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初二上册政治开学考试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人生在世,一切行为皆有底线,否则可能会误入歧途。我们行为的底线和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分别是(   

    A.道德、违法

    B.不违法、犯罪

    C.法律、道德

    D.违法、犯罪

  • 2、某中学生在网上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这名中学生履行了(     

    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维护国家秩序的义务

  • 3、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结束后,现场7.1万人在工作人员和指示灯的引导下,仅用40分钟全部离场,如此“丝滑”的离场受到了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的点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就能和谐安定

    B.社会秩序的形成,只能依靠人们的自觉性

    C.人们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提高了其退场效率

    D.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我们赢得国际社会认可的关键

  • 4、近日,在成都市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狗咬人事件,一名无辜的2岁女童在自家楼下遭到一只狗的凶猛袭击,导致她严重受伤,情况令人心痛。为此,我市加强城市管理,倡导人们文明养狗,规定“养狗办证”“遛狗牵绳”等,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告诉我们(     

    A.规则保障自由

    B.规则限制自由

    C.规则一成不变

    D.规则约束权利

  • 5、图示法有利于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6、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带领的研究团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使中国成为全球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启示我们(     

    ①要从国家利益出发设计个人的人生规划②个人利益是具体的,公共利益是抽象的

    ③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④要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2023年的国庆节,中学生小华过得非常充实。10月1日至2日随父母和爷爷奶奶收玉米,体会农村劳动的苦与乐。10月3日至4日和同学一起参观了黔东南州博物馆,被厚重的文化深深震撼。5日参加社区“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在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卫生的重要性。从小华的活动感悟出(     

    ①在体验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                  ②人在社会中只能获得物质支持

    ③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新时代的青年生于红旗之下,生长在春风之中。当以青春之名,书写清澈挚爱;以心中红星,献礼中华。对此,我们应该(     )。

    A.融入社会,即刻投身建设

    B.勇于担当,承担社会责任

    C.敢于放飞梦想,随心所欲

    D.追求物质生活,纵情享受

  • 9、北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的一名女学生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女被告人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女学生。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其他四名被告人均被判处十一个月有期徒刑。五名未成年人为自己的“校园欺凌”行为付出了法律代价。该案件(     

    ①是一起刑事案件,两名女生向法律服务机构提出了诉讼

    ②朱某等五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受到了行政处罚

    ③两名女生运用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朱某等五人法治观念淡薄,做出了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国家安全离我们并不遥远,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稍不留神,你的行为都可能危害国家安全。以下行为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是(     

    ①小李拒绝了网友拜托他拍摄保密文件的请求

    ②小强对某网站销售间谍器材的行为进行举报

    ③小张把出国旅游带回来的外来物种随意丢弃

    ④小东在军事基地、港口拍照片准备发朋友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古童谣》:“心扉如同门户,小小的钥匙便可打开它,别忘了钥匙有两把——‘谢谢’和‘劳驾’。”这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时应该(     

    A.彼此尊重、宽容

    B.举止文雅、可亲

    C.表情自然、大方

    D.讲文明、有礼貌

  • 12、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学校师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观看大会直播。这说明(     

    A.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B.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

    C.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D.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 13、2013年初春,习主席在全国两会期间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指明了我国军队建设的根本使命。下面关于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解错误的是(     

    A.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B.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全面贯彻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

    C.适应国家安全需求,我国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力争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D.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 14、我国各级政府网站都开通了“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这说明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限制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②

    C.②④③

    D.①③④

  • 15、“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每个人都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2023年7月,以“网聚文明力量,奋进伟大征程”为主题的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福建厦门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网络文明建设的规律。下列有违网络文明建设的是(     

    ①利用自身高超技术攻击他人电脑系统②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③将不明来源的链接转发至多个聊天群④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转发至朋友圈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 17、许多海外赤子虽然长期漂泊海外或侨居异国他乡,却心系祖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关注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这体现出(     

