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仑山脉是下列哪组地区的分界线( )
A.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 B.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C.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
2、在澳大利亚可能看到的当地野生动物是( )
A. B.
C.
D.
3、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对促进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读图,完成:
大桥修建海底隧道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节约建设成本
B.降低技术难度
C.保持区域内的通航能力
D.促进港澳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4、青藏地区著名的畜种是( )
A.三河马
B.三河牛
C.细毛羊
D.牦牛
5、李华同学打算去北京旅游。你认为他不能实现的愿望是( )
A.参观清华、北大校园 B.到王府井商业街购物
C.参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D.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
6、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最重要条件是:( )
A. 自然资源丰富 B. 科技力量雄厚
C. 靠近沿海,方便原料运输 D. 气候高温多雨
7、上海某医院急需从北京运一批血浆救治病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海上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8、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海南岛
B.台湾岛
C.香港岛
D.崇明岛
9、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 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 全部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C. 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 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10、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问题
图中信息反映( )
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持续下降趋势
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最多
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
11、第35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于2018年4月21日在滨海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欢聚一堂。为了迎接各国参赛者,风筝会志愿者需要了解各国的语言和宗教文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B.印度人主要使用法语,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
C.俄罗斯人主要使用俄语,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
D.美国人主要讲英语,以信奉佛教为主
12、澜沧江是条国际河流,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它流m中国后叫什么名字? ( )
A. 怒江 B. 湄公河 C. 威远江 D. 多瑙河
13、与北疆相比,南疆具有的气候特点是 ( )
A.年降水量稍多
B.风力更强
C.平均气温高
D.光照较弱
14、下面不是北京著名景观的是( )
A.八达岭长城 B.天坛公园
C.大三巴牌坊 D.故宫博物园
15、下列服饰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
A.为适应高原昼夜温差大西藏人多穿藏袍
B.云南傣族居民穿长袍、戴皮帽,可以御寒
C.东北地区四季穿着单薄衣服
D.江南地区妇女戴头巾是为了防风沙
16、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于2008年10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面对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成为此次会议的首要议题。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召开,主要体现了北京的什么城市职能( )
A.全国政治中心
B.全国文化中心
C.全国工业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2】下列关于北京的地理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颐和园和兵马俑是北京的名胜古迹
B.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北京大部分的河流都是自东南向西北流
D.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边缘
【3】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能反映北京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17、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① 、② 等许多小岛。( )
A.澎湖列岛、琉球群岛 B.钓鱼岛、澎湖列岛
C.钓鱼岛、琉球群岛 D.琉球群岛、钓鱼岛
18、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上
B. 以平原、山地为主
C. 此地形周围分布了全国六大商品粮基地
D. 上中下游地形差异不大,都是以平原为主
19、“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下列措施对实现“中国梦”不利的是( )
A.洞庭湖区退耕还湖 B.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C.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D.污染物排放企业全部停产
20、“北京是全国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地区,这里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重要科研机构,还有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大剧院、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以上表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 )
A. 全国的政治中心 B. 全国的经济中心
C. 我国对外交往中心 D. 全国文化中心
21、以纬度位置看,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带 。
22、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由珠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的三角洲,简称“_____________”,地理位置优越,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该区域的_____________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23、香港的主要产业是 ________;澳门的主要产业是 ________。
24、2010年,中国在_______________成功举办了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25、长江沿江地带气候属_______气候,夏季_______,冬季_______,年降水量在_______毫米以上。
26、青藏地区草原面积广大,主要畜种有________、藏绵羊、藏山羊等。
27、长江沿江地带的两大工业走廊是________工业走廊和________工业走廊。
28、贵州省的简称是________或________ 。
29、巴西和美国东面濒临_____洋,他们之间政治经济商谈为________。
30、发展农业应该遵循_______原则,我国非季风区草地广布,适宜发展_______业。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州的小明同学今年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北京后,发现这里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A.气温由南向北升高 B.南北温差大 C.全国普遍低温
(2)形成这一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是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3)到达哈尔滨,小明发现
A.哈尔滨晚上8:00太阳还没有落山
B.哈尔滨农村正忙着收割小麦
C.哈尔滨市区建筑带有俄罗斯风格
(4)抵达乌鲁木齐后,小明发现
A.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感觉
B.大街上有很多卖葡萄的水果摊
C.广场上有大妈、姑娘、小伙跳着维吾尔族舞蹈
(5)飞抵拉萨,小明
A.感到走在大街上有点气喘吁吁
B.在酒店里品尝到了当地有名的青稞酒和特仑苏牛奶
C.看到处处带有西欧风格的碉房建筑
(6)下图是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景观图,该地位于上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7)甲、乙两区域分界线大致与我国下列哪些界线相吻合?
① 1月0℃等温线 ② 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 亚热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⑤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8)乙、丙的分界线大致是
A.7月0℃等温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 C.大兴安岭——阴山一线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地区是上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10)有关丁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地势的最低级阶梯
B.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多的地方
C.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
32、读下面的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______,此线以西为______区,降水______(填多或少)。
(2)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_____和丘陵为主。
(3)甲图中曲线______是我国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4)下列数字有可能为图中E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____。
A.260毫米 B.50毫米 C.600毫米 D.990毫米
(5)甲图中F地夏季气温____(填高或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
(6)根据乙图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该地可能位于____。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截至2011年6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1处。是继西班牙、意大利之后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敦煌莫高窟,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明清皇宫,武当山古建筑群,曲阜的孔庙、孔林、孔府,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布达拉宫,庐山国家公园,苏州古典园林,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天坛,颐和园,大足石刻,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洛阳龙门石窟,青城山和都江堰,云冈石窟,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村落,福建土楼,五台山,登封“天地之中”。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有: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中国丹霞。
中国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有: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1)我国自1986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拥有“世界遗产”已达________处,包括文化遗产________处,自然遗产________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________处,是继西班牙、意大利之后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2)中国的自然遗产有________、黄龙风景名胜区、________、________、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________、中国丹霞。
(3)位于北京市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位于山东省境内的“世界遗产”有哪些?
34、读“西气东输” 图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的“气”指的是________,“输”指的是________运输方式。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线西起________盆地的A是________油气田(填城市),东到E所表示的________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综合性工业中心,对________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沿途经过的主要省区C________省,本省有利用________河水灌溉的具有“塞外江南”美誉的________平原。
(4)“西气东输”对东部的重要意义是:缓解了________短缺的问题,优化了能源结构,使东部的________得到改善。
35、读“南方地区”图,回答:
⑴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__山脉;③_______山脉
⑨(河流)_______。图中B地工业基地是_______
⑵我国南方地区_______(能源)资源丰富,但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南方地区地形_______,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_______为主;东部为交错分布平原与低山丘陵。
⑷该区域水热充足,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_______色的土壤.其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