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字典填空
“绞”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
“绞”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勒死,吊死;
B.把两股以上条状物扭在一起;
C.握住条状物的两端同时向相反方向转动,使受到挤压,拧。请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绞”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填上序号。
(1)好多问题绞在一起,梳理不清。(______)
(2)碰到这个难题,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来。(______)
3、根据语境写字词。
在lái yīn hé(________)畔的一个小镇上,一条幽静的小路边,有一所破旧的茅屋,一位mánɡ(______)姑娘正在听贝多芬弹钢琴。那chún shú(______)的技艺令人赞叹,那优美的旋律令人táo zuì(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一群孩子穿着各具特色的dān bó_____的yī shang_____正在红dì tǎn_____上走秀,那个唯一的男生走起来有点儿bèn zhuō_____,可爱极了。
5、读拼音,写词语。
fǔ làn yōu mò chóu yuàn fèi té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ào zhà tuí sàng dǐ yù cái jiǎ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快乐阅读。
泛舟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①巨舰一毛轻。
向来②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③自在行。
[注释]①艨艟(méng chōng):古代战船。②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③中流:水流的中央。
【1】先解释标下划线的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枉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观书有感》的第二首,前两句是叙述,后两句是________,启发我们不要去做岸上推船的蠢事,而是应该为艨艟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1.本诗的作者是( ),清朝( )家,( )之一。
2.解释前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第一句是实写,写诗人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句是虚写,写出了诗人自己的__________,第四句诗人对百姓寄予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以“_________”为依托,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胸襟,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概。
8、课内阅读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是_________,秋是__________。
【2】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副_______________图。
【3】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俄】屠格涅夫
六月的最后一天。四周一望无垠的俄罗斯啊——我的故乡。
整个天空染满均匀的蓝色。天上只有一片云彩——不知它是在飘浮呢,还是在消散。没有风,天气晴和……空气呢——像刚刚挤出的牛奶那样新鲜!
云雀在高声鸣叫;鼓胸鸽在咕咕低语;燕子在静悄悄地飞掠;马儿有的在打着响鼻,有的在嚼(jiáo)草;狗儿没有发出吠声,站在一旁温驯地摇着尾巴。
空气里呢,散发着烟和青草的气味——还夹杂着一点儿松脂和一点儿皮革的气味;大麻田里大麻花盛开,散发着浓郁的令人愉快的芳香。
一条深深的,但缓缓倾斜的沟壑(hè)。两边长着好几行爆竹柳,枝叶婆娑(suō),下边的树干却已龟(jūn)裂了。一条小溪顺着沟壑流去;透过碧清的涟漪,溪底的小石仿佛在颤动。远处,在天空和大地尽头的边缘上,闪现着一条大河的碧流。
沿着沟壑——一边是整齐的小粮仓,门儿紧闭着的小贮藏室;另一边是五六间木板屋顶的松木小农舍。每个屋顶都竖着一根装有鸟巢的高高的杆子;每家的小门廊上,都装饰有一匹铁铸的短鬃(zōnɡ)小马。粗糙不平的窗玻璃上,辉映出七色彩虹。木板套窗上描绘了花瓶。每座小农舍前,都端端正正地摆着一张完好的条凳;几只猫儿在墙脚周围的小土堆上蜷成一团,耸着透明的耳朵;高高的门槛后边,现出凉爽、幽暗的前室。
我铺开马衣,躺在沟壑的边缘;四周围——一堆堆刚刚割下的干草,散发着使人懒洋洋的芳香。机灵的主人们,把干草散放在小农舍前边:让它在向阳处晒得更干透一些,然后再从那儿放到草棚去!要是睡在那上面,再舒服不过了!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天空 ( )的鸟儿
( )的小溪 ( )的农舍
【4】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拟人句 B.比喻句
(1)空气呢——像刚刚挤出的牛奶那样新鲜!( )
(2)鼓胸鸽在咕咕低语。( )
【5】“要是睡在那上面,再舒服不过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感情。
【6】读了短文,请你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的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竹 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杆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息”字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②停止;③消息;④利息。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取__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取第___种解释。
2.这段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写了竹子“全身是宝”。
4.“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 ”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6.“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突出了竹子的品格是 。
7.读完全文,说说短文的中心思想。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②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③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古人因何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在选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①段,说说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②作者觉得虽然“丁香结”负担着解不开的________,但人生也正是因为有解不完的问题,所以才不至于太________了。这体现了作者________的人生态度。
【4】读最后一句话,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怎样的结,又是如何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选段,完成要求。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源头之高,流程之远。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从这里汩汩而出的泉水,顺山势汇聚成溪,向东流去。黄河流程蜿蜒曲折,有“九曲十八弯”之说。它行程5464千米,流经9个省、自治区,汇集了渭河、泾河等几十条主要支流和上千条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 )。
黄河上游,植被较好,河水清冽。这段黄河水流急、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及至中游,途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 ),河水变为深黄,黄河因此而得名。黄河在这一段穿越于群山和高原之间,形成许多奇异景观。壶口两岸高山绝壁,奔涌而来的河水急速收窄,从断层( )30余米,有如巨壶倾注,激起震耳欲聋的翻滚波涛。从壶口往下65千米是险峻的龙门,相传是( )时所凿,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
滔滔黄河以每年16亿吨的输沙量进入下游,随着地势变得平坦,流速渐缓。泥沙慢慢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抬高,河堤也随之加高,致使有些河段成了高于地面的“悬河”。到快入海时,黄河已显得步履沉重,只能缓缓向前。黄河沉积的泥沙,填海造地,形成了黄河三角洲。这里是我国小麦、棉花、花生、芝麻等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由于受潮水的顶托,还有一部分泥沙回淤在入海口,形成了坚硬的河岗。为了越过这道屏障,黄河又突然抖起精神,宛如一条蛟龙,腾跃而起,轰鸣着扑向大海( )。至此,滚滚黄河完成了曲折壮丽的漫长行程。
【1】上文有叙事又有写景。请联系上下文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填进文中( )里。
鲤鱼跳龙门 飞流直下 大禹治水 顺流而下
【2】“下划线”勾出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选择下列词语,填入文中( )里
打比方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3】黄河的上游、中游、下游各有什么特点,请概述要点?
