示,对该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秋千对小明的作用力小于
B.秋千对小明的作用力大于
C.小明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
D.小明的加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
2、渔船上的声呐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方鱼群的方位。某渔船发出的一列沿轴传播的超声波在
时的波动图像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质点
的振动图像,则( )
A.该波沿轴正方向传播
B.若遇到3m的障碍物,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该波的传播速率为0.25m/s
D.经过0.5s,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2m
3、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图所示,O为椭圆ABCD的左焦点,在O点固定一个正电荷,某一电子P正好沿椭圆ABCD运动,A、C为长轴端点,B、D为短轴端点,这种运动与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规律类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在A点的线速度小于在C点的线速度
B.电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C点的加速度
C.电子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D.电子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4、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为氢原子的电子云示意图,由图可知电子在核外运动有确定的轨道
B.乙图为原子核的比结合能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比
的要大
C.丙图为链式反应示意图,氢弹爆炸属于该种核反应
D.丁图为氡的衰变图像,由图可知1g氡经过3.8天后还剩0.25g
5、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源的振动周期T=1s, P、Q为介质中的两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简谐波的波速大小为2 m/s
B.t=0时刻,P、Q的速度相同
C.t=0.125s时,P到达波峰位置
D.t=0.5s时, P点在t=0时刻的运动状态传到Q点
6、如图所示为速冻食品加工厂生产和包装饺子的一道工序。将饺子轻放在匀速运转的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上,不考虑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气阻力。关于饺子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饺子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B.传送带的速度越快,饺子的加速度越大
C.饺子由静止开始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过程中,增加的动能等于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D.传送带多消耗的电能等于饺子增加的动能
7、如图所示,坐标系的第一、四象限的两块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纸面向里、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1.0T,两块区域曲线边界的曲线方程为
(
)。现有一单匝矩形导线框
在拉力
的作用下,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以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导线框长为
、宽为
,总电阻值为
,开始时
边与
轴重合。则导线框穿过两块区域的整个过程拉力
做的功为( )
A.0.25J
B.0.375J
C.0.5J
D.0.75J
8、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导热U形管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其中的空气被水银隔成①、②两部分空气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以水平虚线MN为轴缓慢转动U形管,使其倾斜,则空气柱①长度不变
B.若以水平虚线MN为轴缓慢转动U形管,使其倾斜,则空气柱①变短
C.若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则空气柱①长度不变
D.若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则空气柱①长度变大
9、有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周期T是地球近地卫星周期的倍,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上装有太阳能收集板可以把光能转化为电能,提供卫星工作所必须的能量,已知sin37°=0.6,sin53°=0.8,近似认为太阳光是垂直地轴的平行光,卫星运转一周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为t,则
的值为( )
A.
B.
C.
D.
10、如图所示,天花板上悬挂的电风扇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竖直轴的延长线与水平地板的交点为O,扇叶外侧边缘转动的半径为R,距水平地板的高度为h。若电风扇转动过程中,某时刻扇叶外侧边缘脱落一小碎片,小碎片落地点到O点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电风扇转动的角速度为( )
A.
B.
C.
D.
11、2021年4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首次合成新核素铀(),并在重核区首次发现强的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导致α粒子形成的概率显著增强的现象,这有助于促进对原子核α衰变过程中α粒子预形成物理机制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铀核()发生核反应方程为
﹐是核裂变反应
B.与
的质量差等于衰变的质量亏损
C.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将发射出射线
D.新核的结合能大于铀核(
)的结合能
12、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标识如图所示。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火星公转轨道半径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为3∶2,则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 )
A.轨道周长之比为2∶3
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C.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
13、我国已成功发射的月球探测车上装有核电池提供动力。核电池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载能粒子并将其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某核电池使用的核燃料为,一个静止的
发生一次α衰变生成一个新核,并放出一个γ光子。将该核反应放出的γ光子照射某金属,能放出最大动能为
的光电子。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核的中子数为144
B.新核的比结合能小于核的比结合能
C.光电子的物质波的最大波长为
D.若不考虑γ光子的动量,α粒子的动能与新核的动能之比为117:2
14、如图所示,某健身者右手拉着抓把沿图示位置A水平缓慢移动到位置B,他始终保持静止不计绳子质量,忽略绳子和重物与所有构件间的摩擦,则重物下移过程( )
A.绳子的拉力逐渐增大
B.该健身者所受合力逐渐减小
C.该健身者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D.该健身者对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15、2020年3月20日,电影《放射性物质》在伦敦首映,该片的主角—居里夫人是放射性元素钋()的发现者。已知钋(
)发生衰变时,会产生
粒子和原子核
,并放出
射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的质子数为82,中子数为206
B.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
C.由粒子所组成的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
D.地磁场能使射线发生偏转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C.物体做加速运动,物体内分子的动能一定增大
D.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减小
17、空间存在电场,沿电场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Ox,使Ox正方向与电场强度E的正方向相同,如图所示为在Ox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E随坐标x变化的规律。现将一正电子()自坐标原点O处由静止释放,已知正电子的带电量为e、正电子只受电场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场可能为某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B.坐标原点O与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
C.该正电子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该正电子到达点时的动能为
18、A、B两小球分别从图示位置被水平抛出,落地点在同一点M,B球抛出点离地面高度为h,与落点M水平距离为x,A球抛出点离地面高度为,与落点M水平距离为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A、B两小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的初速度是B球初速度的两倍
