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音字]下列词语中的“系”与“系铃铛”中的“系”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关系
B.联系
C.系鞋带
D.系数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含义是( )
A. 我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站在其他山中。
B. 我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
3、给下列加横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棕色(zòng zōng) 枯萎(gū kū)
沮丧(zǔ jǔ) 呵护(hē kē)
兑现(duì zǒng) 播种(bō chā)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B.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D.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
5、这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只有积极向上才能高瞻远瞩,它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手笔呢?( )
A.李白
B.杜甫
C.孟浩然
D.王之涣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参加舞会的男士穿上西装,亭亭玉立,更增添了节日的欢庆气氛。
B.他预测敌人的行动每次都极为准确,真是未卜先知啊!
C.这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每天都会准时来街心公园锻炼。
D.同学们在爱心义卖活动中各显神通,想出了很多办法来吸引顾客。
7、下面的句子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所运用的表达方法不同的是( )
A.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B.我们家那个淘气包不知道又跑到什么地方去玩了。
C.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D.赶上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8、日积月累。
( )风( )雨 ( )不由( ) ( )撇( )捺
言( )意( ) ( )里( )间 不( )如( )
( )无人( ) ( )世( )作 不绝( )( )
9、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1】回忆古诗,在横线上补写诗句。
【2】“四时田园杂兴”中“兴”的读音是( ),“杂兴”的意思是( )(填序号)
A.xìnɡ B.xīnɡ C.混杂着兴奋 D.随兴而写的诗
【3】读“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下列停顿正确的是( )
A.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B.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C.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D.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读这首古诗的前两句,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请在下面,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提示,填写诗文。
罗隐写的“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让我们认识到劳动者默默工作的无私与伟大;杨万里写的“____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和辛弃疾写的“最喜小儿无赖,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古代乡村孩子的天真与浪漫;艾青写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_____________,重叠在一起,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春天植物成长的蓬勃与活力;冰心写的“月明的园中,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孩子对母亲的爱和眷恋……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诗歌,让我们学会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正如华兹华斯所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成全善良
①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②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
③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④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⑤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⑥“爸,伤口痛了吧?”
⑦“一点点吧!”
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⑨“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
⑩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姑娘的善良。
⑪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看望——( ) 痛楚——( )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车上早就人满为患”的意思是( )
A.车上的人刚好坐满。
B.车上的人特别多。
C.因为上来这些人而使车上人特别多。
【3】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用波浪线画出相应的句子。
【5】文中女儿的哪些动作可以看出对父亲的爱?用横线画出相应的句子。
【6】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画双横线的句子说“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中的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把这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
【7】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前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填序号)
A.让座女孩 B.老人 C.女儿 D.作者
【8】读完本文,说一说文章对你的学习或生活有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当代“神农”
1972年3月8号,在全国抗疟研究大会上,屠呦呦的实验结果得到全场专家认可后,兴高采烈地回到北京准备临床试验。本以为胜利在望,不想一连串的麻烦向她袭来。
一次,实验室莫名其妙着了火,烧毁了很多设备,马上有人称,是屠呦呦团队的实验工艺有问题,青蒿提取物有毒不可用于人类,很多人信了这种说法,屠呦呦勃然大怒,她立下军令状:“有毒,好,我亲身验毒,后果自负!但条件是,一旦证明此药无毒,开展临床试验的事情,必须立即放行,否则就过了疟疾发病的季节。”她的请求得到批准,但团队成员却由此感到忧心忡忡。
就这样,屠呦呦毅然住进北京东直门医院,以病弱之身担起以身试药的重担,成了青蒿提取物第一位人体试验者,在她的带动下,科研组另外两位同志也主动承担了验毒试验,他们亲自证实了药物的安全。
新药临床试验的工作,终于开始了,这年8月,海南昌江暴发了以脑疟为首的恶性疟疾,数日内便能致人死亡,令当地人惶恐不安,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用青蒿提取物,60天里对30例疟疾患者做临床观察,其中既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既有间日疟,也有恶性脑疟,临床试验达到了100%治愈的疗效,用青蒿抗疟的疗法获得成功。后来,屠呦呦和团队从青蒿提取物中成功分离出了有效单体化合物结晶,将它命名为青蒿素,并作为抗疟新药进行研发。
