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两个汉字合成一个字。
贝+占=_____ 门+市=_____ 车+专=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
2.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8分)
甜—( ) 丑—( ) 贫—( ) 重—( ) 斜—( ) 快—( )
高—( ) 红—( )
4、词语接龙。
手表——( )——( )——( )
相遇——( )——( )——( )
消失——( )——( )——( )
完成——( )——( )——( )
5、积累与运用
1. “页”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用“页”组词:______ 、______ ;
“告”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用“告”组词:______ 、______ 。
2. “寒冷”、“教诲”这两个词语中,前后两字的意思______ (相近 相反),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3.带有“厂”的字有______ 、______ 、______ ,它们多和__________ 有关;带有“穴”的字有______ 、______ 、______ ,它们多和__________ 有关。
4.《弟子规》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帽子一定要戴端正,穿衣服时要把纽(niǔ) 扣(kòu) 扣好,袜子和鞋子要穿整齐,鞋带要系(jì)紧。
5.如果你看到有人因为在穿着打扮(bàn)、饮食方面不如别人,非常难过时,你会用《弟子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来劝告他。
6、比一比,再组词。
功 反
由
复
攻 板
油
夏
7、判断下列句子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绝句》描写的都是冬季的景象。(______)
2.“北极星是盏指路灯。”这是个比喻句。 (______)
3.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南方,化得慢的是北方。 (______)
4.“垂”和“容”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压”是半包围结构。 (______)
5.太空生活有那么多趣事是因为在太空中没有地球引力。 (______)
8、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乌”字是独体字,共四笔。 ____
【2】“穷”“室”两个字都是上中下结构。 ____
【3】“满”字的偏旁是“氵”。 ____
【4】“惊慌”和“慌张”是一组近义词。 ____
【5】枝叶稀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稠的一面是北方。 ____
9、判断对错。
【1】《绝句》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______)
【2】《一匹出色的马》中,“一匹出色的马”是一根又细又长的柳条。(______)
【3】羿射九日是一篇童话故事。(______)
【4】《青蛙卖泥塘》告诉我们: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______)
【5】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劳动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得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______)
2.《小马过河》一文告诉我们,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______)
3.《玲玲的画》一文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______)
4.《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了错事及时改正还不算晚。(______)
11、课内阅读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找出选段里的动词。
【2】选文共写了________动物,它们分别是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问路和找路
黄狗和黑狗哥俩从小喜欢在原始森林里闯荡。有一天,他俩在追赶黄鼠狼时迷了路。眼看天快黑了,黑狗很着急,不停地问路。 黄狗劝他说:“兄弟,别慌!还是自己找找回家的路吧!” 黑狗气呼呼地说:“路在嘴下。自己找路不是太麻烦了吗?” 哥俩不欢而散,黑狗问遍了天上飞的云雀、树上跳的松鼠、地上跑的梅花鹿,很快找到了回家的路。黄狗则东嗅嗅、西看看,绕了许多弯路才回到家。后来,它们长大了。黄狗养成了找路的习惯,对森林里的一草一木他都了如指掌。而黑狗只要离家稍远点儿,就要问路。有一天,他又迷了路却找不到问路的,竞陷入了沼泽地……多亏黄狗凭着自己高超的找路本领,救出了黑狗。 黑狗惭愧地说:“
。”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①形容对事情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
②很不愉快的分手。( )
(2)按照短文,将句子补充完整。(3分)
哥俩不欢而散,黑狗问遍了天上飞的_______、树上跳的_______、
地上跑的_______,很快找到了回家的路。
(3)黑狗被黄狗救回后,会说些什么呢?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写一写。
(3分)
(4)你喜欢哪只小狗?说说你的理由。(3分)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用选文中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
【2】这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3】《千人糕》一课告诉我们只有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A.共同努力 B.相互协作 C.浪费粮食 D.一个人的劳动
14、我会读短文,完成练习。
植树还要爱树
植树的好处可多啦。树长大了,树叶不仅可以给人遮阴,可以使空气清新,还可以减弱噪音。树干可以用来盖房子,做家具和造纸。在街道、宅旁植树,还可以洁净空气和美化环境。
但是,植树还要爱树,才能保证种一棵活一棵。刚种下去的小树苗特别需要水,如果很长时间不下雨,或者小树周围的土地非常干,那么每天都要浇水,一直浇到幼苗成活。树根是树木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人们常说,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这个道理。新栽的小树根扎得不深,如果经常摇晃,新长出来的细根很容易折断,树根吸收不到水分,树就会枯死。树怕剥皮,就是因为树皮里有许多输送营养的小管,如果把树皮剥了,树得不到养料就会死的。树皮破了,细菌侵入树身,树也会得病。另外,新栽的小树比较“娇气”,不能折断它的枝干,如果把主干弄断了,树就会生出许多侧枝。这样的树既不好看,也不能成材。
【1】第三自然段讲了“一要”“三不要”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把小树的主干弄断了,小树( )会死的。
( )把小树的主干弄断了,( )小树会死的。
( )给小树多浇水,小树( )会长得好。
( )给小树多浇水,小树( )会长得好。
( )植树很重要,( )爱护树木才是关键。
【3】写出树木对人类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啄木鸟是怎样捉虫子的
啄木鸟有尖利的脚趾,能牢牢抓住直立的树干。它的羽毛很硬,所以能把身体支撑在树干上。
啄木鸟每天用尖尖的长嘴在树上找虫子。一旦知道虫子藏在哪儿,就把带倒刺的舌头送进去,用舌头上的黏液粘住害虫,再用倒刺钩住害虫,把它拉出来。啄木鸟就是这样给大树捉虫子的。
一棵老树生病了,碧绿的树叶落在了地上。这时,森林医生出现了,它是谁呢?它就是_____________。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2】短文第____自然段讲了啄木鸟是怎样给大树捉虫子的。
【3】啄木鸟脚趾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用“___________”画出来。羽毛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用“~~~~~~~~~~~~~”画出来。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奔向田野,去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2.小马把麦子驮到了磨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运用。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重阳节、春节、腊八节、七夕节……
(1)你能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吗?
重阳节 中秋节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聊聊你喜欢的传统节日。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朵朵:贝贝,我最喜欢春节!因为可以在窗户上贴窗花,窗花各式各样,特别漂亮。
贝贝:是的,我也喜欢春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朵朵:我还喜欢端午节,一踏进门,就闻到艾的清香味,舒服极了。
贝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朵朵:我还听说傣族有个泼水节,把水往尊敬的人身上泼,可好玩了!你知道哪些民族的传统节日呢?
贝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读一读,选择2个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春笋 悠然 疑问 解答 天津 酣睡 迷惑 欲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写句子。
例:禾苗被太阳晒枯了。 太阳把禾苗晒枯了。
土地被太阳烤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