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近字组词。
思(________) 指(________) 假(________) 神(________) 箱(________)
腮(________) 脂(________) 遐(________) 伸(________) 厢(________)
2、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míng mèi( )的阳光下,被青草fù gài( )的山坡绿得浓郁,zhàn fàng( )的百合点缀其间。wēi fēng( )吹过,花草舞动,fèn wài( )动人。qī xī( )在树上的鸟儿也歌唱这美妙的春光。
3、结合所学知识填空。
(1)言中有味:《匆匆》一文中有令人回味的语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默默时_____________。从这诗一般的语言中,我领悟到时间稍纵即逝。所以,我要用《长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警醒自己;要想认识一件事物或一件东西,就必须近距离观察,把它了解透彻,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说一样。
(2)诗中有情:“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泣涕零如雨”这几句诗取材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间故事,抒发了诗人痛苦忧伤的心情。王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请你再写出两句表现思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kāng kǎi dǐ yù xuán yá pǔ xiě
( ) ( ) ( ) ( ) ( )
5、课文欢乐谷
1.鲁迅先生说过:“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
2.本册诗词的学习中,我欣赏了______笔下“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的江南美景,感受了宋词里“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的美妙,还体会了毛泽东笔下“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的豪迈乐观。
3.本册课文中有许多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______的渔夫和_______的桑娜,_______的老汉,____的少年闰土,______的鲁迅。
6、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在横线上填入所缺的诗句。
【2】这首词中描述的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 )
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3】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路转溪桥忽见”的是什么?流露出夜行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
7、七律·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解释词语
天翻地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中的“霸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前四句着重于_________,后四句主要是___________,颈联是全诗的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词中哪两句描写了六盘山秋天的自然景象?用“ ”画出。
【2】本词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其中“点”指六盘山的天、山,“面”指________。
【3】展开合理想象,把下列词句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_______________
(2)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_______________
【4】本词和《七律・长征》都写到了山,但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写法上,《七律・长征》以_________和________为代表,写的是群山的形象;《清平乐・六盘山》写的是__________这一座山,这是长征途中的一个界碑。情感上,《清平乐・六盘山》表现的是一种__________的感情;《七律・长征》表现的是长征途中翻山越岭的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 一个皮肤棕黑色 又瘦又小 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 弯腰 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 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给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短文已分段,并用“//”在原文中标出,写出第二段段意。
【4】为什么“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感谢的东西,请你画一画,你会画什么?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小说,悟成长。
(一)本学期,我们读了高尔基的小说《童年》。这部小说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他们伴随着主人公阿廖沙成长。请你读读以下三个片段,并回答问题。
【片段一】
她小声笑着,全身随之轻轻摇晃。“上帝把好点儿的都拿走了,把差的给我留下了。我对伊万卡的到来特别高兴,我太喜欢你们这些小孩子了!我就收留了他,给他施了洗礼,他就活到现在,好好的。我开始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甲虫,因为他那时候嘴里总是发出嗡嗡的声音,完全就像个甲虫一样,在家里所有的房间里嗡嗡地爬来爬去。你要爱他,他是个心地单纯的人。”
【片段二】
①有一次,她正跪在那里祈祷,外祖父忽然打开房门走了进来,嘶哑着嗓子对她说:“老太婆呀,着火了!”
②“你说什么!”她大喊一声,立刻从地板上跳了起来,两人踏着重重的脚步向一片黑暗的正房奔去。
③“叶甫盖妮娅,快把圣像摘下来!娜塔莉娅,给孩子们穿上衣服!”她用坚定而严厉的声音指挥着,而外祖父却一直在低声哀嚎:
④“哎呀——呀——呀……”
【片段三】
①她从猫爪下抢下来一只椋鸟,给它包扎好受伤的翅膀,在被咬掉的爪子处巧妙地接上了一个小木条。把鸟治好后,还教它说话。有时,她会在笼子前靠着窗户框站上整整一个小时,就像一个巨大、善良的动物,用绵密的声音对这只善于模仿的像煤一样黑的鸟说:
②“你说:给椋鸟粥喝吧!”
