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清远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与“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运用的说明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

    B.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纳米技术的影子。

    C.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

    D.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一丝不苟   空空如也   欣喜若狂   屏息疑视

    B.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C.枝折花落   局促不安   囊莹夜读   铁杵成针

    D.失魂落魄   手不释倦   姗姗来迟   相提并论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完成学业)

    B.校园里种了许多花木,譬如木槿、玉兰和紫藤等。(比如)

    C.我们向别人求教要有程门立雪的精神。(比喻学习刻苦)

    D.这瓶胶水过了保质期,黏着力很差。(产品在正常条件下可以保证质量、安全使用的期限)

  • 4、从下面选出一句说明将心比心的话。(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5、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声音 光茫 铃铛 丝绸

    B.河流 醒来 垂柳 绮丽

    C.低语 麦苗 石块 叮铛

    D.翅傍 裹着 红莲 抖落

  • 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茅草  赖惰 B.果疏  黄蝶 C.顺序  耸立 D.沙滩  账篷

  • 7、选词填空。

    只有…… 尽管……还是 哪怕……也不但……而且

    1.(   )刻苦学习,(   )能发明更多的新型玻璃。

    2.(   )风吹雨打,我们(   )要坚持到底。

    3.刘老师(   )身体不好,(   )一直坚持上课。

    4.他干的活(   )速度快,(   )质量好。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  炕_______  缸_______  扒_______  柜_______

    _______  坑______________  趴_______  拒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开心阅读。

    乡村四月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作者以白描手法写了江南农村  

    (季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 ,后两句写 ,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3关于第三、四句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两个词充分地说明了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深同情。

    B.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4这首诗表现了(多项选择)  

    A. 诗人对衣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

    B. 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文内容我熟悉。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文段的最后一句话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

    2.文段的最后一句话中,“探”字用得很好,它的表达作用是: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4.“朴素”与“华丽”本来是相对的,作者却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原因是:                      

  • 11、阅读

    ____________

    这个清明小长假,丽水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小段总在念叨一件事:我和校长一起吃午饭了。小段觉得,自己和校长一起吃饭挺光荣的。让学生感到光荣,是这所小学的刘校长与学生同桌吃饭的初衷。

    每周,学校会选出8个学生与校长同桌吃饭,都是在上一周里表现出色的学生。和校长同桌吃饭,是对学生的一种创新形式的表彰。

    “8名学生是由班主任和教导主任挑选的,这种形式已经运行了一个多月,反响还不错,但也有人说这样会让学生从小崇拜权力,我会用好的结果来回应这一质疑。”刘校长如是说。

    读新闻,编写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

  • 12、课外阅读。

    麻  雀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你看, 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秋迁徙的候鸟黄莺,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了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们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们,它们也赶忙逃掉。它们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 张在空中的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们也只能用饥渴的目光远远地盯着,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的勇气。它们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们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们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有删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麻雀不在高楼的犄角筑巢。

    B.麻雀的巢很容易就能摸到。

    C.麻雀喜欢在屋檐下搭窝。

    D.麻雀的巢筑在离地很远,又高又险的地方。

    2下列句子不能体现麻雀机警多疑的是(   )

    A.麻雀的目光十分锐利。

    B.麻雀看到食物就飞过去叼起来。

    C.麻雀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

    D.麻雀的巢筑在人手摸不到的地方。

    3作者写麻雀,却又写到黄莺和燕子,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

    A.夸张 B.对比 C.比喻 D.拟人

    4请概括出短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时时提防人,它们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这句话中“盯”字用得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②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③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1第①段中第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提出两种人生态度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两句话概括①②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③段中向我们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5你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善念相伴,花开似海

    他是扔到人堆儿里便很难找到的、极普通的人。可是,因为一句话,而且是一句谎话,他红了,红遍全国。

    那天,他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一辆疾驰而来的电动车,把他撞出老远。他感到自己像物体一样飞了起来,又像石头一样重重地落下来。他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一个小伙子跑上来,一把把他扶起来,惊慌失措地问:“大爷,您没事吧?我送您去医院吧?”他这才明白,自己被撞了,眼前的人就是肇事者。“你咋骑这么快啊?”身体的疼痛袭来,他强忍着问,面露愠色。“对不起大爷!我亲戚住院,要做手术,我着急往医院赶。”小伙子一再道歉、解释。“哦,家里有病人啊,那你走吧。”他说。“大爷,不能让他走!你被撞得那么狠,得去医院检查检查啊!”他这才发现,现场已经围了很多人。再看惹麻烦的小伙子,正窘迫地望着他,紧张得直搓手。他心下一软,说:“孩子,你走吧,我有医保。我是退休干部,有医保,就让他走吧。”他又对围观的人说:“谢谢大家关心,我没事儿,让他走吧,他赶时间呢,下次注意点就行了。”

    围观的人散了,小伙子走了,他感到整条左腿麻麻的。他想了想,咬咬牙,决定奢侈一把,花钱去公共浴池泡个热水澡。一瘸一拐,好不容易到了地方,他脱下厚厚的棉裤才发现,左腿青了一大片,肿得好高。泡了一个多小时,他感觉好多了,这才洗了全身,擦干,穿衣回家。

    他的家极其简陋,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看上去都有些年头了。唯一能看出模样的是一个小方桌,桌上摆着个大药盒子。这个盒子分量重着呢——他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二都装了进去——他老伴病了,没工作没社保,常年吃药,全靠他那点工资。

    没错,他不是什么退休干部。他只是个大半辈子出苦力,被迫买断工龄、然后四处打零工的工人,半年前才有了相对安稳的保安的工作。所以,他也没有医保。他是为安抚众人,帮小伙子脱身,才撒了个善意的谎。

    他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以自己善良的本分待人。但他撒下了弥足珍贵的善良的种子,善良能让这个世界芬芳美丽。善良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是一种习惯。善念相伴,花开似海。他——王福顺,以自己60年的修行,赢得了“中国好大爷”的美誉。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________

    (2)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________

    2短文中的主人公叫_____,他因为一句谎言——_______”而红遍全国,赢得了“_______”的美誉。

    3短文中描写了“他”家中的摆设,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

    A.通过描写他家中的陈设,说明他老伴得了重病。

    B.通过他家中的环境描写,从侧面衬托他的善良。

    C.通过描写他家里的摆设,说明他的生活条件很不好。

    4短文通过描写“他”的言行,说明“他”是个_______的人。

    5有人说:任何谎言都是一种伤害。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短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注意划横线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个事物。

    例: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这句话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把_________作比较,突出强调了恐龙的______的特点,增强效果。我会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我认真完成了语文作业和各科作业。

    ___________

    (2)大家一起欢度美好的佳节。

    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树立了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1.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没追上。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吃饭很爽朗。”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几乎所有空闲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1.看到眼前的这颗“五角星”,我不禁忍不住被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碧绿的草地上开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百花园

    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东西用起来不太方便?如书包太小了,如果书包可以变大一点就好了;如果下雨天书包可以变成雨伞那就更好了……在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东西用起来不方便?你想对它如何改进?发挥你的奇思妙想来写一写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