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迪庆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很多同学都知道自己的身高和质量,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人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请你估算一下自己的体积。你的体积最接近于(  )

    A.60m3

    B.0.6m3

    C.0.06m3

    D.0.006m3

  • 2、锯琴,也称为“乐锯”,即用锯子演奏音乐,其结构如图甲所示。演奏时,触动锯身宽度越宽,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如图乙,与触动B点相比,触动 A点时(  )

       

    A.发声时每秒振动的次数多

    B.发声时动幅度小

    C.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 3、如图所示是某酒店门前的防疫测温机器人,它可以测量面前人体的温度,并能记录人的影像。只有它发出“体温正常”的声音后,人才可以进入酒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紫外线进行测温的

    B.机器人记录人的影像和投影仪原理相同

    C.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D.人远离机器人时,机器人屏幕上人的影像会变小

  • 4、在测量体温时,粗心的小明忘了甩一甩体温计就直接进行了测量,测出的示数为38.2℃,则小明的体温不可能是下列数值中的哪一个(  )

    A.38.3℃

    B.38.2℃

    C.38.0℃

    D.38.1℃

  • 5、如图所示,移动支付迅猛发展的时代,扫码支付逐渐普及,用手机扫码支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店里贴在墙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要位于镜头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D.手机远离二维码时,所成的像会变小

  • 6、专家建议: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人肩负书包的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根据建议,一名普通中学生肩负书包的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

    A.

    B.

    C.

    D.

  • 7、如图所示,小明坐在快速行驶的列车里,通过车窗看到车外的树木风驰电掣般向后运动。若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车窗

    B.铁轨

    C.路边的树

    D.在列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 8、时刻,甲在乙前面,相距,甲、乙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为

    B.乙的速度为

    C.时乙追上甲

    D.时乙在甲前方

  •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

    C.激光准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D.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虚像

  • 10、如图甲所示,长期不用的水龙头会因生锈而很难打开,维修人员常会用一长铁管套在水龙头上,如图乙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管端A 点处,就能很容易地打开水龙头。此过程中,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施力物体

  • 11、炎炎夏日,防溺水是重要的暑期校园安全工作之一、在不熟悉的水域,千万不要冒然下水,以免对水的深度估计不足而发生危险。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错觉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1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4.72cm,14.73cm,14.92cm,14.71cm。该物体的测量结果应是(       

    A.14.71cm

    B.14.72cm

    C.14.73cm

    D.14.77cm

  • 13、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空气中的氮气液化后形成的液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 1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水银

    酒精

    A.水银的质量是

    B.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C.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体积不变

    D.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

  • 15、二十四节气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下列四个节气中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立春——冰化成的水

    B.白露——草上的露珠

    C.   霜降——枝头上的霜

    D.冬至——房檐上的冰

  • 16、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城市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反光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②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虚像

    ③水池底看起来会比实际浅

    ④照相时底片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17、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凝固

  • 18、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图甲,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图乙,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

    C.图丙,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

    D.图丁,敲敲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

  • 19、下列实例中,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

    A.蒸饭的锅口上方喷出“白气”

    B.家庭用液化石油气

    C.喝开水时镜片模糊

    D.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外壁“出汗”

  • 20、如图所示,一木块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A所受的重力为G,水平桌面对A的支持力为,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G大于

    B.小于

    C.G是一对平衡力

    D.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21、为了测量一正方体石块的体积,同学们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用刻度尺测出正方体石块的边长l,代入公式V=l3计算。

    方案二:用量筒和水来测量,先读出量筒内的水的体积V1,再设法将正方体石块浸没在量筒内读出水面刻度V2,用公式V=V2-V1计算。

    通过你的学习或推理,你认为上述方案正确的是(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一和方案二

    D.两种方案都不行

  • 22、在青铜峡峡谷,有一支漂流探险队乘橡皮船顺水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岸边的树是运动的

    D.以河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 23、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虚像

    B.当物体距透镜12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D.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靠近透镜时,要得到清晰的实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 24、如图所示,“冻豆腐”又叫做“海绵豆腐”,它是将鲜豆腐冰冻后,再化冻,豆腐中的冰化成水全部流出后,内部就形成密布孔洞。在测火锅时汤汁就会进入孔洞,口味较好。小芳妈妈买来鲜豆腐打算将其制成冻豆腐,已知鲜豆腐质量600g,体积为500cm3,鲜豆腐中所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冰的密度g取10N/kg。涮火锅时海绵豆腐吸饱汤汁后,完好捞出,质量变为690g,正确的是(  )