【1】这三个片段中的“她”,是阿廖沙的( )
A.舅母
B.母亲
C.外祖母
D.奶奶
【2】参照例子,用小标题写出片段二三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恰当的词语形容相应文段中的“她”的特点。
片段 | 主要内容 | 人物特点 |
一 | 收留伊万卡 | _______ |
二 | _______ | _______ |
三 | _______ | 爱护小动物 |
【3】在这本小说中,还有__________(写其中一个人的姓名或称呼)也是对阿廖沙影响比较大的人,他/她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济南的冬天》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课文,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螳螂捕蝉
春秋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就拿着一把弹弓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吴王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一只蝉在叫,它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螳螂要捕捉它。而螳螂没有想到身后有一只黄雀要啄食它。黄雀呢,更没想到我用弹弓在瞄准它。它们没考虑身后的危险啊!”吴王听后,撤回了决定。
【1】阅读文章可知,螳螂的身前是( ),身后有( )。
A.蝉;黄雀
B.蝉;侍卫
C.黄雀;侍卫
【2】你认为吴王是一个( )的人。
A.刚愎自用
B.懦弱无能
C.虚心纳谏
【3】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
A.螳螂捕蝉时,要注意身后是否有麻雀。
B.如果螳螂身后没有麻雀,它一定能捕捉住蝉。
C.做事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1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笳声,
入耳痛心酸。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塞( )_________ 尽(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
(2)找出文中用凄凉的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表现19年艰苦生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一句是用什么描写方法表现苏武坚贞不屈、效忠汉室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表现苏武的坚定立场,体现他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风流天子妙联显风流
乾隆皇帝是中国古代有名的风流天子,他统治时期处在著名的康乾盛世的后期。他本人文学功底深厚,也爱好对对联,常常与周围的大臣们联对取乐。他也喜欢微服私访,与几个喜爱的大臣一起到江南地区考察民情。
有一次,他到江南地区微服私访。这一天,他们来到了天堂一般的杭州。当时杭州正在进行科举考试。杭州的一名主考官发现有两名考生的水平都很高,难分他们的高低。正好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这里,便请乾隆皇帝定夺。乾隆皇帝于是召来了两名考生,出了一联让他们对:
“烟锁池塘柳。”
其中一个人听了上联,转身就走。另一个人想了很久,对不出下联,也只好转身走了。于是乾隆皇帝对主考官说,前一个人为第一名,后一人为第二名。并解释说,“烟锁池塘柳”是一绝对,不能对出下联,因为上联中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作偏旁,用的是联旁格,怎么不是绝对呢?前一人一听便知是绝对,可见比后一人的思维敏捷,他当然应是第一了。
但是,正当他在侃侃而谈的时候,同行的纪晓岚却说:“皇上,微臣有一下联,不知可否?”乾隆当即叫他对来。他便对出了下联:
“炮镇海城楼。”
乾隆皇帝点了点头,说:“对是对得不错,可惜与联上联的偏旁相重复,平仄也欠缺。”纪晓岚又说出了另一下联:
“秋深梵寺钟。”
乾隆皇帝说:“又重。”他又对:“港城铁板烧。”
乾隆皇帝又说:“再重。”他又对:“冀献陈忠粟。”
这下乾隆皇帝才说:“有意思了。”纪晓岚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作偏旁对“金、木、水、火、土”五行作偏旁,可谓构思巧妙。乾隆皇帝一边夸奖纪晓岚对得好,一边又出了一上联: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
言下之意是说,你纪晓岚再聪明,象天上的星星,也还不是被我利用了吗?当然,此上联也用了纪晓岚刚刚用过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只见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对出了下联: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用“春、夏、秋、冬”对乾隆皇帝的“东、南、西、北”,可谓天衣无缝。
(1)为文中加点的字标上正确的拼音。
杭州( )解释( )
当即( )夸奖(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侃侃而谈:
天衣无缝:
(3)写出下面各字词在文中对子所对应的事物来。
朕—— 启明——
南箕北斗—— 摘星手——
(4)乾隆皇帝考两考生对联,两人都没有对上。为什么先走的是第一,后走的是第二,他这么评判的原因是什么?
(5)纪晓岚的最后一个下联对得好不好,为什么?请你站在乾隆皇帝的口气来说一说。
15、根据提示,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续写几句话。春节快到了,人们比平时更加忙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 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缩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2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要写好规范字。我们要说好普通话。(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一段话,共有4处错误,请在原句上改正。(2分)
一轮明亮的园月挂在空中,元宵佳节马上终于来到了,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新世纪广场上,张小冬和刘文斌由他的爸爸带着,提着兔子灯跑来跑去,表情多么舒畅啊!
(5) 根据情境,仿写句子。(2分)
春天像刚落地的小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夏天像__________________;秋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给大地披上了白色纱衣。
17、小练笔
(1)读下面的句子,思考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①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②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饿 厚 盼望 喜欢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用“弹琴”这个情境,就心情好这种状态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脂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苍蝇拂拭圆脑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快活地叫起来:“爸爸,你看!这是什么?”(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词序颠倒的病句。
跟我学: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修改方法:找出位置错误的词语,然后调整过来。
5.它们终于不动了,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练习。
1. 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的结束。(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一次,表演艺术大师赵丹和漫画家张乐平来我家,自然要看我的表演。(请用“自然”的另一个意思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甜、暖、悔……)。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中的故事。
要求:(1)可以用选的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另外拟题;(2)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