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化学知识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CO2制作灭火器
B.用石墨制作水果电池电极
C.用O2制作防腐气囊
D.用纱布制作果蔬汁过滤器
2、t °C 时,将 200gKNO3饱和溶液蒸发掉 20g 水后,再冷却到 t °C 时,则蒸发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①溶液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质的质量 ⑤KNO3的溶解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⑤
D.②④
3、下列词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滴水成冰
C.木已成舟
D.火上浇油
4、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还能再分
B.原子均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下列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入固体粉末
C.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D.闻气体气味
6、如图所示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连接装置
B.取固体药品
C.取用石灰水
D.加热固体
7、《本草纲目》记载,穿心莲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的功效。穿心莲内酯()是一种天然抗生素。下列关于穿心莲内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穿心莲内酯由55个原子直接构成
B.穿心莲内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穿心莲内酯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穿心莲内酯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4:1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读取液体的体积
D. 向试管中加入铁钉
9、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酸钾
B.氧气
C.氯化钾
D.二氧化锰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氧气能供给呼吸,而氮气不能,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铁制品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是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1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利用NaOH对CO2的吸收作用,探 究呼吸作用的产物中是否含有CO2 | B.通过红墨水上升的速度探究MnO2粉末 和水泥块对H2O2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 |
C.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是否与 氧气有关 | D.通过金属表面气泡的冒出速度,判断 金属铝和铁的活动性顺序 |
A.A
B.B
C.C
D.D
13、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大
C.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1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
B.空气
C.碘酒
D.硬铝
15、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上下班出行
C.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16、“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的化学式可能是
A.NaCl
B.NaClO
C.NaClO3
D.NaClO2
17、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1连接的电源正极一端
B.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为O2
C.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该实验可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18、无论个人或企事业单位都应该自觉担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历史责任。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A.鼓励绿色出行
B.多用化石燃料
C.积极植树造林
D.合理施用化肥
19、分析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是必备的科学素养。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时,烧杯炸裂——用酒精灯直接给烧杯加热
B.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刚开始有气泡冒出时就进行收集
C.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未燃烧——集气瓶底部未放少量水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20、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的质量为50.94
D.V2+离子的核外有23个电子
21、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2、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滤渣中一定没有Mg
B.滤液可能是蓝色的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Mg(NO3)2
D.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23、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只有分解反应
24、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
A.知识归纳 | B.催化剂 |
①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②原子的中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③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 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中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③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
C.实验记录 | D.实验方法 |
①用10mL量筒量取8mL 水 ②酚酞溶液中滴入浓氨水,溶液会变红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8g食盐 | ①鉴别O2、CO2——用澄清石灰水 ②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③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燃烧匙 |
A.A
B.B
C.C
D.D
25、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加入固体
C.添加酒精
D.滴加液体
26、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蜡烛燃烧实验。经测定,燃烧至熄灭过程中,容器内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B.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C.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D.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27、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小刚同学模拟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自制纯净水,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填化学式)。
(2)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的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漏斗内滤纸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小刚第一次实验经过操作①后,发现所得液体C不是无色液体且还有异味,为了除去其中的色素和异味可加入________。
(4)小刚取少量的无色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_____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__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病菌。
28、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
(1)水的电解。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水的性质。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H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水的用途。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懂得爱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整改污染企业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9、某工厂从硫酸铜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硫酸铜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30、将一定量的Mg投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反应后滤液的质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写出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1、“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经过50年的考证,于2002年12月27日全面动工.这项世界创举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
(1)“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填“﹣多﹣少”);
(2)有关专家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必须遵循三个重大原则:
其一、先节水,后调水.如图 ________ (填代码)是节约用水的徽记;
其二、先治污后通水.
其三、先环保后用水.举出一个说明你环保行动的例子________
32、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①氢______;②磷 ______;③硫 ______;④镁_____;⑤钾 ______;⑥铁______;
33、天然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1)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室温下,充分燃烧1g天然气和1g煤,产生的CO2及热量的对比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哪些?___________
(3)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4、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一共表示 _____种元素,D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_____价;
(2)图中A的化学性质与图中 _____的化学性质相似;
(3)表示离子的是 _____(用代号表示)。
35、向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铝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溶液质量与加人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D点对应的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哪些?_____
(3)当加入锌的质量在bg-c g时,溶液的质量为什么会增加?_____
36、水和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小东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水中有很多浮渣,则所用的水是_____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用水很难洗掉衣服上的油渍,用洗涤剂可以洗掉,这是因为洗涤剂对油渍具有_________作用。
(2)高铁酸钾(化学式为K2FeO4)是新型净水剂,K2Fe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3)当汽水瓶打开瓶盖时,有大量气泡从瓶中逸出,这是因为_________。
37、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其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要收集到纯净的氧气,可选用______(选填“C”“D”或“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满气体后,应将集气瓶用毛玻片盖上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检验氧气的方法为______。
(4)若用F装置干燥实验室制取的氧气。F中应盛有的药品名称为______,气体应从导管______(选填“a”或“b”)处通入。
(5)已知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
38、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当导管口刚有气泡产生时,不应立即收集,原因是______;停止实验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______;若实验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你认为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为______。
39、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2)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填名称);
(3)仪器b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
(4)在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中,都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40、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是红棕色的、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图,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上下瓶口对准,过一会儿,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