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恭敬(gōng) 练囊(láng)
B.勤奋(qíng) 博学(bó)
C.贫穷(pín) 心不在焉(yān)
D.车胤(yìng) 相逢(féng)
2、下面句子的词语中,有不同类的一组是( )
A.桌面 窗口 潜水 文件夹 电脑
B.云技术 多媒体 克隆 互联网 纳米技术
3、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吧嗒(ba) 起码(mǎ) 炕沿
B.枪栓(shuān) 捆绑(bǎng) 慌乱
C.劫难(jié) 枕头(zhěn) 胳搏
D.扒开(bā) 呜呜(wū) 丝稠
4、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供养。
B.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
C.因为是孔隙,所以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D.黄继光愤怒地凝视着敌人的火力点。
5、与“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小燕子在房前盘旋着,啾啾唧唧地叫着。
B.蜘蛛的头和胸覆盖着坚硬的甲胄。
C.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
D.在那两根“天线”上拨动,蚂蚁便爬开了。
6、《老人和鸟》的作者是( )
A. 朱自清 B. 吴然 C. 吴敬梓 D. 贾平凹
7、(《夏洛的网》)夏洛第二次为威尔伯织的字是( )
A.了不起
B.天下无敌
C.真历害
D.第一名
8、读拼音,写词语。
yáng yì yǔn xǔ jìn zhǐ hū xiào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xuān nào pò sǔn liǎn jiá yú kuài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9、现代诗阅读。
奇怪的事
我奇怪得不得了,
从乌云里落下的雨,
怎么会闪着银光呢?
我奇怪得不得了,
吃的是绿色的桑叶,
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
我奇怪得不得了,
谁都没碰过的葫芦花,
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
我奇怪得不得了,
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
“那是当然的啦。”
【1】诗歌主要写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自然现象感到奇怪。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儿童认识事物的角度来写,语言幽默风趣。
B.全诗充满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C.诗歌的最后一节写出了大人对“我”所问问题的嘲笑。
D.诗歌通过写作者对大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表现了作者勤于动脑、乐于思考的品质。
【3】你对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产生过疑问呢?仿照诗歌写一写。
我奇怪得不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夜送鸡毛信
这天夜里,雨来和铁头两个儿童团员在村西头站岗放哨。
夜深了,村里到处静静的黑暗中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眨着眼,冷风一阵一阵吹来。
突然,他们听到有人走路的声音,一个人影越来越近,雨来伸出了红缨枪,低声喝道:“谁?站住!”
来人也低声说道:“是我!”
俩人一听声音,知道是武装班长中大叔。
申大叔掏出一封鸡毛信,说:“你们俩谁送去?沿村往西,快传!”
雨来抢先说道:“我去送!铁头已经送了一趟。”
雨来接过信一看,鸡毛信上还有三根火柴,是一封十万火急的信,但信封上没有写地址。
雨来把红缨枪交给铁头,拔腿就跑,这信得快送啊!
雨来一直往西走,不走大路走小路,淌过一条小河,绕过一丛矮树棵子,只听见鞋底嚓嚓的响声。
往西送到哪儿呢?那时候打仗,收信人没有一定的地址,只能朝着大概的方向去找。
天黑黑的,只有几颗星黑眨着眼,雨来想起了狼。听人说,狼都是夜里出来。你在前头走,狼就跟着你,走着走着,狼就把两只前爪搭在你的肩膀上,你一回头,它就咬断你的喉管。唉呀,真吓人!雨来胡思乱想,真像人说的,胆子越小越害怕。
雨来壮起胆,心里对自己说,不想狼了。还真怪,胆子大起来就不害怕了。
雨来不害怕了,连跑带颠的,也不觉得冷了。跑着跑着,突然听见一声枪栓响,有人喊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雨来吓了一跳,黑暗中只见前面有一堵墙,还有一棵树的黑影,莫非碰上敌人了?可是,往回跑来不及了。这怎么办?身上还有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
只听那人又喊道:“不准跑!敢跑我就开枪!”
雨来还没回答呢,那人又命令道:“拍着手过来!”
这可怎么办啊!鸡毛信怎么办呢!雨来的一身热汗变成了冷汗。
雨来正在不知怎么办的时候,那人又喊道:“再不过来就开枪了!”
雨来拍着手往前走。走了几步,雨来突然蹲下身子,迅速地把信埋在地里。
那人问道:“你蹲下干什么?”雨来说:“我的鞋掉了,提鞋呢!”。雨来拍着手向墙根走去。那人探出墙头又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雨来一听这声音觉得挺熟,就说:“你是谁呀?”
那人说:“你管我是谁!”
这下,雨来听出来了,高兴地说:“嘿!你是王二哥!”敢情和雨来是一个村的。
“深更半夜的,你来这干什么?”
“我来送信啊!鸡毛信。”
“什么?信呢?”
雨来这才想起了那信埋在地里了。
王二哥从墙头上顺着那棵树溜了下来,着急地又问:“信到底在哪儿?”“都是你,你一喊叫,吓得我把信埋在土里了。”
两个人顺着雨来的来路,猫着腰去找信。上哪去找啊,王二哥的两只手在地上摸来摸去,冻得冰凉冰凉的,雨来也冻得手生疼。还好,王二哥摸着了那封信,从土里刨出来,好好的。
雨来高兴了,十万火急的鸡毛信送到了,原来是一份军事情报。
【1】快速阅读本文,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梳理短文,填写下图。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抓住雨来“ ”“ ”“ ”“ ”等动作的描写,让你感受到 。
文中画双横线“ ”的句子是对雨来的 描写,让你感受到雨来(A.有担当;B.爱抢风头;C.机智),请在合适的选项前打“√”。
【3】雨来知道他送的信是一封“十万火急”的信,是因为(______)
A.申大叔告诉他的。 B.这是一封鸡毛信。
C.申大叔特意要雨来去送。 D.鸡毛信上有三根火柴。
“十万火急”在文中出现了3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这封信没有写地址?
