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与运用。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 。
(2)三月韶光,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两行清泪为思亲。
2、填空。
1、“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吴三国。
2、“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指___________________,“羞花”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我们可以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洞庭湖的月夜美景;用“__________”来赞颂西湖的妩媚、柔美。
4、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调;我梦想,登临五岳之尊的泰山,在日出的辉煌中,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魄;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5、从备选字中找出合适的字组成下联。
备选字:心 理 事 益 更 莫 无 为 做 身 神
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外阅读知识填空。(《小英雄雨来》)
第四十节“战斗开始了”主要内容:游击队对鬼子据点的总攻开始了。装扮成小媳妇的________________端起机枪朝鬼子警备队员一通扫射,游击队长______________叫了声:“冲——”,化装成送菜送柴的游击队员们都拔出枪来,呼啦一下就占领了敌警备队的房子,然后与_______________以及打入敌人内部的_______________里应外合,一举攻克了鬼子的碉堡。
4、照样子用拼音写路牌和名字。
例: 黄山(HUANG SHAN) 故宫( ) 成都( )
例: 苏轼(Su Shi) 辛弃疾( ) 诸葛亮( )
5、日积月累:根据提示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1)陈景润在数学领域做出的贡献,远胜于当年他的老师,这真是:_____。
(2)《周易》曰:“_____。”人类的发展一次次证明,总有一种力量让找们书写新的历史,那就是改革、变通。
(3)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_____?(按课文填空)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 _____,_____好逑。(按《关雎》填空)
6、完成古诗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1】用“________”画出表现诗人“喜欲狂”的诗句,再说说他“喜欲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被人们称为“________”。这首诗主要描绘了________的情景,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认真抄写本诗中你最喜爱的两句,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专项训练。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大型田园诗,共60首,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田园风光与生活。本诗写的是____________(季节)的景象,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可以看出来。
【2】用恰当的词语描写下面景物的特点。
( )的梅子 ( )的杏子 ( )的麦花 ( )的菜花
【3】有人评价前两句诗“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花,________、__________是果,_________、_________写色,__________、__________写形。
【4】细读本首诗,体会诗人看到景物时的心情,以第一人称写出诗人在田间的所见、所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 三军:_______________
【3】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军在长征中表现了那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必须遵守原则
我曾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不必太认真”,凡事过得去就行,无论对人还是对己。我一直把它看成优点,认为可以免生许多闲气。但那短短几分钟的经历,竟改变了我的这个看法。
那是1993年的除夕之夜,我在德国的明斯特参加留学生的春节晚会。晚会结束后,整个城市已经睡熟了,在这种时候,谁不想早点儿到家呢?我和先生走得飞快,只差跑起来了。
刚走到路口,红绿灯就变了。迎向我们的行人灯转成了“止步”:灯里那个小小的人影从绿色的、甩手迈步的形象变成了红色的、双臂悬垂的立正形象。
如果在另外的时候,我们肯定停下来等绿灯。可这会儿是深夜了,马路上没有一辆车,即使有车驶来,500米外就能看见。我们没有犹豫,走向马路……
“站住。”身后,飘过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的黑暗。
我的心悚然一惊,原来是一对老夫妻。
我们转过身,充满歉意地望着那对老人。
老先生说:“现在是红灯,不能走,要等绿灯亮了才能走。”
我的脸忽地烧了起来。我喃喃地说:“对不起,我们看现在没车……”
老先生说:“交通规则就是原则,不是看有没有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从那一刻起,我再没有闯过红灯。我也一直记着老先生的话:“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1.查字典。
漫: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
“漫”的字义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淹没;③到处都是;④不受约束。在句子“我曾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中,“漫”应该选择第( )种解释。
2.给下面的词找反义词。
优点( ) 结束( ) 犹豫( )
沉寂( ) 苍老( ) 遵守( )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那短短几分钟的经历”指的是什么?
4.“我”以前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后来发生了什么改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5.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谈一谈你对老先生所说的那两句话的理解。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吃蚕蛹
前几天,邻居给我家送来些蚕蛹,让我们炸着吃。我看到那些黑糊糊的在盆里蠕动的蚕蛹,不由得打了个冷[ ],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心想:这些小东西放在外面会不会变成蛾子?吃了会不会变成蛾子在肚子里乱飞?……我不敢[ ]想下去了。因为这些东西长得太吓人了,跟书上画的一模一样。
这天,爸爸炸了一些让我们尝尝。我看见爸爸吃的可香啦!心里也想吃。爸爸见我这副模样,便让咬一个尝尝。我闭着眼,屏着气咬了一口。哇……好难吃!我发誓再也不吃蚕蛹了!
