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 )
A.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B.雅各宾派掌权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D.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2、《清宫词》有云:图开王会列瑶屏,又值年班换岁星,闻道班禅新入觐,雍和宫侧听皇经。雍和宫原是雍正帝为雍亲王时的王府,雍正时升为“宫”。漠南、漠北及青海等地各蒙古部落王公贵族每逢年节进京朝觐,被清政府划分为数“班”,由理藩院咨调,并向朝廷贡奉牛马羊等。结合所学,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①班禅活佛直辖于清廷 ②雍和宫在故宫内廷之中
③理藩院为清朝中央主管民族事务的机构 ④清朝对蒙古等地区的统治取得显著的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以下歌曲中,被世界传唱并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战歌的是
A.《神曲》 B.《英雄交响曲》 C.《国际歌》 D.《命运交响曲》
4、许多希腊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这体现了阿拉伯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 )
A.拒绝学习
B.质疑创新
C.全盘否定
D.吸收传播
5、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内容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
①太阳历 ②阿拉伯数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 ④种姓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下列属于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是( )
A.联合国安理会
B.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C.联合国秘书处
D.联合国大会
7、民主政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进步。在罗马帝国时期,屋大维首创的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民主共和制度
D.元首制
8、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贵族的采邑领地可能是一个庄园,也可能是十几个、几十个。一个庄园包括一个或几个村庄.庄园的耕地分两类,一类是贵族直领地(自营地),一类是农奴份地。这种制度逐渐瓦解源于哪场运动的兴起( )
A.十字军东征
B.文艺复兴运动
C.垦殖运动
D.新航路的开辟
9、下图所展现的雕刻绘画艺术作品是欧洲古典艺术的典范和代表作,至今仍是举世公认的艺术精品。在这四幅作品中,取材于体育竞技活动,对人体表现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的是
A.
B.
C.
D.
10、一战后,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发生了华夫脱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由此可以看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是
A.都以武装起义为主要斗争方式
B.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
C.形成了多样性的民族民主运动
D.人民群众起主导作用
11、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的是( )
A.秦朝时有人谈论儒家诗书被处死
B.在唐都长安随处可见回族商人
C.北宋时,商人在四川经商可以使用纸币
D.清雍正帝率军机要员私访江南
12、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为在当年二月底增加一闰日,年平均长度365.25日。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的历法,这一历法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材料评述的是下列哪一历法( )
A.儒略历
B.太阳历
C.夏历
D.阴历
1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和雅尔塔会议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共同作用是( )
A.扭转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不利局势
B.使德国法西斯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C.为战后解决重大问题提供了初步方案
D.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14、14世纪中叶以后,人们指责教会“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他们“只知道奸淫、贪欲、吃喝,可以说是无恶不作”,人们对教会的经典说教都表示怀疑。这一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意大利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15、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见如图)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紧握一铜板,上面用罗马数字刻着1776年7月4日。这一日期是
A.萨拉托加战役发生的时间
B.约克镇战役发生的时间
C.英国人承认美国人独立的时间
D.《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
16、对下表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义务教育就学率(部分)
年份 | 男(%) | 女(%) | 总就学率(%) |
1873 | 39.9 | 15.1 | 28.1 |
1883 | 67.2 | 33.6 | 51 |
1893 | 74.8 | 40.6 | 58.7 |
1903 | 96.6 | 89.6 | 93.2 |
A.日本义务教育发展迅速
B.日本社会实现男女平等
C.日本建立系统的教育体系
D.废藩置县有成效显著
17、下列关于人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学者按智商高低把人类分为三大人种 B. 人种的形成是一蹴而就的
C.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构成了世界三大人种 D. 人种有优劣之分
18、如图反映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的农民生存状态。分析改革内容,这种状态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农奴
A.获得了人身自由 B.可拥有自己财产 C.需高价赎买份地 D.可自由转化职业
19、下图反映的传说与哪一事件有关?
A.斯巴达城邦兴起
B.雅典城邦兴起
C.罗马城邦的兴起
D.罗马帝国建立
20、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方向。提出这一纲领的国际背景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巴黎和会上将中国山东转让给日本
C.华盛顿会议后中国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
D.七七事件爆发,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21、下列图人物是18世纪德国诞生的一位天才作曲家,他的代表作《____________》完成于1804年,这部作品气势磅礴,表达出他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下图是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____________》,画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斯巴达克起义:
(1)概况:公元_____年,斯巴达克(一名角斗士奴隶)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最终被血腥镇压。
(2)影响: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23、“海上马车夫”________
24、下图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形势图,图中方框内填入英文字母代号。
A为列宁指挥十月革命的地方
B为工人武装力量进攻的目标
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25、在重大历史危机面前,历史人物的智慧和选择影响着历史的发展。
(1)1922年,_________率领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
(2)1933年,_________就任德国总理,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建立。
(3)1935年面对意大利的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总统__________带领人民反抗。
(4)1940年德军轰炸英国,英国首相___________号召人民坚决同法西斯战斗。
(5)1941年德国突袭苏联,苏联领导人________带领苏联军民英勇抗击侵略。
26、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________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27、读下表,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著名文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 国别 | 文件名称 | 主要内容 |
1776年 | 美国 | __________ | 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
1789年 | 法国 | __________ | 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
28、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__;明朝宋应星撰写的科技巨著____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9、17世纪,荷兰一度控制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_____”之称。
30、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宗教曾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统治者控制了人们的思想…时至今日,世界上仍然存在着三大宗教。请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宗教名称 | 创立时间 | 创始人 | 教义 |
佛教 |
|
|
|
基督教 |
|
|
|
伊斯兰教 |
|
|
|
31、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哪些?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对俄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两次改革的性质有何不同?
32、理论是社会进步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14——16世纪首先发生于意大利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一个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名称。
(2)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启蒙思想家除了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外还有谁?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哪次资产阶级革命?
(3)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作什么?其意义是什么?第一次成功实践这一理论的事件是什么?
(4)依据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50——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准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33、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中海地区,相继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回答问题:
(1)写出尼罗河流域的文明成就一项。
(2)两河流域诞生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请写出其名称。
(3)古代印度形成的严格等级制度叫什么?商人在这一制度中属于哪一等级?(写出等级名称)
(4)谁统治时期,古希腊某个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4、船在生活中与人密切相关。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船】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革新之船】材料二 1807年8月,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的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号”新轮船,在哈得逊河试航并取得成功之前。在此之前,水面航行船都是以人力和风力作为动力。
(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欧洲广为流传的哪本书籍对该历史事件起到了刺激作用?
(2)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材料二中的蒸汽轮船是哪一事件在交通工具革新方面的成就?请写出此领域的另一项重要发明的发明者。分析这一事件为什么首先从英国开始?
(4)材料二涉及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