找到了良药后的屠呦呦并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她认为,必须要用现代的科技查明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才能进行规模生产。他们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等技术,确定了青蒿素的化学分子式,又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使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终于在1974年确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1977年,屠呦呦团队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首次向全球报告了青高素这一重大研究成果。
1986年10月,青高素获得了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1992年,青蒿素第一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也获得了新药证书,临床药效一下子提高了十倍,令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成员欢欣鼓舞。至此,屠呦呦终于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她的任务,被喻为当代“神农”。
(选自《家风故事汇》,作者:徐鲁、赵卫斌)
【1】读短文,结合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我们知道:古有“神农”——___________尝百草,今有“神农”——____________亲身验毒。
【2】首次向全球报告了青蒿素这一重大研究成果是什么时间?( )
A.1972年
B.1974
C.1977年
D.1986年
【3】细读第二段划线的句子,关于“军令状”理解最合适的是哪一项?( )
A.计划书
B.保证书
C.挑战书
D.部队命令
【4】下列选项中能准确概括屠呦呦心情变化过程的是哪一项?( )
A.兴高采烈——勃然大怒——欢欣鼓舞
B.兴高采烈——忧心忡忡——欢欣鼓舞
C.忧心忡忡——惶恐不安——欢欣鼓舞
D.兴高采烈——忧心忡忡——惶恐不安
【5】根据短文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青蒿素是从青蒿提取物中成功分离的有效单体化合物结晶。
B.双氢青蒿素是青蒿素的衍生物,临床药效比青蒿素高了十倍。
C.新药临床试验的工作在海南昌江进行,临床试验达到100%治愈的疗效。
D.为证明青蒿提取物是有毒,屠呦呦以身试药,成了第一位人体试验者。
【6】请你细读第4自然段,从中体会到什么?请你试着选择一个句子,用“ ”画出来,找一个角度做简单批注。把你的批注写在下面横线上。
【7】读短文,你认为屠呦呦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会读 阅读课文填空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中蕴含着认真,质朴中包含着期待,把握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的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先得虎虎有生气。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谈话,让我好想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这段中的“我”是指( ),作家是指( )
(2)词语解释
摇曳:
沉郁:
(3) “庆幸”是指未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的意思。我感到庆幸的原因是( )
A:“我”的作文《一幅画像》获奖了。
B:“我”能到大作家的家里做客,很荣幸。
C:我第一次见到的作家竟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4)“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的作家竟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中“人品”指叶老对人( );“作品”指叶老写文章( )。
(5)“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A:叶老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用“爬山虎”来纪念叶老先生。所以说“爬山虎中是那么绿着”。
B:爬山虎是四季常青的职务,所以说它总是绿的。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shēn qū( )yǎn hù( )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准备着一场bó dòu(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páng dà( )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便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2】请你在文中任选一处用横线画出来,并在下面横线上作批注。
【3】所选文段是怎样把内容写清楚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老麻雀会说话,试想象一下,回到家里,它会怎样安慰小麻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观潮(节选)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找出片段中意思相近的三个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那条白线”指的是( )
A.白色的线
B.宽阔的潮头激起的白色浪花
C.远方狭窄的天空
【3】作者是按照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顺序来描写大潮的,潮的形态也由此发生了变化,由“白线”变成了“__________”,最后成了“__________”齐头并进,蔚为壮观。
【4】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其七》中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片段中哪些语句描写的是这两句诗的情景?请画上“___”。
【5】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古诗名句积累。
1.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
2.等闲识得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
16、修改下面语段(4处语病)。
今年的六月一日,我校召开了“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大会。校长首先讲话。她说,在欢度“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祝同学们节日愉快。接着,各年级代表发言。六年级代表表示,在即将快要离开母校的前夕,一定要下苦功夫学习不可,争做合格毕业生。最后,学校文艺队还表演了五颜六色的节目。
_____
17、修改病句,再用行楷体抄写正确句子。
我得了比赛第一名。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
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都说昨天晚上是最愉快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要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不能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同学们,生活中总有一些地方让你喜欢、向往,甚至流连忘返,是你生活的乐园。现在请把你的乐园分享给大家,题目自拟。
介绍的时候要注意:1.写出乐园的样子;2.写出自己喜欢在乐园里干的事情;3.写出乐园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