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不齐全
B.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C.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绩显著,没有浪费
D.人均资源量多,地区分布不均匀
2、山西某中学组织“探秘古都西安,穿越历史岁月”游学活动。游学行程为:酒店—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左图是游学景点分布图,右图是某路牌指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游学活动选择乘坐火车去西安,同学们要查阅乘车路线相关信息,选择合理的地图是( )
A.中国人口分布图
B.世界政区图
C.中国铁路分布图
D.中国地形图
【2】此次游学行程总体大致方向是( )
A.先向东南再向西北
B.先向西北再向东南
C.向东北方向走
D.向西南方向走
【3】最可能看到右图指示牌的地点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1年6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土地日。我国人多地少,要做到中国碗装中国粮,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B.草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C.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4、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问题。
【1】ABCD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中,以黄种人为主的是(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2】E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空气稀薄
B.气候寒冷
C.环境湿热
D.天气干热
【3】小明到某地旅游,他发现这里的居民皮肤白晰,头发呈波状、色浅,鼻梁高,嘴唇薄。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常见到尖顶的宗教建筑“教堂”。小明旅游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
A.非洲南部
B.亚洲西部
C.欧洲西部
D.亚洲东部
5、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主要是因为
A.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
B.夏季风的进退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
C.国土辽阔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
D.不同季节用水量多少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
6、日本国土的四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
A.九州
B.北海道
C.本州
D.四国
7、下图是小智用某手机软件查询到的未来五天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五天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25日
B.26日
C.27日
D.28日
【2】小智在学校附近的商店看到一些新进商品,它们最有可能是( )
A.棉手套
B.遮阳伞
C.驱蚊水
D.防晒衣
8、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黑龙江 D. 珠江
9、我国面积最大、纬度位置最低、跨经度最广的省依次分别是( )
A.新疆、广东、西藏
B.西藏、内蒙古、广西
C.西藏、黑龙江省、海南省
D.新疆、海南省、内蒙古
10、2023年10月8日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据气象部门报道,当天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仅为6,空气质量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指能反映北京当时天气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2】在当时的卫星云图上,北京所在地区的颜色为( )
A.蓝色
B.白色
C.绿色
D.红色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长春实现“长春蓝”的有( )
①周边村镇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④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减排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正确的是 ( )
A.相互聚居,相互协作 B.大聚居,小杂居
C.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D.平等互利,共同发展
12、秦岭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3、下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14、2020年6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主题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一带一路”在亚洲地区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中亚
【2】小明想利用看假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研学之旅,途中所见所闻不正确的是( )
A.甲地有椰林沙滩
B.乙地是黑种人的故乡
C.丙地居民多信仰基督教
D.丁地人民喜食牛羊肉
15、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北
C.出发点以西 D.出发点以东
16、素有“东方甜岛”“亚洲天然植物园”美称的是( )
A. 海南岛 B. 台湾岛
C. 崇明岛 D. 钓鱼岛
17、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东面有( )
A. 朝鲜、韩国 B. 韩国、日本
C. 朝鲜、马来西亚 D. 韩国、印度尼西亚
18、贵州省有“崎岖高原”的地形特征,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石灰岩广布 B. 山脉众多
C. 降水稀少 D. 河网密布
19、我国最早建立高新技术试验区的是( )
A.上海淮海路 B.北京中关村
C.南京珠江路 D.高新技术产业园
20、地理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农谚“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明地理与关系密切( )
A.日常生活 B.农业生产 C.工业生产 D.风土人情
21、圭表是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是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圭表日影长度。二十四节气中,正午的日影最长的节气是___________。
22、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_________体。
23、我国的“黑土地”是 ,“紫色盆地”是 。
24、中国地势 ,大致呈 状分布,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 交通.还使许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 .
25、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黑河与云南________之间的连线。此线________部人口稠密。
26、_________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27、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8、“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描述的是我国__________(地形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9、人们按照一定的________将地球缩小,并制作了地球的模型﹣﹣________。
30、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 )。
31、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和部分板块运动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东西半球来看,全球陆地大多集中在____半球。
(2)大洲①和⑥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沟通了____洋和____洋。
(3)大洲①和②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____洋。
(4)以下空格中填字母或数字: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有“热带大陆”之称,且被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洲是____;面积最小的大洲是____。
(5)从右图板块的运动方向可以预测:地中海慢慢变小,甚至消失,请用所学的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原因:____。
32、在北方一树繁华是春,枝头绿叶亦是春。读我国树叶变绿进程预估图,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常绿林木分布最广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常绿林木区最北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2)据图可知,西安地区树叶变绿的时间大致在_________,要比纬度较低的拉萨时间早,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我国北方地区树叶变绿的时间规律是由南向北_________(选填“推迟”或“提前”),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4)长春和西安两城市相比,秋季时树叶先变黄的是_________。
33、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③是____,④是____。
(2)长江干流中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⑤是____。
(3)长江干流沿岸最年轻的直辖市为____,入海处的直辖市是____。
3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40°N沿线地区地理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下图为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
(1)上图中40°N纬线穿越亚洲和____洲,穿过的地区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东西跨经度约180°,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图是沿线部分地区自西向东夏季的典型景观照片,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2)图中40°N沿线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世界上无花果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下图中最适宜种植无花果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字母),该气候类____(夏/冬)季出现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3)阿拉尔农垦区位于帕米尔高原东侧,海拔高度的范围为1000-2000米,年降水量不足150mm,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补给而成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请简要分析阿拉尔农垦区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4)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产区,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的夏季收获,春季进入幼苗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春旱是影响冬小麦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请从气温、降水等角度说明该地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
35、2020年8月27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位于格陵兰岛东北部的史帕特冰川断裂掉落约110平方千米的冰体,相当于37个颐和园的面积。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极地区的主体是____洋;史帕特冰川所在的格陵兰岛属于____(填“北美洲”或“亚洲”)的一部分。
(2)2020年8月27日,此时____(填“是”或“不是”)我国北极科考队去北极进行科考的最佳时间。
(3)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____(填字母)
A.纬度更高
B.降水较多
C.风速更大
D.资源匮乏
(4)北极熊等北极动物的毛皮防水且皮下脂肪又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适应北极地区____(填“寒冷”或“干燥”)的自然环境;全球变暖也严重威胁到了北极动物的生存,为了保住动物家园,人类必须要阻止全球气候变暖,你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行动?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