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语文专题练习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贼的短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李玟同学搜集了四句喜欢的谚语,其中反映农业的一则谚语是(  )

    A.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B.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C.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D.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帖切    扶植    真心诚意

    B. 干预   前沿   出类拔粹

    C. 脱离   谅解   不修边幅

    D. 抉择   枯噪   名人逸事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文明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市民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D.《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借助歌声唤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让更多的中国人得以传 承经典、了解经典、走进经典。

  • 4、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皎洁 怠慢 戛然而止

    B.然()   静穆 怅惘 草长莺飞

    C.皱() 枯躁 缄默 销声匠迹

    D.暗(huì)   弥漫 亢奋 天衣无缝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近七旬。②僵卧:躺卧不起。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③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描写了茅屋被大风吹破的情形,“风怒号”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出狂风威力之大。

    B.乙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

    C.两首诗都是著名的风雨诗,诗中浸渍着自然和时代的凄风冷雨,饱含着伤国忧民的悲壮情感。

    D.甲诗是一首歌行体浪漫主义古诗。全诗先描写,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诗文名句积累。

    (1)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深林人不知,______。(王维《竹里馆》)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部有大美。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景象,让我们惊叹不已。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填空。

    (1)《卖炭翁》是组诗《_______》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唐代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________运动,世称“元白”,与______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2)《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深藏故宫里的古老“3D打印”技术

    ①紫禁城(今故宫博物院)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含有房屋9000多间。这些古建筑以雄伟的外观、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精湛的工艺、有序的构架等特点闻名于世,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及聪明智慧。

    ②我们知道,紫禁城是皇帝的执政和生活的场所,紫禁城古建筑的建造,是要经过皇帝事先批准的。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皇帝批准建造一座宫殿之前,是需要审核它们的实物模型的。这种实物模型,就是烫样。

    ③烫样,也称“烫胎合牌样”“合牌样”,就是指古建筑的立体模型。之所以被称为“烫样”,其主要原因在于有的部位在制作时需要熨烫成型。古建筑烫样一般用纸张、袂秸、油蜡、木头等材料加工而成。制作烫样的工具包括簇刀、剪刀、毛笔、蜡板、水胶、烙铁等。其中,水胶主要用于粘合不同材料,烙铁主要用于将材料进行熨烫。

    ④与现代高科技的计算机辅助制作三维模型和高科技3D打印技术生成的模型相比,紫禁城古建筑烫样尽管在模型尺寸的精确性方面较弱,但有着诸多的优点,集古代建筑科学和营建技艺于一体,并主要体现在模型的直观性、简易性和修改的便利性等方面。

    ⑤紫禁城古建筑的烫样的直观性,表现在直接给皇帝展示拟建造建筑的三维效果,这种效果全面而又丰富,实现宫殿建筑形象性和具体性的完美结合。由于一般建筑平面图无法使皇帝获得建筑造型、内外空间、构造做法等准确信息,因而需要制作烫样来展示拟施工模型的效果,且烫样是根据建筑的设计情况制作,并标注有详细尺寸,因而又具有科学性。

    ⑥烫样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通过向皇帝展示拟建造建筑的大样,以缩微实体的方式来表现建筑样式,可显示出建筑的整体外观、内部构造、装修样式、彩画做法、细部尺寸等内容,以便皇帝做出修改、定夺决策。制作好的烫样具有层叠性和灵活性,各个构件之间互不影响,彼此有所联系又各自独立,其屋定、柱子、门窗甚至内部陈设的桌椅、几案、床榻等每一个小部件都是活动的,每一块小板子都能移动,从里到外将建筑结构和形态表现得十分明确。

    ⑦烫样不同于现代建筑模型,现代建筑模型仅能反映建筑外观,且一般没有具体的尺寸;烫样则是按比例制作,尺寸具体详细。烫样比一些高科技手段建造的模型更直观,因为它不仅能展示建筑外观状况,而且还能方便的展示建筑内部的构造特征、装饰样式和彩画做法。故宫博物院现藏烫样80余件,其内容涵盖圆明园、万春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紫禁城、景山、天坛、清东陵等处的实物模型。它们是研究紫禁城建筑历修缮或复建的重要参考依据,更是研究紫禁城历史、古代科学和技术的直观资料。

    ⑧烫样具有简易性。烫样的制作不需要依赖复杂的建模技术、高科技的辅助设备或大量的资金即可实现。紫禁城古建筑烫样的制作包括梁、柱、墙体、屋顶、门窗等部分。

    ⑨同时,工匠会在不同的建筑构件表面,贴上含有设计者姓名、建筑名称、控制尺寸、施工要点等信息的标签。制作好的烫样,皇帝认可之后,样式房方可依据烫样绘制施工设计画样,编制做法说明,支取工料银两,进而招商承修,开工建设。上述模型制作所需材料造价低廉,加工简单,实物效果好,易于在实际工程中指导施工。

    ⑩当然,紫禁城古建筑烫样的科学价值不仅仅如此。烫样技术纠正了紫禁城古建筑工匠“纯经验”的传统错误观念,说明我国古代建筑工匠不仅具有建筑施工技艺,而且具有立体模型表达能力;有助于今天的人们全面了解、掌握我国古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过程的建筑理论、设计方法、科学技术等信息。

    ⑪烫样技术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古代建筑“见物不见人”的弊病。一般人认为紫禁城古建筑往往是建筑工匠的技艺成就,却往往对于它们的设计者姓名、设计理念、设计依据、设计技术等信息是一无所知的。烫样模型给人以较为清晰的信息,便于人们了解、研究建筑实物的来源,并作为古建筑设计、修缮、研究参考的依据。

    ⑫烫样作为建筑营建情况的最可靠记录,还有助于从材料、尺寸、样式、工艺等角度全面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技艺。因此,紫禁城古建筑的烫样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科学性,亦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的技艺。

    (作者:周乾有删改)

    1烫样有诸多的优点与价值,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

    紫禁城的营建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如木工出身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杨青,石工出身的陆祥等,他们对紫金城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______________也是一种爱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专题练习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