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鞍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小嘎子这回真急了。他两眼一转,照对方肩膀上就咬了一口”。这段话描述的是下列哪部分的内容?( )

    A.张嘎当兵

    B.张嘎报仇

    C.张嘎护枪

    D.张嘎杀敌

  • 2、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三月桃花水照出了美丽的春天,你看到了什么?用“√”选出来。

    A.燕子飞过天空。( )

    B.垂柳披上长发。( )

    C.一群姑娘到河边。( )

    D.姑娘捧起水,抖落一片片花瓣。( )

    2下面哪句诗是描写农村景色(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3、下列括号内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耽)误、(沈)阳、(枕)头

    B.(削)皮、(消)息、(销)售

    C.(晾)晒、(掠)夺、原(谅)

    D.无(瑕)、闲(暇)、(假)日

  • 4、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植物的一项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5、下列汉字按照结构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A.独体字:灭 

    B.左右结构:漫 

    C.上下结构:繁 

  •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天窗》中那屋顶中的一个小方洞,不仅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也给他的童年带去了很多的欢乐。

    B.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科普读物,作家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很有意思的屋内旅行。

    C.《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双龙洞的洞口、外洞、孔隙和内洞,其中孔隙和内洞部分作者写得极为详细。

    D.《芦花鞋》选自曹文轩的小说《青铜葵花》,讲述了青铜一家制作芦花鞋、大雪天卖芦花鞋的故事,最后他穿着剩下的一双鞋回来了。

  • 7、下列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于(chán逃(dùn) 焦不安(zào

    B.计(开(pāo) 临危不

    C.)   毁(cuī)   惊慌失zuò

    D.chŭ)   徘huí)   心急如fén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鞠躬尽瘁,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课外阅读。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回不识君?

    (注释)①别董大:选自《高常侍集》。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黄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④莫愁:不要愁,不要担心。⑤知已:知心的朋友。⑥谁人:哪个人。

    (译文)漫天的黄沙把阳光遮得一片昏暗,天阴沉沉的。寒冷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不要担心你前去的地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哪个人不认识你呢?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送别____时写的诗,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诗人用“______________”来宽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哀愁。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劝说你的朋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送别诗句呢?请把它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外拓展提升。

    有趣的现象

    有人特别爱观察,在自然界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加拿大的作物管理专家彼特曼曾研究发现,生长的西红柿在缺水时会发出“呼喊”,如果“呼喊”后得不到水“喝”,“呼喊”就变成了“呜咽”。他解释说,这种声音是那些从根部向叶子传输水分的导管在萎缩时发出的,萎缩的力量相当于轮胎气压的25倍,会造成含有水分的导管破裂,从而发出“哭泣”的声音。

    对于植物为什么会像动物一样“哭泣”,美国科学家从化学的角度作出了解释。他们认为,当植物生存受到威胁或直接危害时,体内的亚麻酸就会发生变化,转化为茉莉酮酸,能帮助植物抵御外界的侵袭,茉莉酮酸的产生,就是植物“哭泣”的物质原因,也是抑制“疼痛”和医治创伤的良药。

    事实上,人们还发现了不少类似的事情。这些发现让我们看到,自然界是那样的(       ),又是那样的“有秩序”。(       )地破坏、侵犯,是会遭到报复的。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最后一段的括号里。

    奇怪       神奇       任意       随意

    【2】短文中“有趣的现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1)西红柿在生长时“哭泣”,是因为生长时缺水。(          

    (2)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了西红柿“哭泣”这一现象。(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燕   子

    柯蓝

      一对黑色的燕子,撞在我的玻璃上。我连忙把窗子打开,这对小客人,却又突然不见了。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春天。

      我在窗口等着。等待着这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我的心也在发芽,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无穷地眺望。

      燕子终于又飞回来了,衔着泥草,忙忙碌碌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它们在这新地方,发现了工场,找到了工作,在向我报告它们的欢乐。

      接着,它们又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它们就饱饱地吃了一顿……

      吃完了,它们在窗外唱了一会儿歌,又到它们的工场去了。这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   )衔着泥沙,(   )抬着树枝……

      燕子、燕子,我知道你是在劳动中,才变得如此矫健的!也知道你是在劳动中,吸取了太阳的光亮,才使黑色的羽毛变得如此闪亮的。甚至你那火红的嘴唇,也是涂上了太阳的颜色,才变得如此艳丽的!呵,你这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呵……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不是……就是……   不论……都……

    2.燕子美在哪里?它的美是怎么来的?

    3.同样写燕子,比较课文中郑振铎笔下的燕子与上文柯蓝笔下的燕子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子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的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这段话中将鹅的步态与_______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鹅的特点。

    【3】本段中“步调”一词中“调”的读音是“_______”,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_______”,可以组词“___________”。

    【4】本段选自“___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于是这位琴师游走四方,尽心尽意地以弹唱为生。后来,他收了一位也是双目失明的小徒弟,跟他一起弹唱。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在他弹断了第一千根弦的时候,这位民间艺人急不可待地将那张一直藏在怀里的药方拿了出来,请明眼的人代他看看上面写着的是什么药材,好治他的眼睛。明眼人接过纸单一看 说 这是一张白纸嘛 并没有写一个字 那位琴师听了,潸然泪下,突然明白了老人那一千根弦背后的含义。就为了这一个希望,他坚持弹奏,匆匆五十三年就如此过去了。

    【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正确地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尽心尽意——   急不可待——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持——     希望——  

    【4】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   )

    【5】造句。

    急不可待

    尽心尽意  

    【6】老人那一千根弦背后的含义是(  

    A.老人多年生活的期盼,多年生活的酸甜苦辣。

    B.希望,是盲人活下去的支柱,是盲人对美好的向往。

    C.弹断了一千根弦。

    【7】盲人从无字的药方里悟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对这个无字的药方怎么看?

     

  • 14、阅读理解。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这种鸟儿,长得细长精瘦,一双大黑眼睛,目光锐利。时时提防人,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时刻都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哪怕人并没有看见它们,它们也赶忙逃掉。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树上的铁夹子等。

    它们不像燕子,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习惯被人圈养在笼中,用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机警多疑: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4画线的句子中表示麻雀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你从中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

    5作者说麻雀是“精明的家伙”“贼头贼脑”,你认为作者是不是在讽刺麻雀?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过年你一定得到不少的压岁钱,对于这些压岁钱,你是怎样使用的?谈谈你的看法。(7分)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下面一段话。

    自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各地全市都在积极响应。有的小区成立垃圾分类宣传口号,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有的小区与学校联合一起举办儿童环保活动,小朋友被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废弃生活品制成时装,并以走秀的方式展出;还有的小区使用了智能垃圾回收箱,采用积分兑换的方式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我能找出下面病句的病因并修改。(病因填序号)

    A.语序不当  B.搭配不当  C.成分残缺  D.句式杂糅

    E.指代不清  F.不合逻辑  G.重复啰唆  H.用词不当

    (1)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

    (3)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________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作文。

    题目:瞧,我就这样     

    提示:可以围绕“可爱”“自律”“勇敢”“坚持”等其方面内容来写,向老师和同学介绍你自己。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3.通过列举事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4.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