今天,爸爸又炸了一些蚕蛹,不知怎么回事,“馋虫”又在我肚子里张开了小嘴儿,脑袋朝上,想吃蚕蛹了。我使劲向下沿着口水,实在[ ]制不住自己了,便找爸爸要了几个,咦?这次怎么比上次好吃呢?我顾不得这些了,又找爸爸要了几个。开[ ]我吃蚕蛹的白肉,别的什么也不吃;后来连皮带肉一起吃。我吃得津津有味。
噢□我敢吃蚕蛹喽□蚕蛹不仅味美□而且还含有许多营养呢□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画“√”。
炸 (zhà zhá) 模(mó mú) 朝(cháo zhāo)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睁——( ) 吐——( ) 放纵——( )
(3)在“[ ]”内选择正确的字画上“√”。
[战 站 占] [再 在]
[课 刻 克] [始 使]
(4)请你解释。
蠕动:
津津有味:
(5)给最后一自然段加标点。
(6)①文中的“我”开始是怎么吃得,感觉如何?用“ ”在文中标出。
②后来又是怎么吃?用“ ”在文中标出。
(7)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体会,写一写。
11、课外阅读。
2角5分的奖励
我家附近有一个熟肉铺,有时我到铺里买些烤猪肉之类的食品,带回家当午饭。
我从来不用铺子里给的纸盒和塑料袋,而总是拿着一个方塑料盒去买食品,这样回到家后也省得再把盒子里的食品腾到碟子里。
一天,我让老板娘给我割了一块肉。她微笑着对我说:“七块两毛五。”当我拿出钱包取钱时,她用赞许的语气说:“给七块钱吧!两毛五就算了。我想鼓励人们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也真希望每个人都能像你这样。”像学生得到校长的表扬一样,我高兴得发狂。并且我得到了一份小小的环境保护奖——她给了我两角五分的折扣。
你可能会说:两角五分算得了什么!可是我却很激动。回到家后,我就忍不住向人们夸耀我得到的这份奖金。我先给在国外的儿子通了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我又向别人讲了又讲。家人对我的行为都迷惑不解。是啊,两角五分的奖金有什么特别呢?
政治家总是在讲“热爱祖国”,在我看来,“热爱祖国”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热爱的具体体现是:节约能源、减少生活垃圾、不污染环境。
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塑料袋。我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带着手工编制的竹篓到集市上买东西,豆腐和猪肉都包在绿色的荷叶里,它们最后都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我还记得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几句诗,这几句诗是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我教给他们的。让我们用肥大的荷叶/包裹起皎洁的月光带回家/把它夹在一本唐诗书里/压得平平展展,像思念亲爱的人那样。
真的,用来做包装的荷叶是多么美啊!我们还用竹叶来包米饭团。有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山民们用中空的竹筒盛装米饭。
可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是多么的不同啊!这也是我上集市时总带着塑料盒的原因。当然,保护环境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但是这些不便不过是我们热爱祖国所付出的代价而已!常常有卖主问我为什么不要塑料袋时,旁边的人会代我解释:她要保护环境!
我对他们的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还有那两角五分的奖金,在我一生获得的奖金中,它是最宝贵的一次!
【1】按要求写词语。
写近义词:赞许( ) 写反义词:增强(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含义,完成填空或画线题。
(1)这“2角5分”是对“我”__________这样做的奖赏,是对“我”具有__________意识的肯定。
(2)“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塑料袋。”日常生活中,人们污染环境的罪过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可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是多么不同啊!”“过去用的包装物”在短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使用它们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至今还记得并在文中引用余光中的诗,表达了她对过去那些包装物的______________感情。
【3】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怎样的意愿。(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环境保护其实是容易做到的,但我们身边的人常常做不到,请你写一句警示语告诫大家注意保护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阅读。
①“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②“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上面的两段话分别是钱学森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表现出钱学森怎样的情怀?请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1.第①段话是钱学森在生活富裕和工作条件优越的情况下说的,表现出钱学森时刻想念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______)
2.第②段话是钱学森在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之夜饱含深情袒露心迹的话语,更让读者感受到他那颗拳拳报国之心。(______)
3.这两段话是钱学森返回祖国之后说的话,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②我在原野上摇曳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_____我在清风中呼吸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_____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_____我醒来时_____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③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_____歌唱_____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_____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1】在文中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①找近义词:柔美——________ 浓郁——________
②找反义词:俯视——________ 妄自尊大——________
【3】①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句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________,“硕大无朋的独眼”指________。
【5】片段最后一句“哲理”指“___________。”
【6】下列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从“人类尚未完全领悟”说明人类没有像“我”一样领悟这些道理,暗含了对人类的批评。
B.③揭示出花的精神: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C.“我在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这既是对花儿的写照,也是对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D.以上都正确。
【7】对本文的写作特色,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以花自喻,想象奇特。
B.描写客观真实,准确地说明了花的相关科学知识。
C.描画了一个和谐美妙的世界。
D.在对花的诗意的描写中融入作者自己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14、阅读《夏天里的成长》选段,回答问题。
(1)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3)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4)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一系列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现了植物__________。
【4】每到夏天,暑假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比之前高一个年级,这些是我们看得见的长,我们长的不仅有年级,还有 ,这些是我们看不见的长。( )
A.身高、体重、知识
B.知识、能力、智慧
C.身高、能力、智慧
D.体重、能力、知识
【5】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一谈你对“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做。(8分)
(1)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2)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缩句)
(3)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修改病句)
(4)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修改病句)
16、改为比喻句
(1)嘎羧要走的消息传遍全寨。
(2)会场上乱成了一团。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仙境怎能离得开浩瀚的云海呢?(改为感叹句)
(2)这些松石也有挺拔之感,这些松石总显得有些朦胧。(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3)经过努力,我的学习目的提高了。(改病句)
(4)几缕朝霞染红了东方。(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奔驰的列车是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先队员要用雷锋精神鞭策自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是这种精神。(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练习。
1.大家都被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2.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教室里一片欢腾。(改为比喻句)
3.他在狭小的房间里执著地研究着。 (改为夸张句)
4.杨利伟自豪地说:“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改为转述句)
21、习作
题目:我________,我快乐
要求:1.补充文题,如读书、唱歌、跳舞等。
2.讲述故事要真实,着重写出自己快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