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伊犁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老人血气方刚,和蔼可亲,没几天我们便和他成了忘年交。

    B.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C.面对扑朔迷离的案子,公安人员冷静分析,终于使真相大白。

    D.南宁风光旖旎,绿树葱茏的青秀山,神奇美妙的大明山……令人目不窥园,流连忘返。

  •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B.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C.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

    D.教师节当天,学校对默默无闻奉献、孜孜不倦教学的辛勤园丁进行了表彰奖励。

  • 3、下列选项中意思明确,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一项是( )

    A. 能不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B. 为了防止校园欺凌现象不再发生,七年级二班开展了一次以“预防校园欺凌,保护自我安全”为主题的班会。

    C. 由于经营不善,沿海地区很多公司今年的营业额下降了近2倍。

    D. 通过期末近一个月的复习,王同学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 4、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件事情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实,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有的国家把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的安全之上,这种安全只是海市蜃楼

    D.即使冬天严寒而孤独,我也始终相信,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希望。

  •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晚我要好好地睡一觉,养精蓄锐,好对付明天的考试。

    B.李凯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他要去竞选班长。”

    C.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岳云鹏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 欢乐的暑假生活即将过去,开学的日子即将不期而至

    C. 奶奶的旧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照片背后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D. “雷锋”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习和发扬伟大的“雷锋精神”。

  • 7、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pìn   模拟(   带(yíng   而不舍(qiè

    B. 胧(méng   祷(   窗(xuán   海市楼(shèn

    C. zuì   溅(bèng   liè   忍俊不jīn

    D. zhuó   如(   恶(zèng   悲天人(mǐn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口:“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撕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沧州南一寺河干_____

    (2)山门于河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文中讲到了哪三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4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默写句子。

    ①《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沧海》: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天净沙·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⑤《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

    ⑥《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________

    ⑦《爱莲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⑧《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下课后,我和同学探讨一道数学题,起初总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后来王林同学画出的一条辅助线,让我灵光乍现,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游山西村》)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为打赢防疫阻击战,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健康,教育部、工信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坚持学校教师线上指导帮助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限时限量合理安排学习,同时要求做好开学后教学与居家学习的衔接,防止以居家学习完全代替学校课堂教学。

    利用互联网线上教学与学习,对学校、家长、学生乃至整个教育界,都将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考验。

    (材料一)

    (材料二)

    疫情期间,本人连续跟踪近百节中学数学课堂,切身感受到在硬件设备准备不充分、平台技术掌握不熟练、在线教学资源比较匮乏等诸多问题之外,线上教学更深层次、更本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对于录播课程,教学内容以单元教学或专题教学为主,教学目标大多基于课程标准,并结合相应的考试要求。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教学过程聚焦重点内容和典型问题。为了使受众群体最大化,这类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某个具体年级。而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差异很大,如何保障不同认知基础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此类课程的最大问题。

    对于直播课程,在线教学中,老师通过平台的互动功能,利用技术可以快速地收集学生作答信息,帮助老师及时准确了解学生情况。但在课堂学生人数多时,老师给的题目只能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因为学生没有办法快速反馈更多信息。比如数学当中的复杂符号和图形等信息学生不会上传,所以老师必须将复杂问题分解,以便于学生回答。那么,课程改革中提倡的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以及结构不良问题该如何在这样的课堂中实施?此外,在线教学中,老师能得到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愿意分享的学生,并且对于题目的作答情况也是只知道结论,不清楚过程。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作答时,老师可以及时观察学生的作答过程,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和问题,并给出及时反馈。

    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存在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等弊端。但是,线上教学也具有可弥补线下教学不足的明显优势。

    突出的内容优势。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般借助于书本、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容易形成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线上教学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育资源,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具趣味。

    明显的时空优势。在线教育可以为师生节约路途上耗费的时间,在网络具备的情况下,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上交流而不受空间限制,节约了资源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自主学习是学生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和影响而主动学习的一种状态,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更是个体走向成功与卓越的重要素养。线上教学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和主动探索的时间,可以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解决问题。

