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的是江南初夏的田园景色。
B.卢纶的《塞下曲》描绘的是将军在雪夜带兵追敌的画面。
C.诗歌常常蕴含丰富的想象,饱含着作者真挚的感情。
D.纳米技术是21世纪兴起的高新技术,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多变化。
2、对下面的句子理解最准确的是( )
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A. 这句话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与珠穆朗玛峰相距很远,却像邻居,因此景色壮观。
B. 这句话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壮观的景象。
C. 这句话形象地点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珠穆朗玛峰紧紧相邻,因此,高耸的山峰和低陷的峡谷形成的反差才显得格外突出。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堙于东海(填塞)
B.诸儿竞走取之(争着走过去)
C.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D.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4、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不教胡马度阴山(令,使)
B.骚人搁笔费评章(评议)
C.至今思项羽(思考)
D.醉卧沙场君莫笑(战场)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陀螺》一文中,小作者通过自己斗陀螺的经历,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
B.“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这是一个反问句。
C.《爬山虎的脚》作者叶圣陶细致地观察了爬山虎一天的生长过程,表达十分准确生动。
D.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他写的《森林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有趣的昆虫世界。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破绽(zhàn) 当即(jí) 琳(lín)琅 骨髓(suǐ)
B.模(mó)范 崛(jué)起 轧(yā)死 肇(zhào)事
C.潜(qián)水 花卉(huī) 纪昌(jǐ) 奔流不息(bèn)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舒庆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猫》和《母鸡》都是他的代表作。
B.天然琥珀的形成可以简单分成三个阶段:树脂——硬树脂——琥珀。
C.《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写的一首诗,描绘了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情景。
D.《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日出这一自然奇观的赞美喜爱之情。
8、比一比,再组词。
耸(______) 遵(______) 眠(______) 列(______)
聋(______) 蹲(______) 眼(______) 例(______)
纤(______) 绸(______) 瓣(______) 犁(______)
迁(______) 稠(______) 辨(______) 梨(______)
9、课内阅读。
出塞
汉时关, 人未还。
飞将在, 度阴山。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的边塞诗人。
【3】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__________,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__________,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4】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__________”出现,__________,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10、读课文片段,做题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用“/”划去片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画线句中的“那时”是指( )
A.原始社会
B.农耕社会
C.科学社会
【3】想想现实生活中,它们又会是什么呢?
千里眼:遥控器 ____________
顺风耳:电话 ____________
【4】片段中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表现了( )
A.科学家给世界带来了美丽景象,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B.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惊喜。
【5】请用一句话概括出语段的意思:______
11、课外阅读。
爱的盛宴
除夕之夜,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的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制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来品尝。
尝了一口,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母亲看着两屉包好的饺子,绝望至极。
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
这个聪慧的母亲,赶紧想了个办法,把无味的饺子变咸。
儿子回到家时,饺子已经加工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好吃”。这时候,母亲得意地举起一只注射器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复得让他察觉不出来。可是,儿子听着听着泪珠就下来了,掉在饺子碗里,溅起了小小的波浪。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忐忑( ) 缺陷( ) 聪慧( ) 夸耀( )
【2】“绝望至极”的意思是_________。短文中_______(谁)“绝望至极”的原因是_______,从中你能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聪慧的母亲,赶紧想了个办法,把无味的饺子变咸。”这位母亲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题为“爱的盛宴”,你觉得这个题目起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选段一】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逃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胸前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选段二】就在这时候,池塘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飞快地走了过来(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是完全昏乱了),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甩到了半空中,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
【1】面对鹅时,“我”和金奎叔分别有什么表现(用关键词句概括)?内心又是怎样的?
“我”:( )——(书包掉了)——( )——又哭又叫
金奎叔:( )——(轻轻提起)——( )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面对稳时“我”的内心是 _____________的,而金奎叔却是 _______________的。
【2】读画线句子,完成练习。
(1)圈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子中描写老公鹅发出的声音的词语。
(2)边读边想象情景,你认为能不能去掉这些圈出的词语?为什么?
【3】读选段二,任选角度,对重点句子或语段内容进行批注,写在下面的横线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段选读
《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èi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用“ ”选出合适的词语。
【2】我会划去在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我能写近义词。
顿时(_________) 犹如(_________) 颤动(_________) 逐渐(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
【5】我还能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
山崩地裂 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
【7】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 ”“______ ”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
【8】用波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 。(只填序号)①景象非常壮观 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看到的样子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
【9】“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_____,说明 ________ 。
【10】依照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 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_____”
【12】我会写:动脑筋想一想,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表达方式,意思不变。
大地好像都被江潮震得颤动起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比较下面的句子。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第一句意思 ______;第二句写出了_____和____;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 ____的和浩大的_______。
14、课外阅读。
李时珍晒“书”
李时珍生长在医学世家,自幼(热爱 酷爱 喜爱)读书,才智过人,年方十四便考中秀才。||
李时珍的家乡,有一庸医,此人不学无术,可是却假充斯文,开口《伤寒论》,闭口《药性赋》。这位庸医家财万贯,更有藏书之癖,他平时不惜重金,购买天下医书,以此来(炫耀 夸耀 赞扬)自己。
李时珍祖上世代为医,家境贫寒,只能维持温饱。再加上他常常为贫穷患者义诊施舍,所以无钱买书。为了更精通医道,博览众书,李时珍多次向这位庸医借书读,可是均被他无情拒绝。
有一年夏季,梅雨季节刚过,庸医便命家人将书房内的藏书搬到院子里晾晒。各种古典医籍摊晒了满满一院子,他自己(高高兴兴 沾沾自喜 扬扬自得)地在院子里踱着方步。这时正巧李时珍去一病人家治病路过这里,见满院子都是晒的书,便一时兴起,走进院子里,只见他解开衣襟,躺在晒书的架子旁,袒胸露腹,也晒起“书”来。庸医一见,莫名其妙,惊问道:“李先生,您这是做什么呀?”
李时珍笑道:“我也在晒书啊!”庸医更加不解地问道:“先生的书在哪里呀?”李时珍拍拍自己的肚皮说:“我的书装在这里面。”庸医听后,知道李时珍是在(讥讽挖苦嘲笑)他,惭愧得满面通红,无言以对。||
【1】用“√”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概括段意(根据短文中用“||”分成的两段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时珍晒的“书”和庸医晒的“书”有什么区别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这个庸医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把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把句子写得简单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娲寻找五彩石。(把句子写得具体些,至少补充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普罗米修斯忍受各种痛苦。普罗米修斯不向宙斯屈服。(用合适的词语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病句改写完整
1.嘹亮的国歌声在体育场内。_______________
2.一阵大雨下了一天一夜。_____________
3.一张神秘的画卷展览在我们面前。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在疫情期间,我读了一篇名叫“丑小鸭”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故事中的丑小鸭经历重重魔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寂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观众们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精彩表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妙笔生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还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请以“他(她)真棒”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注意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他(她)的特点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