_______________
【5】上面这个问题是针对文章内容提的,请你读一读文中画“﹏﹏﹏”的两个句子,从写法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试着解决。
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心 窗
有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在车祸中不幸撞断了腿,住进了医院。她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苦不堪言,度日如年,整日以泪洗面。与她同病房,靠近窗口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她的腿病已经快好了,每天能够坐起来观赏窗外的景色。小女孩多么想看看窗外的景色啊!可她的腿上装着夹板,高高吊起,身子不能坐起来,又远离窗口。每当老太太推窗观景时,小女孩羡慕极了。
有一天,老太太又打开窗子,小女孩情不自禁地问:“奶奶,您看见什么了?能不能讲给我听听?”老太太爽快地答应:“行,行!”从此以后老太太每天给她细细地描述窗外美丽的景色,小女孩边听边想象,不由得心旷神怡,心中的郁闷渐渐化为乌有……
一个月过去了,老太太出院了,小女孩终于可以起来了,她迫不及待地起身,伸长脖子,朝窗外一望,她惊呆了:窗外能看见的只有一堵黑墙!这时,小女孩的心豁然开朗,原来老太太为她推开的是一扇心窗!
以后,每当小女孩遇到挫折,感到悲伤时,她就会想起这位可敬的老太太,想起她为自己描述的窗外的美景……
【1】“苦不堪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小女孩“苦不堪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小女孩车祸后情绪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苦不堪言——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B.度日如年——豁然开朗——心旷神怡
C.心旷神怡——以泪洗面——豁然开朗
【3】小女孩边听边想象,不由得心旷神怡,心中的郁闷渐渐化为乌有……此处省略号表示( )
A.引文的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语意未尽
【4】为什么小女孩觉得同病房的老太太是一位可敬的老太太?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写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博览
烟台的海(节选)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íng nín )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shì sì)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 qiè qì)而不舍地扑向堤(dī tī)岸,溅起数(shǔ shù)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 慰)为壮观的景(象 像)。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恋 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解释词语。
前赴后继: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
【3】“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斤重”“十几米远”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竟”你读出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之情。
【4】这段话中把涌浪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小山似的涌浪”“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你分别想到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个成语。
【6】根据语境,理解“寒流”一词的意思。
①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寒流”是___________。
②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小华的心中立刻涌起一阵寒流。“寒流”是指____________。
【7】片段中作者把小山似的涌浪比作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你还可以将小山似的涌浪比作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将下列句子写完整。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像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蝙 蝠
我们常常会在夏天的晚上看到一种在天空中飞翔的类似鸟的动物。它们一边飞,一边还发出吱吱的叫声。这就是蝙蝠。
蝙蝠外形丑陋(lóu),颜色褐黑,头部很像老鼠。身上有四肢,却不怎么会走路。更奇特的是,它不像鸟类那样产卵孵化成幼鸟,而是胎生。生下来的幼蝙蝠吃母乳长大。因此它是世界上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其貌不扬,但心地善良,是人类的好朋友。
蝙蝠捕食苍蝇、蚊子和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的能力叫人惊叹。一只蝙蝠在一昼夜能吃3000多只害虫。由此看来,蝙蝠是对人类极有益处的动物。
蝙蝠视力很差,但是在将要碰到物体时就会改变飞行的方向,绝不与任何物体相撞。这是因为它能用超声波定位。蝙蝠的这种奇特现象使它身价百倍,成为现代仿生学研究的对象。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类似(sì shì) 哺乳(rǔ lǔ)
捕食(pǔ bǔ) 益处(yì y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_________) 众多——(_________)
【3】第3自然段在结构上属于_____段,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4】第4自然段作者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充分说明了蝙蝠有_________的能力。
【5】短文第2自然段中说蝙蝠“奇特”指的是什么?第5自然段说蝙蝠“奇特”指的又是什么?请用“____ ”在文中画出来。
【6】为什么说蝙蝠是人类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天窗”象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这一句的含义______________
15、我是小诗人。
朝阳小学四(三)班的同学们围绕“乡村生活”出了一期黑板报,其中有一首根据《乡下人家》课文内容改编的小诗,但其中有些词语被人不小心擦掉了,请你帮他们把这首小诗补充完整吧!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______鲜花。
______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晚霞倦鸟如画,______伴人入眠,
最美乡下人家。
16、下面这段话中有六处错误,请修改。
周六下午,华华和星星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演员们精致的表演,使他们不禁忍不住笑起来。他俩边看边谈。他对他说:“不讲诚信的人,是种极坏的作风。”华华听了,不住得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句子。
今年暑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有画画、跳舞、唱歌、朗诵、做游戏等……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动我要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妙笔生花
这学期因为疫情缘故,我们不能按时开学,大家在家开启了新的学习模式——上网课。你在家是怎么上网课的呢?都有哪些新体验,新感受?选取最难忘的,最有意思的经历写一写吧。
注意:
1.题目自拟;
2.把经历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4.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