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历史课时练习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唐太宗统治时期,名将、名相辈出。下列属于贞观名相的是

    A.房玄龄、杜如晦

    B.姚崇、房玄龄

    C.宋璟、杜如晦

    D.姚崇、宋璟

  • 2、文学艺术创作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点的是

    A.《三国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杂剧

  • 3、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其情节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汉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B.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C.宋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

    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 4、“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是北宋词人柳水在(望海潮)冲描写杭州的诗句,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宋词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下列不属于宋词繁荣的原因是( 

    A.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

    B.市民阶层的扩大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C.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D.政府把词赋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 5、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反映明朝的是

    A. B.

    C. D.

  • 6、2012年,习近平赴深圳考察,发出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号召。20年前,解决了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姓“资”姓“社”等问题困扰的事件是

    A.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 进行三大改造

    C. 建立经济特区

    D. 邓小平南方讲话

  • 7、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对外交流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 8、在我国封建王朝中,有一个王朝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占城稻,种植棉花和茶树,请判断这个朝代是

    A.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 9、在《资治通鉴》中可以查阅到的历史资料是

    A.黄帝战蚩尤 B.赤壁之战 C.澶渊之盟 D.杯酒释兵权

  • 10、三大改造是一次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在(   

    A.1952年底 B.1953年底 C.1956年底 D.1978年底

  • 11、假如某导演拍摄一部以唐代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

    A.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经济

    B.唐朝在唐太宗统治时期达到鼎盛

    C.唐玄宗面试科举考试应试者

    D.李白吟诵《望庐山瀑布》

  • 12、乾隆时期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

    A. 设置伊犁将军 B.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 设立宣政院 D. 发动雅克萨之战

  • 13、“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邓小平的英明领导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

  • 14、下图是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的一项科技成就。该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的发明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指南针的发明 D.火药的发明

  • 15、清朝康熙皇帝与沙俄进行了两次雅克萨之战后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该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 16、《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下列史实能在此书中查到的是

    A.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B.战国七雄

    C.元灭南宋

    D.设置驻藏大臣

  • 17、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结束这一局面,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

    A. 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 18、“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朝诗人是(     

    A.王建

    B.元稹

    C.李白

    D.白居易

  • 19、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为了对如此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元朝统治者实行了

    A. 分封制 B. 行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 20、北宋末年,一位大商人在四川采购大宗货物,他使用的货币最有可能是(  )

    A.“交子”

    B.“会子”

    C.开元通宝

    D.刀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编排历史短剧,大家找来了A《本草纲目》、B《资治通鉴》、C《牡丹亭》、D《送子天王图》、E《天工开物》等书做道具,请你帮忙分派给下列演员。只写序号即可

    (1)剧中的刘大是一个医生,喜欢钻研中医中药书,你分派给他——

    (2)剧中的赵二是个农民,想查找农事的经验,你分派给他——

    (3)剧中的张三爱好书画,想临摹“画圣”的作品,你分派给他——

    (4)剧中的李四是个戏迷,想研究明清时期戏剧发展情况,你分派给他——

    (5)剧中的王五是个史学家,想研究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你分派给他——

  • 22、雅克萨之战

    (1)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____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____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2)《尼布楚条约》:

    ①时间:___

    ②签订双方:中俄

    ③地位:第一个___条约

    ④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 23、________的诗歌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享有“诗仙”的美誉。_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 24、明代引进了原产于_______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 25、指出下列名句的作者: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 26、册封“达赖喇嘛”的的皇帝是________

  • 27、清朝最有影响的剧种是________________

  • 28、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1)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2)措施: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________,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 29、“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大的一起冤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这一冤案得到平反。

  • 3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遂“和同为—家”。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盟约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盟约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作品,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牡丹亭》——

    (2)《红楼梦》前八十回——

    (3)《三国演义》——

    (4)《农政全书》——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   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材料一  秦汉中央实行丞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 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 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实行什么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这个制度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他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帝”指谁?“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材料二中他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材料三  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课时练习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