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同音字组词有误的一组是( )
A.mò 陌生 默写 泡沫 末尾
B.fēng 蜜蜂 山峰 锋利 刮风
C.fù 腹部 一副 丰富 一幅
D.zǔ 组织 阻力 组成 祖国
2、下列我国的传统节日与习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贴春联、放鞭炮
B.元宵节——看花灯、舞狮子
C.中秋节——吃月饼、登高
D.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3、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我牵的。”
A.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他牵的。”
B.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我牵的。
C.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他牵的。
4、下面的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小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憩,像一个个黑色的音符。
B.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烟火。
C.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被清水洗过了一样。
5、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他觉得这种状况很可恼,抓过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黑暗混沌,狠狠用力一挥。 (____)
(2)森林是我们的保护神。(____)
(3)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____)
6、紫色的小花》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才是最美的;《荷花》一文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情;《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作者由养花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7、按拼音写词语。
guǐ liǎn bǐ jiào tái wān wò shǒu yú kuài liáng shuǎng
( ) ( ) ( ) ( ) ( ) ( )
fēng kǒu shuǐ qú kěn dìng wēi jī xiǎn lù píng guǒ
( ) ( ) ( ) ( ) ( ) ( )
8、看拼音,写词语。
liú tǎnɡ sī xù mì mì
yǔ zhòu xīnɡ kōnɡ lóu tī
9、阅读
画蛇添足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先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但是帮忙办事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又喝不完。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后,有人建议说:“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给谁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大家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就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他回头看看别人,他们都还没有画好呢。他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他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便扬扬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1】先画好蛇的那个人给蛇画上脚,是为了_______。
【2】给蛇画脚的人没有喝到酒的原因是_______。
【3】这个故事说明了( )。
A.要有高超的画技,才能喝到那一壶酒。
B.要谦让有礼,懂得与他人分享好的东西。
C.要实事求是,蛇是没有脚的,就不能给它画上脚。
D.不要自作聪明做多余的事,这样只会把事情办糟。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 )求他下一场雨( )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 )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石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请在第一自然段的( )里填上标点符号。(3分)
女娲看到人类所受的灾难,心里( )。为了解除人类的灾难,她首先( ),再( ),最后又冒着生命危险去( )。这是一个多么( )的神啊!(5分)
(2)女娲补天是非常不容易的,你能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吗?(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难过( ) 立刻( ) 可是( ) 终于( )
(4)在神话里,天穿了个窟窿可以有神去补天,可是在现实中就不可能有神的帮忙了。现在我们地球的大气层也穿了个窟窿,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家园呢?(3分)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座桥不但____,而且____。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_____;有的刻着两条飞龙,____抵着,各自____;还有的刻着_____。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画出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4】把片段中具体描写龙的形态的语句用“ ”画出。
【5】这段话主要写赵州桥_______的特点。
A.坚固
B.美观
C.既坚固又美观
12、课内阅读。
在宇宙的这一边,雪是在冬天下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在夏天下的吗?在宇宙的这一边,太阳从( )升起;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太阳是从( )升起的吗?
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xíng háng)走?
早上,我背起书包出门向( )走时,忽然想到,在宇宙的另一边,另一个我会出门向( )走吗?
上课铃声响了,我们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在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节是数(shù shǔ)学课吗?他们的数学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1】用“√”选出正确的读音。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的词汇。
【3】读了选文,我知道文中共有_____个问句。这些问句是______。
A.疑问句 B.反问句
【4】文中的“我”觉得都有什么是和宇宙这一边不一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我知道作者是一个( )的孩子。(多选)
A.想象力丰富
B.充满好奇心
C.贪图安逸
D.趾高气扬
【6】你觉得宇宙的另一边和这一边还有哪些不一样呢?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袋麦子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小猴呢,他觉得面前的这袋麦子是上等的麦种,便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
他先到小猪家,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说着,不由得舔了舔舌头。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小牛家。小牛告诉土地爷爷:“去年您送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土地爷爷点点头。
最后,土地爷爷来到小猴家。谈起去年的那口袋麦子,小猴拉着土地爷爷的手,神秘地说:“请跟我来。”
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dùn)里堆得满满的。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土地爷爷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1】用恰当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迫不及待:________。
拜访:________。
【2】小猪、小牛和小猴得到礼物后,分别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做法,土地爷爷是怎样的态度?请分别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___ _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长大的。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 ,他把钱积攒起来,去买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许多多别的研究成果。
【1】给文章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牛顿的零用钱一不_______,二不______,只用来_______。
【3】牛顿做的太阳钟是什么样子?在文中找出,并用“ ”画出来。
【4】读了这篇短文,你要学习牛顿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兰 花
兰花确实不起眼,有时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你看,把它随意地栽在一个花盆里,放置于房间的一个角落里,不闻不理,它依然可以旺盛地生存下来,那碧绿的如同韭芽般的叶子显示着生命的存在,虽然上面不免沾点灰尘,但是去掉灰尘之后,那绿油油的精神抖擞的叶子在向你展示着精力的旺盛!就这样一种不卑不亢的生命存在的态度,你就不由得对它起了一丝的敬意。
最好的是兰花盛开时节。兰花盛开时不像其他的名贵花一样,先是打个骨朵,然后慢慢长大,最后才姗姗来迟般盛开,这一个过程让人等得心焦。如同古装中的大家闺秀,出场之前需要垫称,才露出庐山真面目。兰花开花的过程没那么排场,它只是在根部直接顶出长满花骨朵的那一枝,慢慢地长大,慢慢地从底部依次盛开。你想欣赏,什么时间都可以,不用焦急地等待。那花也是小小的,虽然不如牡丹的艳丽,玫瑰的妖娆,但是它那稚嫩的花瓣,淡雅的香味,葱绿中那一抹的淡白,足以让你心旷神怡。
打个比方说,牡丹是雍容华贵的官家太太,梅花是特立独行的君子,那么兰花就是我们寻常百姓。老百姓们生命力的顽强,自古以来就有。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叙述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的!那种在任何困难之前不折不挠,顽强活下去的精神,岂是矫揉造作的富贵人家所能接受的?
欣赏兰花,欣赏它的那种泰山崩于面前脸不改色,面对艰难困境顽强面对,遇事百折不挠,坚强生活的态度!试问任何民族,没有了这种精神,谁能大浪淘沙,繁衍至今?
【1】根据短文内容把词语补充完整。
( )的花瓣 ( )的香味
( )的精神
【2】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请找出来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欣赏兰花的哪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兰花的启示下,你想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用自己的话转述郑国人的话。
那个郑国人说:“我宁肯相信我量好的尺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句子中有三处错误,请你修改。
螃蟹享受着午后的阳光在小河边。螃蟹看到不远处有蚯蚓一只正在忙着挖洞,就向它蚯蚓打招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蓝天上的白云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边的柳树摆动着细长的枝条,好似___________。
(3)满山的红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漫天飞舞,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做个小小调查员。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你对家乡的周围环境有了一些了解吧。请你把了解到的情况作一个简单记录。
19、修改病句。
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山坡上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盛开着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迎春花、淡紫的牵牛花一丛丛……等我活泼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
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们要运用灵活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
(2)我激动地心情翻开日记本。
___________
(3)这道题被终于我们解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乐园。
你想过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题目自拟,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