上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至此,滚滚黄河完成了曲折壮丽的漫长行程。”文末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月光曲》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1】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我们在朗读盲姑娘的“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这句话时,应该用_____的语气;在朗读哥哥的“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这句话时,应该用____的语气。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盲姑娘口中的“随便说说”指的是_______。其实,盲姑娘的内心是十分渴望听的,她之所以又这样说,是因为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花脸(节选)
①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来得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拜年时亲友塞到手心里的压岁钱都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除此之外,我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这是一种纸浆乳制成的面具,用掺胶的彩粉画上戏里边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后边栓根橡皮条,往头上一套,自己伊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
②一年年底,舅舅带我去娘娘宫前年货集市上买花脸。过年时人都分外有劲,我挤在人群里好费力,终于从挂满一条横苹上的花花绿绿几十种花脸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凸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我竟然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着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
③卖花脸的小罗锅儿,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此着黄牙笑嘻嘻地说:“还是这小少爷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僵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就着从截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舅努付了钱。坐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美的目光时,使我快活至极。舅舅给我讲了许多关公的故事,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④到家,人见人夸,妈妈似乎比我更高兴。连总是厉害地板着脸的爸爸也含笑称我“小关公”。我推开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哪!
【1】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摄人。________
(2)骑着马横在路上,手持战刀挡住对手的去路。________
【2】短文围绕花脸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①段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
B.引出下文
C.承上启下
【4】读“买花脸”部分,品悟“我”的心情。
(1)“我竟然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着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这句话是对“我”的_______、______的描写,从“不敢用手指”可以看出“我”很___________,从“我要那个大红脸!”可以体会到“我”_________的心理。
(2)“这刀!这花脸!”这里连用两个感叹号,写出了“我”当时___________而又__________心情。
【5】关于“妈妈似乎比我更高兴”的原因,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我”戴着花脸,很像关公。
B.妈妈想让“我”高兴,不想扫“我”的兴。
C.妈妈爱子心切,她看到儿子漂亮的扮相十分高兴,也替儿子骄傲,表现了妈妈对儿子的爱。
15、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像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A.冒号前的内容不变,引号中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你”改为第三人称或对方的名字,句中前后所指人物要一致;B.引述句中的冒号换成逗号,引号去掉。例如下面第3题中“二牛拽住我”不变,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我”换成第三人称“他”。
3.二牛拽住我,说:“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沿着小路往山里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把内容写具体。”(改为转述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广场。
(1)2013年联合会杯足球赛上,巴西队击败了西班牙队。(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有机会,你就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地走你自己的路。(用加点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老华侨十分酷爱音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习。
(1)例:“我还有作业没有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 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用其他的词代替)
①看着纷纷飞舞的雪花,她____________道:“雪精灵实在是太美了!”
②“路上注意安全,上课要认真听讲……”每天早晨上学前,妈妈总要______我。
③“加油!加油!” 操场上传来同学们的阵阵____________。
(2)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光下的丁香白的潇洒,紫的朦胧。(仿照例句的形式补充句子)
阳光下的月季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虽然他们都不免带有民族和历史的局限,但他们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是我永远崇敬的。(用加点词语造句)
2.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改为“把”字句)
3.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改为陈述句)
21、习作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许多事。有快乐,有悲伤,有喜悦,也有遗憾,许多事情的发生往往是出乎我们意料的。请你以《没想到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叙你亲身经历的一件意想不到的往事。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卷面整洁,不少于450个字;(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晰;(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