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 )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有期徒刑和罚金都是主刑刑罚方式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以下行为体现语言文明的有( )
①说话和气,以理服人 ②与人交谈时心不在焉
③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④多用商量的口吻与人沟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学校师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观看大会直播。这说明( )
A.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B.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
C.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D.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4、“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下列属于公益活动的有
①向居民宣传交通法规②参加班级值日③参加义务植树④在家打扫卫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关爱是风雨中为同学撑起的那把伞,是酷暑里为清洁工人递上的那瓶水,是马路上为跌倒老人搭出的那座“安全岛”……关爱他人可以( )
①传递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②赢得他人尊重,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③提升专业素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④营造良好氛围,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在复习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时,小阳同学搜集到下列新闻:
新闻 2023年9月8日中国网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近日,中国人大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看到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们应该( )
A.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B.依法行使立法权,制定完善法律
C.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建言献策
D.处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7、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小明坚持每天观看新闻,了解最新国家动态②小红利用周末时间向社区居民宣传法律知识
③小亮利用节假日到公园和地铁站附近捡垃圾④小敏星期天在家熬夜吃零食、看电视连续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2023年9月7日晚,深圳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暴雨。为了守护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彻夜奋战,迎着狂风洪水攻坚排险、奔跑守护。他们没有撑伞,却果断地为遇到危险的我们撑起了"保护伞"!他们的行为( )
A.展现奉献社会的姿态
B.落实遵守规则的要求
C.体现换位思考的品质
D.履行关爱他人的义务
9、“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这句话体现了( )
A.法律是维护公民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的唯一途径
B.只要不违法犯罪,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做任何事情
C.只要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D.道德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语重心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体现的国家核心利益是( )
A.国家统一
B.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C.国家主权
D.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11、按时政主题归类下列事件,最合理的一组是( )
①杭州第19届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
②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
③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④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科研人员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勇闯科学“无人区”;数百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10余万建设大军奋战在雄安新区,铺展未来之城的壮美画卷……广大人民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的身影,激励我们青少年( )
①只学书本知识②放弃学业投身到劳动实践之中
③培养实干精神④勇做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 )
①意味着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②告诉我们要厉行法治,坚持严格执法
③警示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④告诫我们要自觉遵纪守法,防患未然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4、八年级学生小城在放学骑车回家途中,不小心刮蹭路边的一辆汽车,导致车漆和车灯损坏严重。下列小城的做法和评价都正确的是( )
序号 | 小城的做法 | 评价 |
① | 主动留下字条,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表达歉意 | 这是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 |
② | 为避免爸妈担心,决定不告诉他们 | 中学生要克服对父母的依赖 |
③ | 见车主不在,听取路人意见趁机离开 | 这是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表现 |
④ | 与被撞车主商量赔偿问题 | 这是用实际行动弥补过错的表现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10月30日上午,以“汇聚网络正能量,弘扬文明新风尚”为主题的2023珠海网络文明大会开幕。为了进一步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精彩华章,我们应该( )
①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②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向善的网络文化
③在网络上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④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前几天,在外工作几年的叔叔回江阴了,驾车行驶至江阴长江大桥时,被家乡“一江一河”变身成为城市文化景观的“生态T台”夜景深深吸引。忍不住停下车来,拍照留念!下高速后,被交警予以驾驶证记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没有影响交通就可以不受处罚
③罚款200元属于附加刑
④在高速上拍照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17、中国政府网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常设栏目,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这让中国网民的电脑桌与总理的办公桌实现了零距离接触。由此可见,网络( )
A.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C.扩大了公民政治权利
D.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
18、财富的源泉、幸福的源泉是( )
A.劳动
B.学习
C.负责
D.诚信
19、“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启示我们对待未来( )
A.不需要有理想,只需要实干
B.不要光想不干,要敢想敢干,突破道德、法律的制约
C.要有理想,用踏踏实实的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D.坚信有理想就能创造美好未来
20、中学生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合理的是( )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遵守社会规则,学会自强自律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会欣赏他人,看到他人优点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 在2020年7月8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绪宏介绍,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但仍有一些谣言“病毒”搅动舆论场,干扰疫情防控大局。6月11日以来,北京警方共侦办此类案件92起,依法查处违法犯罪人员113人。
对此,两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辨析。
22、在一次“权利与义务”的讨论会上,小宇说:“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小玉说:“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国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请结合材料,运用教材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相关知识进行辨析。
23、背景材料:广东某校八年级学生小朱是政治科代表,有次政治测试,老师让他在讲台上一边答题一边监考。失去了老师的威慑,少数同学明目张胆作弊,小朱提醒几次仍不改正,小朱便把作弊的同学向科任老师和班主任报告,结果作弊的同学受到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狠狠批评。于是,这些同学认为“小朱爱打小报告”,说出各种难听的话......
请你从诚信和责任的角度谈谈你对小朱行为的看法。
24、 走路、吃饭、坐公交、甚至是骑车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拿着手机看。网络在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与实惠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恼人的骚扰、诈骗。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孩子,你也是低头族一员吧,你说说网络带给人们哪些消极影响?
(2)作为社会的一员,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做理性的网络参与者,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3)当你一旦遇到了网络诈骗,或者在淘宝上买到了虚假产品该怎样处理呢?
25、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
(2)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26、 2017年4月14日,江西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4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这4起案例分别为:赣州市南康区工人扬言要烧毁家具厂,被罚款200元;修水县网民造语孕妇感染SB250病毒死亡,被行政拘留5天;娄源县紫阳镇网民造谣公安特警暴力执法,被罚款500元;网民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不实涉恐视频信息被训诚。
你认为怎样才能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把自己的经验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27、材料一:当今社会上存在的部分道德滑坡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例如,在景区文物上刻字、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因航班问题大闹机场、老人跌倒无人扶、黄赌毒、见死不救等一些道德失范现象令人发指。
材料二:2013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刘云山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说,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要广泛开展向道德模范学习活动,引导人们从身边做起,从基本道德规范做起,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要止住当前道德滑坡,需要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的有什
么意义?
(2)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3)学习道德模范,贵在知行统一、重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向道德模范学习,把良好道德行
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
28、小华在网上搜集到了几幅图片,并产生了如下疑问,请帮助解答:
上述图片中,哪幅反映了公民在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剩余三幅,与哪些“主题词”有关呢?并作出简要的概括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