B.要想A、B两球同时到达M点,A球应先抛出的时间是
C.A、B两小球到达M点时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B球的初速度大小为
1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接有额定电压均为20V的灯泡A和B,当输入u=220sin100πt(V)的交流电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假设灯泡不会被烧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1
B.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比为10:1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少许时,灯泡B变暗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少许时,灯泡A变亮
20、1697年牛顿、伯努利等解出了“最速降线”的轨迹方程。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从静止开始由P点运动到Q点,沿PMQ光滑轨道时间最短(该轨道曲线为最速降线)。PNQ为倾斜光滑直轨道,小球从P点由静止开始沿两轨道运动到Q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间夹角相等。M点为PMQ轨道的最低点,M、N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则( )
A.小球沿两轨道运动到Q点时的速度大小不同
B.小球在M点受到的弹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弹力
C.小球在PM间任意位置加速度都不可能沿水平方向
D.小球从N到Q的时间大于从M到Q的时间
21、质子和中子相距时两者间存在的力有________,
粒子散射实验中使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力是________。(均选填“核力”“库仑力”或“万有引力”)
2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AB、BC、CA三个过程又回到状态A,气体的密度、压强p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AB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O,BC、AC分别与纵轴、横轴平行,则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从状态B到状态C______热(填“吸”“放”)。
23、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ab、bc、cd过程到达状态d,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_______(选填“正”或“负”)功,状态d的体积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状态b的体积。
24、用干涉法检查物体表面平滑程度,产生的干涉条纹是一组平行的条纹,若劈尖的上表面向上平移,如图甲所示,则干涉条纹的距离将__________;若使劈尖角度增大,如图乙所示,干涉条纹的距离将__________。(均选填“变窄”、“变宽”或“不变”)
25、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a、b两束单色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在光屏上a、b单色光如图所示,则两束单色光的折射率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用双缝干涉装置在屏观察到的图样是下图____(填A或B)。
26、如图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的图,
、
、
是理想气体的三个状态,其中
平行于坐标轴
,
平行于坐标轴
。则从
到
过程中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
到
的过程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为绝热过程,从
到
的过程中气体的密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在一次科技创新活动中,某同学制作了一个可用电流表测量小孔深度的深度尺。原理如图:R1是一根长20 cm、阻值20 Ω的均匀电阻丝,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金属滑片P和硬质直杆,用手柄推直杆向右移动进入小孔可以测出小孔深度L。滑片P恰好处于a端,被测深度为0。闭合S,向右推直杆,使滑片P滑到b端,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恰好满偏。已知电源电动势E=6 V,内阻r=1 Ω,电流表的量程为
,内阻不计,P与
接触良好。
(1)电阻箱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Ω;
(2)电流表的刻度标示为测量深度的深度值时,深度值的分布是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3)5 cm的深度值应标记在电流表刻度值为________A的位置;
(4)要通过线性图象直观反映电流表示数I与深度L的关系,可作下列哪个图象(____)
A. B.
C.
D.I-L
(5)若电源电动势6 V不变,电源内阻因长时间使用变成n倍(n为已知值且1<n<10),仅需调节电阻箱阻值为kR2,又可以正常使用该深度尺,则题中k=________。
28、如图所示,两小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和
,放在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的长为L=1m的木板C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木板的质量为m=4kg。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
。在滑块B与木板C共速之前,滑块A、滑块B能够相遇,重力加速度取
。
(1)滑块A、B相遇时木板C的速度多大?
(2)若滑块A、B碰撞后不再分开,请通过计算说明滑块A、B能否从木板C上滑下。
(3)整个过程中,由于滑块A、B和木板C之间的摩擦产生的总热量是多少?
29、如图所示,O为正交坐标系xOy的原点,y≥0的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一粒子质量为m,带正电q,从O点以大小为v0的速度进入x≥0且y≥0的空间(即图中的θ满足0≤θ≤90°),v0垂直于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R;
(2)粒子可以沿两条不同的路径到达坐标系第二象限的某一位置P(图中未画出),且长路径耗时是短路径耗时的两倍,求P到坐标原点的距离d;
(3)若y≤0的空间存在电场,电场强度为E,方向沿+y方向,求粒子只经过一次电场就能回到O点对应的θ的值(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30、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平面的x>0区域内,存在电场强度大小E=2×105N/C、方向垂直于x轴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大小B=0.2 T、方向与xOy平面垂直向外的匀强磁场,在y轴上有一足够长的荧光屏PQ,在x轴上的M(10,0)点处有一粒子发射枪向x轴正方向连续不断地发射大量质量m=6.4×10-27kg、电荷量q=3.2×10-19 C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计),粒子恰能沿x轴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电场,并使粒子发射枪以M点为轴在xOy平面内以角速度=2π rad/s顺时针匀速转动(整个装置都处在真空中).
(1)判断电场方向,求粒子离开发射枪时的速度;
(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
(3)荧光屏上闪光点的范围距离;
(4)荧光屏上闪光点从最低点移动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
31、如图所示,夜晚一艘渔船静止在湖面上渔船上的竖直桅杆上高出水面h1 = 6 m的A点有一指引灯。距离桅杆水平距离11 m远的水面上D点正下方深度h2 = 4 m的B点有一潜水员,潜水员以斜向上37°的方向恰能看到桅杆上的指引灯(sin37° = 0.6,cos37° = 0.8),潜水员可视为质点。
(1)求湖水的折射率;
(2)潜水员竖直下潜的同时,桅杆上的指引灯沿桅杆上下运动,可使潜水员始终以斜向上37°的方向看到指引灯,求潜水员下潜到水面下6 m时,指引灯离水面的高度。
32、如图所示,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平面左侧存在沿z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右侧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左、右两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
平面右侧还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现从空间中坐标为
的M点发射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
的粒子,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
、方向沿
平面,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经一段时间后粒子恰好垂直于y轴进入
平面右侧。其中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大小未知,其关系满足
,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在平面左侧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
(2)粒子第2次经过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3)粒子第2次经过平面时的位置坐标;
(4)粒子第2、第3两次经过y0z平面的位置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