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秋初三(下)专题练习语文考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豁达明理,嫉恶如仇,粗中有细,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汉。

    B.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里,第一位医生因为替父亲看了两年病,毫无效验,又有些难以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就推荐了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这个生手便是城里的名医陈莲河。

    C.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哈克在凄凉的墓地目睹了一场凶杀案的发生。这场凶杀案形成了一个悬念,因为真正的杀人犯印第安人乔把杀人罪名推脱掉,放在了酒鬼波特身上,而稀里糊涂的波特竟真以为自己杀了人。

    D. 《西游记》中,卷帘将、天蓬帅在流沙河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孙悟空只得请来灵吉菩萨帮忙。灵吉菩萨叫惠岸拿了红葫芦去流沙河,叫悟净出来,归依了唐僧。沙僧把他的月牙铲按九宫布列变成船,让唐僧他们渡过了流沙河。

     

  • 2、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今天天气很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课堂上,语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老师的举动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全场鸦雀无声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师的一番话让同学们茅塞顿开

    B.我市各中小学校未雨绸缪,举行消防疏散演练。

    C.小明同学在100米决赛中夺冠,同学们称赞他不愧是一代天骄

    D.学习围棋的攻防技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4、“细菌和杀死它们的抗生素之间的战争,就如同大国之间的军备竞争,精益求精,交互胜出。”下列哪一项的解释最能说明上述比喻的内涵?(   )

    A. 在抗生素的强势攻击下,通常会有少数突变的细菌存活下来,它们会繁殖,并保护它们的基因传递下去。

    B. 面对抗生素,存活下来具有抵抗力的细菌不断繁衍壮大;为了消灭这些细菌,人类又研发出更强的抗生素。

    C. 在细菌与抗生素的这场战争中,细菌逐渐占据了优势,和抗生素的关系就像一个慢慢失去平衡的跷跷板。

    D. 人类要研发出能对抗细菌又不伤害人体的抗生素非常困难。若研发失败,人类可能得和细菌共处一段不愉快的时间。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1)   。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

    及是,钟会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公无忧天下,以康为虑耳。”因谮:“康欲助毋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节选自《晋书·嵇康传》)

    (注释)①谮:说坏话诬陷别人。②毋丘俭:与后文“山涛”“华士”“少正卯”都是人名。③非毁:诽谤,诋毁。非通“诽”。④典谟:指礼教。⑤靳固:吝惜。

    (乙)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2)   。钟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选自《世说新语·简傲》)

    (丙)

    赠秀才从军诗

    (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注释)①本诗是嵇康送其兄嵇喜入司马氏军幕时所作。②秣马:喂马。③流磻:用石弹打鸟。④垂纶:钓鱼。⑤得鱼忘筌:出自《庄子·外物》,指领会了深妙的义理。⑥郢:楚国的都城。

    (评论)叔夜此诗豪壮清丽,无一点尘俗气。……余尝为诸子弟言:士生于世,可以百为,惟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余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嵇叔夜与侄榎》)

    1为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①不可(   )   ②钟去(   )

    A.起身   B.兴起   C.产生,出现   D.举用

    (2)①以康为虑耳(   )   ②康视日影(   )

    A.难道   B.回头   C.探望   D.只是

    2(甲)文为传记,(乙)文为笔记小说,两文都提及“嵇康锻铁”之事,但语言的风格不同。下列两句话摘自两文的空白处。请你将其分别还原,并简述理由。

    A. 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

    B. 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

    3下列对钟会“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句话的理解评论,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钟会虽不直言回复嵇康,却不甘示弱,一来一往,亦显玄妙。

    B. 钟会这句话是给自己下台阶,巧妙地化解了自己的尴尬处境。

    C. 钟会虽未明说,但已领教了嵇康对他的藐视,心怀怨恨。

    D. 钟会乘兴而来,领悟了嵇康的玄言妙义,于是兴尽而去。

    4有人说,嵇康的《赠秀才从军诗>最显其神采,但后人对这首诗的归类存在争议。你认为它应该属于以下哪一类?为什么?

    A. 咏怀诗 B. 赠别诗

    5黄庭坚评论嵇康“其诗清丽,其人不俗”,你如何理解嵇康的“不俗”?请结合上面诗文简要谈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菩萨蛮

    舒亶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①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1赏析“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的表达效果。。

    2“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

    正确书写汉字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为此,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三1班拟于4月5日上午10:00开展“语文生活——写规范字”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调查)

    (1)围绕本次主题活动,我们准备对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请你设计两个有针对性的问题。

    (请你宣传)

    (2)请以“正确书写汉字”为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限20字内)

    (请你邀请)

    (3)重庆市语文教科院的张老师长期致力于中小学校写规范字的宣传推广工作,老师让你作为班级代表电话邀请他前来为同学们讲解写规范字的重要性。请你发出邀请。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4)不识庐山真面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5)了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 2015 年 10 月 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 2016 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 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 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 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 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 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 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 年 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 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作者:杨先碧 文章有删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概括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4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1976 年 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5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 10、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瞥的一项是( )

    A.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但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是没有问题的。

    B.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C.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D.人类可以用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逻辑顺序,从三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第三个方面是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