    (《光明日报》2020年04月28日14版,有删改)

    (材料三)

    疫情期是儿童青少年电子屏幕产品用时激增期,也是其视力及身心健康防控关键期。为进一步支持国家的儿童青少年近视及身心健康防控工作,首都师范大学COP团队课题组基于微信群迅速开展了网络随机调查和电话访谈工作。

    调研数据显示,学生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大幅增加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本专科生、研究生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总时长(含电脑、学习机、手机、电视等)分别为6.4、9.6、13.4、15.1、16.9小时。

    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属于成人,但其情况更为严重,以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总时长为例,分别高达15小时和17小时。调研发现,仅在经过一周的网络学习后,至少已有七分之一以上的本科生明显感到疲倦和偏头痛。

    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使用时长都属于“重度”使用,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更甚。这会导致学生情绪不稳定,学习效率下降,由此可能引发亲子矛盾、家庭矛盾、家校矛盾。

    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使用1.5课时(约1.35小时)电子学习环境,一年后即被发现引发了视力下降。当前大中小学的“重度”使用引发大范围的视力下降应该是大概率事件;“重度”使用还会带来失眠、偏头痛、肌肉萎缩、颈椎弯曲、皮肤疾病等;对于本专科生尤其研究生来说,由于电子产品每天用时高达17个小时,已严重挤压睡眠、饮食和锻炼时间。

    课题组对北京地区本科生的访谈发现,疫情以来绝大多数同学基本上“宅”在家里,出现了50天未出过家门的案例。长期缺少自然光照会加重对学生视力的损害,而且不仅限于此,长期在封闭空间的生活、学习或工作还会带来心理和身体其他方面的损害。对于长期的封闭空间生存状态、长期的电子产品重度使用以及网络学习负担对学生以及家长的影响,我们都应高度重视,以积极预防学生近视、学生抑郁、家长抑郁、青少年暴力、家长暴力的发生以及由此给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的更深层次的损害。

    调研显示,目前造成大中小学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主要原因有:学习负担较重,生活单调,精神不充实,自制力弱等。因此,在应对上主要应采取的措施是:放慢学习进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改变学生主要阅读方式,开展纸质阅读;强化体育锻炼,参与亲子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方式;加强干预,将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指导、学习和生活方式指导等多种措施并举,并辅以保障措施和其他有益经验。

    (《光明日报》2020年03月24日14版,有删改)

    1试用一段文字介绍材料一的画面。

    2看完了材料二,小苏和小州同学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小苏认为线上学习利大于弊,但是小州认为线上学习弊大于利,试结合材料二的内容,为他们两人的观点分别找出理由。

    小苏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州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材料三,试分析疫情期间,长期的线上课程,对青少年产生了哪些负面的影响。

    (链接)

    因为“盯屏”不得已要增多近距离用眼;由于几乎所有电子产品入眼的光强度都会超过纸质版书籍、黑板的光线反射强度,而存在光线刺激的问题;无论是电脑、iPad还是手机,都会有一定的发光频率,这与自然光线不同,会对眼球的发育有影响。

    4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联系上面的三则材料,说说我们如何能够做到既保证线上学习的效果,又能注意保护自己的视力及身心健康呢?

  •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   (蹦、冲、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划、点、摇)开船,在桥石上一   (磕、撞、抵),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请给上面文段拟写一个四字的小标题______________

    2从文段①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3文段②从哪几个角度进行了描写?请用曲线在文段①中划出与文段②中划横线的语句相照应的语句。

    4文段③“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中 “沉静”和“自失”是否矛盾?为什么?本段中加点的“他”具体指代什么?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题目一:属于我的幸福

    题目二:那份   的记忆

    要求:(1)以上文题,任选其一。(2)结合你的生活,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3)抒发你的真实情感,表达你的真实感受。(4)认真书写,力求字迹工整、美观口。(5)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