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根本上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宇与格局。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人们时刻面临_______的矛盾和有形无形的压力。如何调适心理焦虑?读书无疑是一剂_________。有意识地选读历史、文学乃至天文学等方面的书籍,能让我们在现实世界之外,拥有更辽阔、更丰富的精神世界。长年阅读,含英咀华,会在不知不觉中温润我们的情怀,________我们的格局,______我们的境界。
A.络绎不绝 锦囊妙计 开拓 升华
B.纷至沓来 灵丹妙药 拓展 提升
C.络绎不绝 灵丹妙药 开拓 升华
D.纷至沓来 锦囊妙计 拓展 提升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暑假进修,使我们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
B. 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高中充满信心。
C. 漂泊在外的游子无时无刻在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D. 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而且能提升自我。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奠基(diàn) 头颅(lú) 粗拙(zhuó) 可歌可泣(lì)
B. 胸脯(pú) 书斋(zhāi) 门框(kuàng) 酣然入梦(hān)
C. 谣言(yáo) 嗥鸣(áo) 诘问(jié) 锲而不舍(qì)
D. 门槛(kǎn) 污秽(suì) 亘古(gèng) 至死不懈(xiè)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亘(gèn)古 字帖(tiè) 愧怍(zuò) 锋芒毕露(1ù)
B.殷(yān)红 修葺(qì) 憎(zēng)恶 屏(bǐng)息凝神
C.炽(chì)热 俯瞰(kàn) 哺(bǔ)育 锲(qì)而不舍
D.忏(chàn)悔 吞噬(shì) 矜(jīn)持 怏怏(yàng)不乐
5、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暑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B.他要给我们哀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楷桌子,或做什么的。
D.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我酌油知之 睨之久而不去
B.尔安敢轻吾射 惟手熟尔
C.康肃笑而遣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D.徐以杓酌油沥之 以我酌油知之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模拟/模样 角色/天涯海角 仙露琼浆/锋芒毕露
B.蒙胧/合拢 点缀/不辍劳作 忧心忡忡/困难重重
C.折损/折腾 负荷/荷枪实弹 排忧解难/浑身解数
D.陡峭/悄然 契约/锲而不舍 诲人不倦/风雨如晦
8、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香远益清 (2)陶后鲜有闻
(3)每履之 (4)语之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3】《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爱莲说》一文中除了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还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请写出来并加以解说。
9、古诗默写。
(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
(3)《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下列小题。
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
⑴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⑵我念高三那年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嚷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⑶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⑷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我使劲儿点着头。
⑸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我忽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个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⑹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寄到了。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说今年闰五月,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儿女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
⑺读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⑻毕业后,我写信告诉母亲我交女朋友了。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了一条红围巾。当我拿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它?”女友说得没错。城里的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围这种围巾的。
⑼后来,我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那日,我问她:“那条红围巾呢?”“那破玩意儿我早扔了,你要,我可以再给你买一条。”我当然没有要。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巾。
⑽后来当我和现在的妻子恋爱时,我送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亲那条一模一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我母亲买的,妻很珍惜。
⑾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儿子拴住了一个好媳妇”。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喜悦,我当然不能告诉母亲,这个媳妇不是用她那条红围巾给“拴住”的……
⑿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能给予母亲的最大安慰就是——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所以这三件事的真相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
【1】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三件事。
【2】开头一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⑿段说母亲“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这“幸福”在本文中具体指哪几个方面?
【4】文章所写三件事,如发生在你身上,你会告诉母亲吗?为什么?
1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文明的尺度
梁晓声
某些词汇似乎具有无限丰富的内涵,因而人若想领会它的全部意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宇宙,比如时间。不是专家,不太能说清楚。
“文明”也是一个类似的词。
当普遍的人类宣布某现象为第一种“不文明”现象时,真正的文明即从那时开始。正如霍金诠释时间的概念是从宇宙大爆炸开始。
文明之意识究竟从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并且还将继续改变着我们人类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这是我根本说不清的。但是我知道它确实使别人变得比我们自己可爱得多。
上世纪80年代我曾和林斤澜、柳溪两位老作家访法,有一个风雨天,我们所乘的汽车驶在乡间道路上.在我们前边有一辆汽车,从车后窗可以看清,车内中显然是一家人。丈夫开车,旁边是妻子,后座是两个小女儿他们的车轮扬起的尘土,一阵阵落在我们的车前窗上。而且,那条曲折的乡间道路没法超车。终于到了一个足以超车的拐弯处,前边的车停住了。开车的丈夫下了车,向我们的车走来:为我们开车的是法国外交部的一名翻译,法国青年,于是他摇下车窗,用法语跟对方说了半天,后来,我们的车开到前边去了。
我问翻译:“你们说了些什么?
他说,对方坚持让他将车开到前边去。
我挺奇怪,问为什么?
他说,对方认为,自己的车始终开在前边,对我们太不公平,对方说,自己的车始终开在前边,自己根本没法儿开得心安理得。
而我,默默地,想到了那法国父亲的两个小女儿,她们必从父亲身上受到了一种教育,那就是——某些明显有利于自己的事,并不一定真的是天经地义之事。
隔日我们的车在路上撞着了一只农家犬。是的,只不过是“碰”了那犬一下。只不过它叫着跑开时,一条后腿稍微有那么一点儿瘸,稍微而已。法国青年却将车停下了,去找养那只犬的人家。十几分钟后回来,说没找到。半小时后,我们决定在一个小镇的快餐店吃午饭,那法国青年说他还是得开车回去找一下,说要不,他心里很别扭。是的,他当时就是用汉语说了“心里很别扭”五个字。而我,出于一种了解的念头,决定陪他去找,终于找到了养那条犬的一户农家,而那条犬已经若无其事了。于是郑重道歉,于是主动留下名片,车号,驾照号码……
回来时,他心里不“别扭”了。接下来的一路,又有说有笑了。
我想,文明一定不是要刻意做给別人看的一件事情。它应该首先成为使自己愉快并且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正如那位带着全家人旅行的父亲,他不那么做,就没法儿“心安理得”。正如我们的翻译,不那么做就“心里很别扭”。
所以,我们不能对于我们的同胞在文明方面有太脱离实际的要求。无论我们的动机多么良好,我们的期待都应搁置在文明底线上。
中国不能回避一个关于所谓文明的深层问题,那就是——文明概念在高准则的方面的林林总总的“心安理得”,怎样抵消了人们寄托于文明底线方面的良好愿望?
我们几乎天天离不开肥皂,但肥皂反而是我们说得最少的一个词;“文明”这个词我们已说得太多,乃因为它还没成为我们生活内容里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需要中国有许多父亲,像那位法国父亲一样自然而然地体现某些言行……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8年4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文中体现“文明”的两件事。(含标点限40个字内)
【2】请解释文章标题的含义。(含标点限40个字内)
【3】请你列举出一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并提出建议。(含标点限80个字内)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地醒来,万物复苏。看那一朵朵依旧笑春风的桃花,一片片才露尖尖角的荷叶,一枝枝院落溶溶月的梨花,一树树芳心一点娇无力的海棠……今人不见古时春,今春曾经在古时。
请以“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