    ①海外华侨华人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②拳拳赤子心,悠悠报国情

    ③华侨华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④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8、近日,浙江海盐一名孕妇在农贸市场突发低血糖,摊主见状给她递来凳子,附近的人为她拿来水和纸巾,民警接警后带着一盒糖迅速赶到现场。在大家的热心照料下,孕妇状态逐渐好转,这暖心的一幕说明(     

    A.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B.关爱他人能促进全面发展

    C.关爱他人,讲究策略是唯一

    D.只需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

  • 19、2023年1月1日起,全国铁路对儿童优惠票实行实名管理,儿童凭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以身高为分界线。这体现了(     

    ①要坚定维护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

    ③规则要根据社会生活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要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2022年9月起,新版劳动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小学生学习煮饭、煲汤、种菜、修理家电等劳动技能。教育部这一举措说明(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国家鼓励青少年都要成为体力劳动者

    ③需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

    ④劳动可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自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将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行动期间,公安交管部门将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奉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行为,助推养成安全习惯。据统计,摩托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关于“一盔一带”,小雨认为:戴不戴头盔是我的自由。

    请运用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对小雨的观点进行辨析。

  • 22、小丽学习绘画五年了,也恨透了绘画。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习绘画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快起床早些休息快画画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有时她从心里讨厌父母。总之,小丽反感他们说的每一句话。

    请你对上述材料的现象作出评析。

     

  • 23、观察漫画后,有的同学认为,是否文明有礼仅仅是个人的事,与国家和民族无关。请你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与爱戴。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与父母之间也渐渐有了距离、隔阂。

    材料一:小强学了人不能选择父母这一课,感触很深,决定为自己布置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为爸爸洗一次脚。而且还向妈妈承诺,每个周五晚饭后负责洗碗。妈妈非常感动,同时对小强说:孩子,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帮妈妈做家务没关系,长大了就有能力孝敬父母了

    1)请运用八年级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说说小强做划线句中事情的意义?

    2)请运用八年级所学人不能选择父母的知识辨析妈妈的观点。

    材料二:一位中学生给电台节目主持人来信说: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我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最令我痛苦的是我的父母。小时候,父母是我的偶像,是我向小伙伴们炫耀的资本,父亲是市劳模、母亲是优秀教师。可是,长大后我却发现他们原来很俗气,父亲除了工作什么都不懂,像个没有思想的机器人;母亲像个小市民,不仅爱查我的书包,还喜欢看我的日记,审问来我家的同学,就像一个克格勃我活得好累啊!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简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3)文中划线句说明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什么问题?就解决这一问题提一些建议。

    1

  • 25、李明,某校八年级学生,暑假的一天,他和弟弟李浩到大街上玩。在村委会大院中看到墙上的选民榜中有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名字。在公告栏中,他看到自己的叔叔还是乡人大代表的候选人呢。这时,弟弟李浩缠着问他:“上面怎么没有咱俩的名字呢?”回到家,爷爷告诉李明他要在选举日那天慎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可是奶奶却说:“都这么大年纪了,管他谁当选呢,用不着操那份闲心。”

    (1)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材料中体现了那一项? 

    (2)针对李浩的疑问,你应该怎样做出解释呢?

    (3)针对奶奶的这种说法,你可以用哪些知识来劝导她? (两个方面即可。)

  • 26、“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主要是指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1)列举两项你正在享有的权利。

    (2)中学生李阳在课堂上非常爱回答问题,有时候不举手就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嘲笑回答错误的同学。当老师和同学提醒他遵守课堂纪律时,他生气地说:“上课积极发言,这是我的权利。”李阳是否正确地行使了权利?为什么?

    (3)你认为我们在行使权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27、(1)我们每个人都有监督权,法律的实施需要我们的监督,法律监督的形式有哪些?

    (2)我们应如何行使我们的监督权?

  • 28、材料一   2017年5月25日,教育部下发《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暨“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的通知》。某校为此举办了“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学宪法——下面是活动展板。

    (1)国家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有哪些?

    (2)在我国宪法具有怎样的法律地位?

    材料二   讲宪法——学校举行了“宪法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入了解宪法、尊崇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3)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宪法?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开学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