    B.“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句中“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是指: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对生存环境的破坏。

    C.“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至少程将持续40亿年。”一句中“至少”一词不可以删去,表示最小限度,最低标准,如果去掉,意思变为“这个过程只能持续40亿年”,不符合实际情况,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文章采用了列数字、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

    【3】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一】

    (1)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对环境具有重大的调节功能。因发达国家广泛进口和发展中国家开荒、采伐、放牧,使得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据绿色和平组织估计,100年来,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坏,地球陆地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6.6%。森林减少导致土壤流失、水灾频繁、全球变暖、物种消失等。一味向地球索取的人类,已将生存的地球推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

    【链接材料二】

    (2)由于人类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汽车大量排放尾气等使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而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变暖使万亿年的冰 川融化,可能使冷冻在冰川中的不知名病毒复活,从而爆发难以控制的不知名的疾病,比如2003 年爆发流行的一种由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呼吸综合征“SARS”,以及现在正在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状病毒性肺炎,这些病毒不仅仅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危及人的生命。

    阅读文本后,你收获了哪些知识?请列举两条。并请结合原文及链接材料思考,如何控制好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保护好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 11、(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你是我最笨的学生

      ①毕业后我留在北京教书,父亲闲着寂寞,便打电话托我买台电脑,他要和我视频聊天。我笑他,都50岁的人了,对电脑一窍不通,可得专门请个老师才行。父亲说,几年前你是我的学生,现在让老爸做你的学生好不好?我说那老爸你得认真学,我可没时间手把手教你。父亲呵呵笑着说,那是当然,我得争取做闺女班里最聪明的学生,就象你给爸爸争了光一样。

      ②以后的每个周末晚上,我都被老爸硬拽到电脑前,起初是打长途教他申请到了QQ号,然后是终于让他学会了使用视频。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每天我扯着嗓子教他如何搜索资料、如何盲打、如何储存东西,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级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多,但父亲的电脑知识,却始终停在开着视频,对着话筒和我呵呵说笑的程度。

      ③老爸似乎对自己的愚笨没有丝毫的察觉,他胖胖的脸在视频的镜头里,始终是心满意足地笑着。我说老爸你要实践啊,只是每个周末听我讲,之后一个星期就再也不摸电脑,那怎么行?父亲照例在视频里笑开了花,说,老爸其实很聪明的,姑娘你只要有耐心,老爸肯定会进步飞速。我看着每一个指令需要我重复N遍后才会点头的一脸茫然的父亲,突然有点泄气,想究竟是我这个老师不合格,还是父亲真得太笨,对这样先进的知识,完全没有学会的细胞?

      ④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只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此后不管我怎么地努力,他都停在原地,再不会前进半步。隔壁的同事每每听到我声嘶力竭地在房间里吼,就知道准是又在叫父亲上网了。有一天,她无意中笑着说,对待笨的学生,冷落有时侯比耳提面命的教导更管用的,为什么不试试呢?我欣然采纳。

      ⑤老爸对我的这项政策显然有些不适应,没过一星期,他就撑不下去了,说姑娘你还是手把手的教教老爸吧,我这么一大把年纪,比不上你们年轻人。后来见我无动于衷,终于急了,竟然和我开始冷战。我打电话给母亲,让她转告父亲,像他这么笨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都三个月了,打字还像牛车的速度,照这样下去,我岂不是教他一辈子也教不会?母亲听完我的抱怨,叹口气,小声道:孩子,其实你爸哪有那样笨呀,他只是想多听你说说话罢了,他要是什么都学会了,还怎么能认你做老师?你每次在视频上不耐烦地朝他囔,他都不急不躁,还笑着听你讲课,如沐春风。他花几千块钱,只是买了个能看见你的模样的电话而已,他这么大年纪了,学会上网又能做什么呢?能和你面对面地聊天,对他来说,就已经是精通电脑了呀!

      ⑥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我喋喋不休的笑啊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着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是不是还像他想念我一样,将他放在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1通读全文后,想想作者为什么以“你是我最笨的学生”为题目?

    2回答第③段中“老爸为什么总是心满意足地笑”呢?

    3第①段“我可没时间手把手教你”和第⑤段“说姑娘你还是手把手的教教老爸吧”,这两句中的“手把手”的具体含义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各有什么意义?

    4第⑤段中“这项政策”指的是什么?

    5请你为文中的“我”,在听到母亲的一番话后,写一段心理描写。(不少于40字)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将体育与语数英并列为100分某地中考改革引发争议

    近日,某地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于新的改革方案,关注度最高的是体育分值上升,与语文、数学、英语均为100分。有网友认为,“这对于不爱运动和天生体质差的孩子来说就是噩梦”;更多的网友认为,“将体育列为主科是必要的,没有体质一切都为零”,“孩子的健康比数理化成绩更重要”;还有网友认为,“中考改革就是要发挥正确的指挥棒作用,扭转现代教学中一些不合理的偏科现象”,甚至认为此举也是对体育教育的“倒逼”: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完善体育考核机制……

    对于此改革方案,你有什么看法呢?请联系实际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13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专题练习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