    A.鲜豆腐的密度1.2kg/m3

    B.冰冻后海绵豆腐内冰的质量276g

    C.冰冻后海绵豆腐内能够形成的孔洞的总体积324m3

    D.汤汁密度1.15×103kg/m3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洞察号”着陆器(Insight)如图8201855日发射升空,经过205天的旅行,在外太空零下269℃下航行了3.01亿英里,于北京时间1127日凌晨354分着陆火星。

    1)“洞察号”着陆时,是利用向下喷出气流而使着陆器的速度减小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 的这一知识。

    2)“洞察号”着陆之后传回的第一张照片使用的是一百万像素CCD相机。传感器上成清晰的像时,传感器与镜头的距离应该在______范围内。(选填“大于两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或 “小于一倍焦距”)

    3)雷达系统将准确锁定降落点,向“洞察号”的机载计算机反馈高度等信息,由机载计算机运算并指导其着陆过程。下列生物的生存技能中与雷达的原理相似的是__________

    A.壁虎利用脚掌上的吸盘攀爬  

    B.蝙蝠用回声定位的方式捕食

    C.南美河流中的电鳗用电击的方式捕猎

    4)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火星上的g值约为3.71/千克,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 26、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的______而产生的。大象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的是______

  • 27、艳阳下的惠州西湖湖畔树影婆娑,水中的鹅卵石清晰可见,湖面上的小鸟上下翻飞,景色美不胜收!其中地面上的树影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游人看到水中的鹅卵石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鹅卵石的像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

  • 28、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录了张宏同学通过10m、20m、30m和40m处的时间,并记录在下表中:

    s/m

    10

    20

    30

    40

    t/s

    3.2

    5.2

    6.8

    8.2

    根据上面的数据,计算出张宏同学跑步的下列平均速度:

    (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是   m/s.

    (2)从10m到30m处的平均速度是   m/s.

    (3)从30m到40m处的平均速度是   m/s.

     

  • 29、如图是同学们自制的用于观察气压变化的装置,其中能够工作的是______,当外界气压变小时,可观察到中间细管的液柱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30、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 _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  ________ km/h,合  ________ m/s.

  • 31、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小刚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石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如果直接将该石块放入水中,该石块将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 32、(1)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传播路线,其中_______是入射光线,折射角为_________度,___________侧是玻璃(选填“上”“下”“左”“右”)。

    (2)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_________

  • 33、如图所示,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拧螺母,把力作用在A点比作用在B点更容易拧紧或拧开螺母,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这表明:_____

  • 34、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艘轮船满载时的排水量是1.8×104t,它受到最大的浮力是_____N。若船重5×107N,则它的最大载货质量是________kg。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小明想测量玻璃杯所用玻璃的密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______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所示,为了使天平平衡,小明应该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天平平衡后,在测量玻璃杯质量时,小明向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当他加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了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正确操作是:______,直至天平横梁再次平衡。天平再次平衡后,托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玻璃杯的质量m1______g;

    (3)由于玻璃杯无法放入量筒,小明用如下方法测量玻璃的体积。

    ①在大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②将玻璃杯浸没于水中,用记号笔记下水面在大烧杯上对应的位置a (如图乙);

    ③取出玻璃杯,用量筒量取50mL 水,将量筒中的水倒入大烧杯,直到水面达到大烧杯上a处,并读出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

    ④玻璃杯的体积为______cm3,玻璃的密度为______g/cm3。这种测量方法所测得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_____ (选填“大”或“小”)。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小明同学从安庆乘车去太湖县城游玩,车行驶到路途中看到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还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此时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若不违章行驶,从标志处到太湖县城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 37、一火车隧道全长6800m,一列长250m的火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求:

    (1)这列火车全部通过隧道所用时间;

    (2)这列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时间;

    (3)火车司机通过隧道的时间。

  • 38、甲、乙两车同时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s-t图如图所示,乙的速度为2/秒。求:

    1)甲运动10米所用的时间t

    2)此时乙通过的路程s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在如图中作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________

  • 40、分别画出四幅图中反射、入射或折射光线的可能传播方向.

    ________

  • 4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