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动物中,胚胎发育在母体内进行的是( )
A.白鳍豚
B.企鹅
C.蛇
D.青蛙
2、以下有关人类对微生物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某些细菌如苏云金杆菌来防治农林害虫
B.利用甲烷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清洁能源甲烷
C.利用大肠杆菌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
D.利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3、到海边散步时,常常发现许多小动物。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
①海蜇 ②螃蟹 ③海葵 ④文蛤 ⑤扇贝 ⑥珊瑚虫 ⑦水母
A.①③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⑥⑦
D.②④⑥⑦
4、2023年4月,调研人员在武汉东湖湿地内发现了全球罕见的红灰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红灰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灰蝶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红灰蝶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
C.红灰蝶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D.红灰蝶在成虫期才能吐丝
5、下表是蓝鲸、雪貂和家猫等三种哺乳动物的分类,具有较近亲缘关系的两种动物是( )
目 | 鲸目 | 食肉目 | 食肉目 |
科 | 须鲸科 | 鼬科 | 猫科 |
属 | 鲳鲸属 | 鼬属 | 猫属 |
种 | 蓝鲸 | 雪貂 | 家猫 |
A.蓝鲸与雪貂
B.蓝鲸与家猫
C.雪貂与家猫
D.无法确定
6、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枯叶蝶拟态形成的原因是( )
A.遗传→自然选择→适应
B.遗传→变异→进化
C.变异→遗传→适者生存
D.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7、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以下哪项不是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
A.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
B.头部后面有颈
C.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用鳃呼吸
8、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仓鼠的体重与身长
B.豌豆的高茎与皱粒
C.番茄的红果与黄果
D.家兔的黑毛与狗的黑毛
9、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如猴、狒狒、象、蚂蚁等,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有很多典型的特征。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C.群体内个体数量很多
D.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10、如图为关节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①是关节窝,④是关节头
C.脱臼主要是指结构①从④滑出,此时关节无法正常活动
D.结构③中的滑液和结构⑤,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11、“小蚂蚁,真有趣,你碰我,我碰你,排排队,一二一,大家去抬一粒米。”当一只工蚁发现食物时,会通过与其它工蚁"碰碰小须须"的形式来进行交流,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取食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
12、灰喜鹊是合肥市的市鸟,属雀形目、鸦科的中型鸟类,外形酷似喜鹊,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吉祥之鸟,灰喜鹊能在果园、人工林内捕食各种害虫。灰喜鹊和喜鹊都是鸦科的鸟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分类学上,同处哪个分类等级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
A.科
B.种
C.纲
D.目
13、小口大枣是甘肃省靖远县的特产,因其原产于该县石门乡小口村而得名。小口大枣植株属于( )
A.真菌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4、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不包括( )
A.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B.有性生殖,卵生
C.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
D.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
【1】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要把甲图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2】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了使观察的物像更清晰,可以调节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有关乙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B.2是成对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
C.2处于吸水状态
D.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
16、2023年3月某团队在我国云南发现新物种龙陵秋海棠,某校项目学习小组对秋海棠进行系列观察与实验,请回答问题。如图所示为密闭培养室中,放置秋海棠和无秋海棠情况下,一天中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为证明秋海棠能够提高室内氧气浓度,需要比较的两个时间点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7、如图为培养基上的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真菌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B.细菌菌落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C.真菌菌落往往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细菌菌落颜色多样,真菌菌落颜色单一
18、下图是某些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扦插,插条上带芽可提高成活率
B.②是嫁接,砧木不影响接穗的遗传信息
C.③若是在贫瘠的土壤中,将很难萌发
D.①②④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19、朱鹮是一种曾经认为灭绝了的鸟类,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发现还有7只,并在这个地方建立了朱鹮的自然保护区。到了1999年已经发展到200多只。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界的任何一个种类都不会轻易地灭绝
B.鸟类的生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强于哺乳动物
C.人工繁育是防止野生动物灭绝的良好方法
D.保护动物栖息地,野生动物才能得到保护
20、如图示青霉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呈绿色,为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B.③为营养菌丝,用于吸收水和无机盐
C.组成青霉的细胞没有细胞核
D.青霉靠孢子繁殖
21、由受精卵孵化出的蝌蚪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呼吸,慢慢地,蝌蚪的尾巴逐渐消失,青蛙的前肢和后肢发育中,总是先长出________。
22、我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之所以获胜,是因为兔子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乌龟之所以输了,是因为乌龟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
23、正常情况下,人类的卵细胞中含有_____个 DNA 分子.
24、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
25、下图是"昆虫的发育"思维导图:请填出图中的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26、马和驴杂交可以产下骡,所以马和驴同属一个种.__
27、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______的分化,既提高了摄食能力又增强了消化能力。
28、水螅的身体呈__对称,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__和__构成.
29、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的_______或_______,用_______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_______,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_______环境的脊椎动物。
30、下图为人体上肢部分肌肉和骨骼及关节结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一表示的动作是________ ;在肱二头肌中,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结构 [①]是________。
(2)小明在运动时不小心导致关节脱臼,如图二,脱臼就是[ ⑥ ]________从[ ⑦ ]________中滑落;[⑤]关节软骨和[④]关节腔中的________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灵活。
31、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从高到低是 、 、 、 、 、 、 .
32、河蚌用柔软的身体表面进行呼吸。 (________)
33、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蝗虫有发达的运动器官,包括3对__,2对__,都着生在___,该部是运动中心。
(2)蝗虫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这类动物称为_____动物。
(3)为适应陆地生活,蝗虫适于感觉的器官是___;适于取食的器官是___;适于运动的器官是__。
34、某生物兴趣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条件和萌发过程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为探究“环境条件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种子的萌发情况如表格所示:
(1)从表格中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____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相比,明显的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适宜的条件下,表格中A、D两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俗称的一粒玉米是由____发育来的。
(5)下图是玉米种子结构和萌发示意图,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的[____]____,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__,玉米的叶是由种子中[____]____ 发育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