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秋初一(下)课时练习历史考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关于隋朝历史介绍正确的一项是

    A.隋朝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B.开通的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

    C.确立的科举制,成为当时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外族入侵,导致隋朝灭亡

  • 2、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忽必烈

    D.铁木真

  • 3、下图所示的是唐朝时期发明的新型工具,它们适用于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交通

  • 4、下列能够准确概括隋唐时期历史特征的词语是

    A. 纷争与变革 B. 分裂与融合 C. 交流与冲突 D. 繁荣与开放

  • 5、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最大的作为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 开通京杭大运河 D.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 6、戚继光和郑成功的相同之处是

    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

    B.巩固了明朝的政治秩序

    C.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利益

    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7、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2016年12月20日在东京奥查德剧场成功举行首演。为契合鉴真大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鉴真东渡》有意引入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部分旋律,并在舞台布景中展示瘦西湖、大明寺等扬州著名景点。歌剧中鉴真随身行囊中不可能有   

    A.《论语》

    B.《史记》

    C.佛学经典

    D.《西游记》

  • 8、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A. 秦桧

    B. 赵匡胤

    C. 寇准

    D. 岳飞

  • 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和文学的成就表述错误的是

    A.我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形式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B.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D.明代科学家李时珍所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10、关于北宋建立方式表述准确的是(   )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人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 11、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雅克萨之战  ③戚继光抗倭  ④岳飞抗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 12、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在宋代已经是现代化国家 B.谢和耐是外国人,描述不符合当时事实

    C.宋代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临安商业非常繁荣

  • 13、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地区已由广东和福建向北推进至江淮和川蜀一带,由此而兴起的手工业是

    A.丝织业 B.棉纺织业 C.制瓷业 D.麻纺织业

  • 14、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武则天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 15、在唐朝诗人中,诗作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于浪漫主义,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杜甫

    B.李白

    C.李春

    D.白居易

  • 16、八年一班的小明同学制作了一份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为主题的手抄报,里面包含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谁( )

    A. 邓稼先 B. 焦裕禄 C. 雷锋 D. 王进喜

  • 17、雍正时的一位学士因作“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诗,而被“斩立决”,这反映清朝统治者

    A.大兴文字狱

    B.实行八股取士

    C.闭关锁国

    D.设立特务机构

  • 18、武则天遗言为自己留无字碑,千秋功过人有后人评。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创立殿试制度

    D.选拔贤才

  • 19、《隋书》记载:“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上自江都御龙舟入通济渠,遂幸於涿郡。”这段材料反映的是隋朝( )

    A.修筑了长安城 B.完成南北统一 C.开通了大运河 D.开创了科举制

  • 20、下图所示成就的主题是

    A.传统科技

    B.文学作品

    C.史学巨著

    D.建筑艺术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后金建立:____年,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满洲兴起: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____

    (3)清朝建立:____年,改国号为清。

    (4)清军入关:明朝将领____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____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 22、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______年。

     

  • 23、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_____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______________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 24、(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北宋。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2.瓦舍、勾栏是唐代市民的娱乐场所。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3.明太祖时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4.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5.昆曲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 25、从1405年到______年,郑和率船队________ 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 26、李时珍名著__________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药巨典”。__________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 27、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____年,____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____和秦桧害怕抗击力量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令岳飞班师回朝,并以“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3)宋金议和: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____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局面形成。

  • 28、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后来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的《___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时的珍贵文献。

  • 29、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   ”,它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 30、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1260年,______继承蒙古汗位。

    (2)______年,______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______

    (3)______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____________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4)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下列古诗与节日用线连接起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春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答案。

    (1)中国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2)清初设置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机构——

    (3)推翻明朝政权的农民起义——

    (4)15世纪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对外交往是国家之间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封闭、自守都是不可取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的信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两个重大史实。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话反映了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总结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并说说对我们国家今天的发展有何借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课时练习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