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该文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桃源那样的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东晋王朝的讽刺。
B.《社戏》这篇文章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诗人,与韩愈、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D.《大自然的语言》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不但生动形象,而且比“简介物候学”之类的题目更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2、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峡》作者郦道元,此文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C.《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炎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D.《红星照耀中国》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古时,“垂髫”代指老人,“黄发”代指小孩。
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很好,很好,”他说,“但这还不够,接着观察。”
B. 国税总局发布的《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将从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C. 我们很想知道,习近平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和多国政要们说了哪些“悄悄话”?
D.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5、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开头,“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
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问一答,写出卖炭翁别无余财,全指望着自己千辛万苦烧成的一车炭卖个好价钱来维持生计的困窘。
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写出“宫使”潇洒儒雅的风度,与卖炭翁的苍老憔悴形成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奢靡之风。
D.全诗未有直接议论抒情,主要通过白描手法写出卖炭翁烧炭、运炭、卖炭以及炭车被抢的经过,讲述催人泪下的悲剧故事,融爱憎于字里行间。
【2】白居易《卖炭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反常心理写出了卖炭翁生活的艰难凄苦;而宋人张俞《蚕妇》一诗中则用“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一现象来控诉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不公。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淮南秋雨夜, 。 ②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③翅湿沾微雨, 。 ④ ,草色入帘青。
⑤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⑥ ,小桥流水人家。
⑦俱怀逸兴壮思飞, 。 ⑧ ,无案牍之劳形。
⑨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⑩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运用积累知识,完成小题。
①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收察,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②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当雄性发育成热,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全蜂是外貌漂亮而内心奸恶的虫子,它的身上穿着金青色的外衣,腹部缠着“青”和“黄金”织成的袍子,尾部系着一条蓝色的丝带;蜜烽: 。
(1)这段选文出自《___________》,这本书被誉为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文中①②处应填写的动物名称为: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词“精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文中写金蜂运用的修辞手法,用一句话描写蜜蜂这个有“个性”的小动物。
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本报讯(记者程凤 通讯员孟立) 动车飞宜万,蜀道变坦途。昨日上午,武汉至重庆的首趟动车D2251次满载着旅客,在如画美景中穿梭6小时50分钟后,到达重庆北站。至此,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升级为动车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式形成。
早上7点50分,白色的D2251次列车静静停在汉口火车站内,不少旅客正在和它合影。15分钟后,它载着700多位旅客一路向西,将风光旖旎的巴山楚水连珠串玉。“动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往前飞。”50多岁的武汉市民王女士说,“以前去重庆坐普快车,光路上就要15个小时左右,太不方便了,所以我一直没去。现在好了,7个小时到重庆,我准备去渣滓洞等红色景点看看。”
10点08分,列车驶出宜昌东站,开进“世界最高建设难度”的宜万线。白云在山顶游弋,列车在隧道中穿行,小溪在山涧下细流。下午2点54分,奔驰了6个多小时的动车慢慢停在了重庆北站。
1909年,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100多年后,动车组已在这条动脉上畅通无阻。
沪汉蓉沿江铁路全线通行动车,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沿长江铁路快速大通道真正形成。它与南北快速交通干线京广高铁等在武汉十字交会,与四通八达的其他动车线路,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
武汉铁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每天有701趟列车经停武汉,其中430趟为动车。武汉将与东南西北10000公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更加紧密相连,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半日直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1】新闻中提到詹天佑和孙中山有何作用?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有何意义。
9、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我们不可能每天都举行某种仪式,因为仪式只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程序进行。但我们需要在那些看似平常却重要的事情上增加“仪式感”,这是一种在别人嬉笑或随意的时候,于你的心头涌起的庄严感。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请以“‘仪式感’让生活不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