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是我们交往的通行证,下列选项中符合诚实守信要求的是( )
①李刚答应下午去看外婆,后来与同学打球就没去了
②王明发现爸爸偷税漏税,到税务机关去举报他
③王芳答应与同学一起出黑板报,尽管自己感冒难受,还是坚持与同学一起出完了黑板报
④张华偷偷买了一本小说被妈妈发现了,他害怕妈妈批评,骗妈妈说这是向同学借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021年10月,交通运输部在其官网发布了《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对儿童票售票标准的调整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很多人在官网留言区表示:“购票再也不用担心娃长太高了!希望新规及时落地。”回答下列小题。
【1】交通运输部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表明( )
①互联网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最佳渠道
②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互联网拥有海量信息,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经过修订后,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针对广大旅客关注的儿童票问题,新规定打破了以往“以身高论票价”的规定,开启“双轨制”,将身高和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此项新规定的正确认识是( )
A.所有规则都是有益于社会发展进步的
B.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某些不合理的规则,一经发现,就应立即废止
D.规则应当适应现实生活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3、“核潜艇之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他在一个无名小岛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我们能从黄旭华事迹中得到的感悟有( )
A.被动承担,履行责任
B.主动承担,推卸责任
C.积极承担,索取回报
D.勇于承担,无怨无悔
4、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②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③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标语④踊跃为受灾地区的群众捐款捐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些古语传递的智慧有( )
①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②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
③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④善于学习他人的一切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A.小王销售盗版“冰墩墩”挂件被罚款5000元——民事违法行为
B.照相馆未经小莉同意,私自将她的艺术照展出宣传,以招徕顾客——行政违法行为
C.常某向境外人员泄露军事机密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刑事违法行为
D.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刑事违法行为
7、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小区,李华是我的邻居,我与李华的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8、劳动体验和研学旅行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这表明( )
①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②中学生要全力奉献集体、服务社会
③感受社会生活对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④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下面图片属于社会秩序中的( )
A.生产秩序
B.交通秩序
C.公共秩序
D.社会管理秩序
10、下面对诚信故事解读正确的有( )
序号 | 诚信故事 | 解读 |
① | 姜保成8年替父还债近90万,他用行动诠释诚信做人 | 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
② | 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诚立身,守信践诺,兴国潮风气 |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
③ | “中国好人”林生丽:一个承诺,近一万个日夜的坚守 |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
④ | 邓志军,30年不欠国家一分税钱,不欠员工一分薪酬。没有一条失信违法记录、一份违约合同 | 诚信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1、社会犹如一个生命有机体,个人就如同这个生命有机体的一个细胞。这句话主要说明( )
A.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B.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主要是血缘关系
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12、漫画《就这个看得很清楚》反映的内容提醒我们( )
①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②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③捍卫国家尊严,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④应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能只重视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近年来,一些“网络水军”为牟取暴利恶意炒作相关事件,成为网络谣言滋生扩散的幕后推手。2023年7月21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部署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切实净化网络生态、积极营造清朗有序网络环境的举措成效情况。这警示我们中学生( )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遵守网络准则②严厉打击网络谣言滋生扩散的幕后推手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④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应该是( )
A.不逾矩
B.不违规
C.不违法
D.不犯罪
15、校园欺凌带来的不仅有身体伤害,还有心理伤害。如何向校园欺凌说“不”,下图启示青少年应该( )
①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制
②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权
③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修订
④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2023年7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视察东部战区机关时指出,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要时刻牢记使命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全力以赴履行好战区主战职能。这说明( )
①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②我国重视国家安全、强化忧患意识
③我国安全形势危急、不容乐观 ④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柱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小青芒”是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志愿者的昵称,从晨光熹微到夜色阑珊,1.65万名“小青芒”公益志愿者们,以无数微光汇聚时代暖流,为学青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这说明( )
A.热心公益是服务社会的重要表现
B.热心公益是服务社会的唯一途径
C.奉献社会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D.志愿服务给人以精神上的关怀
18、据民法典规定,用户在转载网络信息时,对其真实性负有法律责任,这意味着未经核实转发别人的信息,也属于违法行为,这启示我们,辨别网络谣言要( )
①向家长、老师、专家求教 ②学会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③注意信息的出处是否权威 ④学会辨识信息内容的真伪,远离虚假信息,远离网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有一种安全感叫祖国海军接你回家。”2023上半年苏丹安全局势持续恶化,4月26日,中国海军舰艇紧急赴苏丹撤离我国在苏丹人员,登舰过程中,一名中国同胞泪流满面:“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哭了,我太感动了!”这名同胞的话让我们感受到( )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一致④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河南一名外卖员跳入冰湖中,将3个落水孩子全部救上岸;江苏热心市民托举一名悬空挂在4楼阳台外的7岁男孩,直至救援人员赶到将男孩救下;安徽一车5人坠入水沟,一名警校学生和其父亲与众人合力将被困人员救回;山东司机纷纷停车解救发生侧翻车辆中的被困人员。他们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是( )
①生命至上 ②友善待人 ③诚实守信 ④爱岗敬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背景材料:网络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图中漫画《家庭聚餐》反映的是:饭桌上,老人多次想跟孩子们说说话,但孩子们都抱着手机聊天,老人
受冷落后,一怒之下离席而去。
请你从孝敬长辈的角度,对漫画中年轻人的行为进行评析.先判断,
再说明理由。
22、 2021年4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决定》指出,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自觉置身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强化责任担当。
近年来,贵州省纪委监委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让群众反映问题更便捷,建设更加高效的举报平台,织密群众监督网,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看到这两则信息后,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权力的规范运行需要将其置于阳光下,也需要公民积极行使手中的监督权。”
你是否赞同该网友的留言?请判断分析。
23、龙龙:今天道德与法治课上,因偷看小说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真郁闷。今后再也不听他的课了。
请你结合相关知识点对龙龙的行为进行辨析。
24、列举两项公民的法定义务,并说明公民怎样自觉忠实履行义务?(7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学习了《网络生活新空间》后,某校八年级(3)班现在正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中国互联网行业整体向规范化、价值化发展,同时,移动互联网推动消费模式共享化、设备智能化和场景多元化。
材料二 想享用美食却不擅烹饪?出门就想坐上便捷舒适的接送车?在家就能预定城外旅行,遍看无限风光?只要拿起手机,上网找个应用程序(App),就会有人送服务上门。
材料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带手机上学,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上网、聊微信、玩游戏、写作业,更有甚者利用手机上网浏览不良信息。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网络丰富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表现?
(2)网络是把双刃剑,请你说出中学生沉迷手机上网的危害。
(3)网络沟通无极限,青少年应该如何参与网络生活?
26、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1)国家利益涉及很多领域,主要包括了哪些内容?(写出两方面即可)
(2)我们应该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27、2018年8月21日,在从济南西站开往北京的G334次高速动车组列车上,一男子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员各种胡搅蛮缠,该男子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被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从而被人称为“霸座哥”。
(1)请问社会生活为什么离不开规则?
(2)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路、吃饭、坐公交、甚至是骑车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拿着手机看。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总能看到很多人,长时间保持低头状,手指轻点触屏,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些人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了“低头族”中的一员了。网络在为“低头族”带来方便与实惠的同时,却也不知不觉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骚扰、诈骗。
(1)从材料中你可以感受到网络存在哪些消极影响?
(2)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做理性的网络参与者,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3)在与人交往时频繁看手机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我们常说“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从我做起”,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真正做到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