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极地地区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深入内陆 B.海洋环绕 C.海拔高 D.纬度高
2、相传亚洲的因纽特人跨过了下列哪个地方到了北美洲( )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土耳其海峡
3、下列现象与“地理”关系不大的是( )
A.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
B.台风“莫拉克”在我国沿海登陆
C.夏天我们家乡昼长夜短
D.黑龙江的小麦在春天播种
4、日本东京比同纬度的中国北京气温年较差要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人类活动影响 D.海陆位置
5、地理学科中的“沧海桑田”意思是
A.地球表面形态是永恒不变的 B.填海造陆种桑
C.地表形态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D.比喻世事的变迁
6、通过阅读地理图像,总结地理规律是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图为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的组合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半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B.从北向南递减
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D.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2】南半球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
A.沿海地区降水少
B.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C.各地夏季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较多
7、我们的生活往往蕴含着地理知识。地球上出现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因为 ( )
A.地球自转 B.天气的变化
C.地球公转 D.太阳的运动
8、某海上救援队收到一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难地点在(20°S,160°W)。在图中表示遇难轮船所在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读漫画“纬度”与“经度”的对话,其中错误的是( )
A. 我是北纬,用“N”表示,北半球是我的范围
B. 我是东经,用“E”表示,东半球是我的范围
C. 我是南纬,用“S”表示,南半球是我的范围
D. 我是西经,用“W”表示,0经线向西至180°是我的范围
10、有关欧洲西部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欧洲西部大部分国家使用的货币是欧元
B.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
C.工业发达,但部门比较单一
D.是旅游业最发达地区之一
11、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一一主要的农作物是( )
A.春小麦、棉花
B.冬小麦、玉米
C.玉米、大豆
D.冬小麦、水稻
1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多分布在( )
A. 板块内部 B.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
C. 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处 D. 大洋底部
13、“地理”一词最早来源于( )
A. 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
B. 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
C. 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论著
D.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专著《徐霞客游记》
14、关于非洲之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B.最大的海湾是波斯湾
C.面积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D.最大的湖泊是维多利亚湖
15、2019年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所总统普京举行会,就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诸多共识,请回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可能是( )
A.石油
B.衬衫
C.面包
D.雨伞
16、G20杭州峰会成为世界关注焦点。贝贝想在地图上查找各成员国的位置,最好查阅( )
A.世界气候图
B.世界城市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17、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降水丰富,为多雨带
B.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沿海比东部沿海降水多
C.极地地区降水多
D.中纬度地区,大陆东部沿海比西部沿海降水多
18、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A.赤道附近 B.南极洲 C.南北回归线两侧 D.温带大陆东岸
19、读下图“亚洲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亚洲的地理分区是( )
A.南亚、东亚
B.南亚、东南亚
C.西亚、东南亚
D.西亚、南亚
【2】甲分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印度
B.巴基斯坦
C.斯里兰卡
D.马尔代夫
【3】关于乙分区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马来半岛火山地震频繁
B.中南半岛山环水绕,地势南高北低
C.中南半岛山环水绕,地势西高东低
D.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4】我国某一公民从网上采购一批乙分区的产品时,他购买的货物可能是
A.橡胶
B.花生
C.哈蜜瓜
D.苹果
【5】下列名胜古迹与所在国家配对正确的是( )
A.大金塔――缅甸
B.吴哥窟――越南
C.下龙湾――老挝
D.花园城市――泰国
20、长江、黄河水能蕴藏量大的地带在
A.两级阶梯交界处 B.某一阶梯内部 C.低山丘陵区 D.平原地区
2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① 是世界面积( )的洲②也是世界跨( )度最广,③是( )距离最长的大洲
22、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 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即 ,或称0°经线。
23、我国民族分布具有 、 的特点.
24、世界各地降水分布________ (均匀/不均匀).
25、中东地区的石油,一般具有__、___、__、油质好等特点。本区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运销往___、__、__等地。
26、东南亚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其中其中_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群岛,_____半岛因为在中国以南而得名.
27、六大板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零度纬线又叫 .
29、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物,应该从 ______ 图上寻找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 ___ 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情发生地点,应该查阅 。
30、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和________问题。人们为了能够世世代代在地球上很好地生活下去,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创建和谐的________关系,走________发展的道路。
31、读等高线地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直尺量,可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________。
(2)图中A点位于甲的____方向。
(3)图中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__海拔/相对)高度,等高距是______米;甲山顶可能的高度是______。
A.450米 B.550米 C.650米 D.470米
(4)若山顶乙的海拔是545米,A点的海拔是150米,计算乙山顶与点A的相对高度是___米。
(5)图中ABCD四处,易形成溪流的是________处。
(6)如果要从B和C两处爬上山顶乙,则选择从__处爬山要容易些,判断的理由是____。
32、下图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 (纬线)附近。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气候。
(2)③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的_______ (填“东”或“西”)岸,②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的_________ (填“东”或“西”)岸。
(3)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极地地区终年寒冷,形成这种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_____℃。
(4)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5)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东部属于_______气候。
(6)C地区的居民信奉的宗教是 ________教。
33、读“东南亚和欧洲西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A是____,注入C____海。
(2)B是____(海峡),它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3)东南亚原住居民的房屋是____,主食以____为主。
(4)E地农业以____为主,自然原因有____。
(5)欧洲西部F海域沿岸夏季气候特点是____;近年来,这里成为世界上著名的____农业基地。
(6)东南亚和欧洲西部旅游资源都很丰富,旅游业已经成为这两大地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甜甜同学暑假准备随爸爸游览这两大地区的名胜古迹,下面是给他们提供的建议,其中有道理的是____(填写序号)。
①带上伞等雨具,因为这两大地区经常下雨
②到挪威欣赏幽深曲折的峡湾风光,感受“午夜太阳国”
③巴黎是音乐之都,一定要去听一场音乐会
④去英国“啤酒城”参加全球最盛大的节日——啤酒节
⑤到东南亚看著名的佛教建筑物:吴哥窟、仰光大金塔
⑥去泰国骑大象,去印度观赏巴厘岛的优美风光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B、C、D两点的经纬度: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2)判断C在B的_____方向,B在A的_____方向。
(3)图中A、B、C、D四点,位于西半球有_____,位于热带的有_____,位于低纬度的有_____。
(4)简要说出地球仪上经线的特点。____________
3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增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存。某山脉东、西两侧风向图及A地和B地的气候图如下所示。
(1)图中A、B两地位于________(北半球/南半球),判断依据为________。
(2)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A、B两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地,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材料中提到的世界性环境问题将带来什么后果?________。
(5)为了应对全球变暖,我们能做的是什么?(任写一点即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