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伟大的“中国梦”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奋斗才可以实现。
B.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才开始妇孺皆知。
D. 他毕生都在为改善山区居民生活而奔波,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写的一篇传记,文章通过写斯科特一行人晚到南极、绝望而归、悲壮覆灭的经过,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的精神。
B.《紫藤萝瀑布》和《一颗小桃树》的作者分别是当代作家贾平凹和宗璞,两篇散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C.《河中石兽》出自清代文学家纪昀的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这部小说集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
D.古代乐府民歌《木兰诗》风格刚健质朴,诗中多用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以风趣比喻收束全诗。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无垠(yín) 校(jiào)对 气冲斗(dǒu)牛
B.舀(yǎo)水 抹(mǒ)杀 锲(qì)而不舍
C.萦(yíng)绕 咳嗽(shòu) 鲜(xiǎn)为人知
D.卓(zhuō)越 调羹(gĕng) 铤(tǐng)而走险
4、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什么叫长大?就是我们终于体会到有一件事情不再那么迷人,有更迷人的事情值得追求!每个人的长大皆如此,我们学会把目光从狭小的书桌、方寸的屏幕、局限的友人,转向更加广阔的未来,放下该放下的,拿起该拿起的,果敢、坚定、沉稳!
A. 句中的“终于”“不”都是副词,“从”是介词。
B. 句中“狭小的书桌”“方寸的屏幕”“局限的友人”是偏正短语。
C. 句中“的”“那么”是助词。
D. 句中“果敢”“坚定”“沉稳”都是形容词。
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圃(pú) 睥睨 颠沛流离(pèi) 以身做则
B. 门框(kuàng) 振悚 诲人不倦(huǐ) 牵强附会
C. 着陆(zháo) 涎水 死心塌地(tā) 题纲挈领
D. 晌午(shǎng) 修葺 千乘之国(shèng) 中流砥柱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美国总统奥巴马非常有人格魅力,他在篮球场上驰骋,带女儿吃刨冰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奥巴马还写过诗。
B. 台湾魔术师刘谦的魔术被热衷解密的网友们炒得河翻水翻,但魔术真相仍是扑朔迷离。
C. 驴友,一个活跃在名山大川或人迹罕至地带的特殊人群,他们是具有冒险精神的背包客,是专业的野外生存达人,更是旅行者中的权力派。
D.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回答是多么荒谬,不以为然地继续高谈阔论。
7、下列属于动宾短语的一组是( )
A. 美丽乡村 好奇地问 默默地生长 它的声音
B. 热爱祖国 执行任务 拜访故居 排除故障
C. 老师讲课 小明进门 太阳升起 桃花开放
D. 漂亮极了 放松下来 干得很好 跑得飞快
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1)吾射不亦精乎(____________)
(2)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
(3)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____)
(4)以钱覆其口(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尔安敢轻吾射!
【3】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 )
A. 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
B. 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
C. 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D.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9、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守本真,洁身自好,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的那样,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小雨清风落楝花
李丹崖
(1)立夏过后,刚刚落了一场雨,我在大有街西边散步,遇见一棵高大楝树,楝花开得正好,淡紫色的花朵,像是满怀心事的女子,在等待一场雨,把自己的心事捎给脚下的土地,然后,雨水把它们带走,落花有意随流水。
(2)每每看到楝花,我总想起王安石的诗句:“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楝花一开,一条巷子就温婉了,楝树高挑地站在那里,像一位名模,至少也是有资格参加“维多利亚的秘密”的那种;楝花一落,细细碎碎的小花,让一座院子变得瞬间雅致了许多,也让一条巷子立时有了幽深的感觉。
(3)少年时,我和一帮小伙伴喜欢在楝树下嬉戏,摘一朵楝花,夹在女孩子的头上,玩过家家的游戏,嘴里念叨着不知道从哪一代长辈那里听来的儿歌“摘一朵楝花,恋一个家家,家在温暖在,花开楝不苦”。然后,笑嘻嘻的撩开女孩子头顶的手帕。这些天真无邪的游戏,不知道当下的乡村是否还在演,旧时记忆电影一样在脑海闪现,其实,每个人生来就爱表演,从过家家可以看出来天分,从一朵楝花上看出格调。
(4)有很多人习惯上在楝花的前面加上一个“苦”字,称之为“苦楝花”,楝花的确是苦的,我曾抱着好奇心去尝过一次,后来才知道,楝花是有微毒的。我之所以尝,是看到祖母养的小羊羔格外爱吃楝树叶和花,吃起来津津有味,且发现楝花那么好看,应该吃起来也不错,殊不知,样貌和实质是两码事。当然,也不能因此就说楝花不美,美的东西数不胜数,不一定非要和吃搭上干系。
(5)“楝花飘彻,簌簌清香细。”这是宋人谢逸《千秋岁·咏夏景》里的句子,人们只记得最后那句“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却忘了开头的两句也这样美。夏日里繁花似锦,处处都是汪洋恣肆的花朵,哪里还有太多的人会关注楝花?莲花还写不过来,楝花这样小众,花瓣也这样细碎,在很多情况下应该是被遗忘的一缕香魂。
(6)我坚信:一样的花,总能遇见一样心境的旅人。所以,唐宋以来,仍有许多人写楝花,时至如今,我们在乡村的田垄边,老街的院落里,仍能遇见楝树。
(7)多年前,在成都街头一个诗人开的酒吧门前遇见一排楝树,在初夏时节,幽幽地开着淡紫色的花朵,像是酒吧内喝了点红酒的女子,在春风深处醉意绵绵地说着酒话,或是向知己倾吐心事。我走在这样的楝花里,看前面有一位穿风衣的女子,一头秀发,有花瓣落在她的头上,也不拿掉,在初夏的风里,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
(8)其实,二十四番花信风,始于梅花,终于楝花。楝花作为花信风的压轴之作,其美妙程度可见一斑。楝花一开,谷雨就过完了,立夏到了,满世界就铺满了成熟的气息。
(9)难怪有诗人所,如果您错过了流星雨,不妨走到初夏的楝树下,那样一场花语,丝毫不输流星雨的斑斓……
【1】第(3)段说“从一朵楝花上看出格调”,试从第(2)段文字中选出两个词来形容“楝花”的格调。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5)段划线句。
夏日里繁花似锦,处处都是汪洋恣肆的花朵,哪里还有太多的人会关注楝花?莲花还写不过来,楝花这样小众,花瓣也这样细碎,在很多情况下应该是被遗忘的一缕香魂。
【3】请说说以“小雨清风落楝花”为题的好处。
【4】结合文意以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11、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这个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1】在括号中写出加点词语的词性。
我总是( )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 )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 )沉,或者( )在( )睡梦中突然( )惊醒的时候。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中“她”指代关东原野。
B.“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中“这种声音”指呼唤着我的名字的声音。
C.“这个我是知道的”中“这个”是指呼唤声是从大地深层来的。
D.“它们从来没有停息”中“它们”指故乡大地深层的浆液在翻滚,和我的心在跳跃。
【3】文中“不得不回去”、“应该回去”、“必须回去”三者之间有什么细微的差别?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大学的殿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总有一些话使我们铭记,令我们受益终生。有些话语让我们感动,有些话语给我们启迪,有些话语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引。
请以“给力的一句话”为题作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不得抄袭、套作;(2)卷面工整,叙事清楚,结构合理;(3)不能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字数在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