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秋初一(上)课时练习语文考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2分)

    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人们运用前三个部位功能的机会多,而应用想象区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③⑤②④①   B.⑤③②①④   C. ②④③①⑤   D.④⑤①②③

     

  • 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chā)   xiá)  开(zhàn) (qí)

    B.(jìn) 咒(zhǔ)  (jī)  (dāo)

    C.(cuì) 笑(nì)   告(dǎo)  弄(shì)

    D.污(diàn)  时(chà)  着(zuàn) 色(tuì)

     

  •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jī)   下(bì) 头(xián)

    B. (cì)   御(pìn)  士(jué)

    C. (chǔn)  妥当(tuǒ)  衣(gēng)

    D. 耀(xuàn)  章(xūn)  职(chèng)

  •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珠江之畔,魅力海珠,穿行海珠,美景处处。你看,这里有四季花开、   的十香园,令你   ;这里有水网交织、   的湿地公园,让人陶醉其中。

    A.别具匠心   忘乎所以   花枝招展

    B.别有用心   流连忘返   花团锦簇

    C.别有用心   忘乎所以   花枝招展

    D.别具匠心   流连忘返   花团锦簇

  • 5、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嬉戏       澄澈       抱谦       妇孺皆知

    B.疙瘩       薪金       头衔       锋芒必露

    C.调羹       楷油       拆散       家喻户晓

    D.宛转       狂澜       哺育       鞠躬尽瘁

  • 6、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登上市郊真武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B. 包头北梁棚户区改造后,这里的人们终于各得其所,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C. 语文课上,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 周末的集市上,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真是人声鼎沸

  • 7、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记者采访某著名作家的儿子: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我非常感谢。

    B.喝了酒的爸爸坚持开车,女儿劝阻说:“爸爸,酒后驾车会车毁人亡,你不要命了吗?”

    C.父母不让小明带手机去学校,同学安慰他说:“你父母这是为你着想,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吧。”

    D.同学提醒我要坚持锻炼,我回应她:“放心吧,我没忘,你不必多此一举。”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吴起: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②止之食:留他吃饭。③俟:等待。④欤:句末语气词。

    1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相而去

    ②下车

    ③故人来,与之食

    其自食其言也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4(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结合文段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李白)

    (3)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其一)》刘禹锡)

    (4)_________,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5)陆游以“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报国之志 。

    (6)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眼药

    ①K先生独个儿过着日子。屋内的桌上摆着烧杯、试管等许多化学器具,另外还有各种药品已经盛放植物汁的瓶子。

    ②他每天都在专心致志地搅拌着液体,又是摇晃,又是加热,又是冷却,时常还要给液体进行光照。

    ③有一天,K先生欢天喜地地喊道:

    ④“啊,终于制成了。这下可好啦!”

    ⑤他所要制作的是一种新型的眼药,不过这种眼药倒并不是用来治眼病的,而是专门用来辨别坏人的。就是说,滴了这种眼药后,再看看周围,就能发现:凡是心怀鬼胎的人,他们的脸总是呈现紫色。由于一般的人不会往脸上抹紫颜色,所以使用此药不必担心会搞错。

    ⑥“那么,我要出去证实一下它的真实效果。”

    ⑦K先生滴好这种眼药,出门了。他边走着边不住地环顾四周,只见大多数的人都呈现一般的颜色,时而也也混有个别稍呈紫色的人。这种眼药的特点就是当你用上它以后,看到的人越坏,那人的紫色便越浓。

    ⑧“难怪世上真正的大坏人的确是很少。”

    ⑨就在他自言自语的当儿,他看到一个满脸深紫色的人,那人正提着皮箱,站在路旁。K先生从岗亭那儿拉来个警察,恳求道:

    ⑩“请把那个家伙抓起来!”

    “可是,平白无故地我怎么能随便抓人呢?”

    那位警察漏出了一副惊讶的神色。K先生再次催促他:

    “抓错了,责任由我负。快点,快点!”

    警察好奇地挨近那个家伙,正要发话:

    “喂!……”

    就在这时,那家伙慌慌张张地想逃跑,可不多一会儿就被抓住了。打开皮箱一看:里面尽是许多贵重的首饰用品。检查完毕之后,警察惊奇地瞪圆眼睛对K先生说:

    “这些东西都是强盗从珠宝店抢来的。多亏了您的帮助才捉住了犯人,收回失物的店是要好好酬谢您的。可是,您怎么那么清楚地知道那个家伙像个犯人?”

    “这没什么,只是因为他举止可疑罢了。”

    K先生为了保密,就这样含糊其辞地支吾过去了。然而,他的内心可高兴极了。通过这次试验,( )所发明的眼药的功用得到了证实,( )能得到一笔丰厚的酬金。看来这真是一桩一本万利的买卖。像这样继续干下去,不就可以赚钱了吗?

    K先生一路上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已回到自己的家里。他无意中对着镜子一瞧,顿时不由得眉头大皱起来:镜子中出现的那幅脸色岂不也是紫色的吗?

    “不会的,我并不是坏人,我刚才还抓过小偷,那是怎么回事呢?”

    K先生思索了很久,结果他毫不吝惜地把所有制作出来的药都给扔掉了。

    “一定是这药的功用有问题,刚才抓住那小偷只不过是个偶然现象而已!”

    然而,事实上这种药本身的功用倒是确实无疑的。问题就在与像这种新发明的药应该马上公布与世,让它能够造福与人类社会;反之,如果仅仅把它据为个人私有,那么就不能算是一种好的品行了!

    (作者:星新一)

    【1】小说开头为什么交代“K先生独个儿过着日子”?

    【2】在文中的括号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分析画线句作用。

    【3】小说的主人公往往都有具体的名字,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这篇小说中作者为什么不给主人公起具体的名字?请简要分析。

    【4】星新一常常把寓言手法运用在小说中,你认为本文能凸显这个特点吗?请结合内容分析。

  • 11、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能证明你长大了。”

    ⑤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⑥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

    ⑦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身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⑧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⑨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知道她的儿女并不孝顺,很少来看她。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⑩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2】家里“气氛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3】“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4】从什么时候起你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请结合本文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长大”的体会。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统统都吹散;你笑起来真好看,像夏天的阳光,整个世界全部的时光美得像画卷……”这两年,这首《你笑起来真好看》的歌曲风靡全国,不少学校还编成了课间操。听到这首歌,或者看到这歌词,你会想起谁的笑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

    请以“你笑起来真好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标点符号的运用力求正确、规范;③为公平起见,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课时练习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