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丹,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游牧民族,后来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各部,国号契丹。
B.河东,河东郡。“河”在古代专指黄河。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省西南境,因在 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C.正书,字体名,亦称“楷书”、“真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D.谢事,指谢绝世俗事务,隐居起来。在古代,官员因不愿做官,退居乡里,隐居山林,寄情山水。
2、以下文字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在叙事性作品特别是小说中,关于雄浑之美是如何产生的,前人语焉不详,依我看来,小说在雄浑,在内容上总是与一种严重的社会冲突或人与自然的冲突联结在一起,而在形式上往往与宏伟的结构休戚相关。前者,使人在惊心动魄的斗争面前对正义的力量、高尚的精神肃然起敬;后者,那么使人好像面临巍峨的大厦而慨然兴叹。
A.语焉不详 B.休戚相关 C.肃然起敬 D.慨然兴叹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B. 他的这种思想表现在作品里,歌颂的是人民,诽谤的是鬼子、汉奸和地主。
C. 张博士屈尊惠临,我们却未及远迎,多有失礼,海涵海涵。
D. 本人昨日不慎于食堂丢失路遥所著《平凡的世界》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 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 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 ”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A. 精细 用心倾听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B. 精细 凝神谛听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C. 精确 凝神谛听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D. 精确 用心倾听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5、下列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 威望很高。
②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 油然而生。
③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 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④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 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⑤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⑥“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历时十余年完成的《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是中国学术史上较早的古代小说专门史之一。除了继承中国传统学术的校勘考证方法之外,《史略》还对西方近现代学术方法进行有效借鉴。
首先,鲁迅重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尝试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中国古代小说的某些现象。对于《世说新语》,鲁迅认为“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正因为这样的社会环境,《世说新语》才会“成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关于宋传奇与唐传奇的不同,鲁迅认为前者“大抵托之古事,不敢及近”,因为“宋好劝惩,摭实而泥,飞动之致,眇不可期,传奇命脉,至斯以绝”。正是由于宋朝较唐朝重理念,尚说教,好教训,所以宋传奇必然立论“高尚”,强求劝诫,缺少世俗气和人情味,缺少唐传奇的生气和活力。
其次,鲁迅重视核心概念的阐释。在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中,他在考证的基础上率先阐明了小说概念的内涵。他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概念到了唐传奇时才真正孕育成熟,“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鲁迅认为唐传奇真正具备了小说“有意识地讲故事”的特征,而且为了讲好故事,开始注重语言和修辞的“文辞华艳”“叙述宛转”等“主体性”元素,并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文体。
再次,鲁迅运用西方近代科学研究的归纳方法,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较为科学的分类并总结其特点。对于魏晋六朝小说,鲁迅用“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进行分类;对宋代的短篇白话小说,用“话本”和“拟话本”予以命名;对明清小说,则用“人情小说”“神魔小说”“讽刺小说”“狭邪小说”和“谴责小说”分类。这样的归纳,不但对浩繁的中国古代小说进行了区分,而且较为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古代小说内容或形式上的特点。
鲁迅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阐明了小说与社会的关系,厘清了古代小说概念内涵,归纳分析了其类型和特点,从而使中国古代小说史的书写核心概念明确,研究体系规范,学科意识突出。
鲁迅在《史略》中所形成的方法论,对其后的中国文学史撰写和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可谓泽被后世。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讲义》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史略》方法论的影响,也注重社会环境对文学现象和文学风格的影响,游国恩认为,谈玄之风的流行导致了魏晋文学重辞藻、尚韵律的诗赋风格。
今天,鲁迅当年所期盼的“大家动手,研究戏剧的写戏剧史,研究诗的写诗史,研究汉的写汉,研究唐的写唐”之局面早已实现。在中国文学史的撰写、出版和研究已经呈现出雨后春笋般的繁盛局面时,在当下中国文学史研究面临着“文学史研究立足中国本位”的命题时,我们不应忘记《史略》在中国文学史发轫期所做出的贡献。
(摘编自刘东方《〈中国小说史略〉的传世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略》的研究方法融合了中西方有效的研究方法,对此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产生了影响。
B.鲁迅运用归纳方法,以内容或形式上的特点为依据,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了分类或命名。
C.鲁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宋传奇与唐传奇的不同,认为宋传奇比唐传奇更重教化。
D.游国恩对魏晋文学诗赋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史略》方法论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手法,阐述了唐传奇优于宋传奇并列举了宋传奇一系列的缺点。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从三个方面阐述《史略》对西方近现代学术方法的借鉴。
C.文章结尾着重分析了《史略》的研究方法对后世中国文学史撰写和研究的重要影响。
D.文章指出鲁迅率先阐明了古代小说概念的内涵,明确了中国古代小说史书写的核心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成为“名士的教科书”是受了当时读书人非常重视品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B.古代小说从六朝之粗陈梗概到唐传奇文辞华艳、叙述宛转,标志其由萌芽走向成熟。
C.自从鲁迅的《史略》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就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D.当下“文学史研究立足中国本位”的命题,是对《史略》的研究方向的继承与发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篇》中有“______,_____”两句,意在告诫我们:见别人的长处要学习,见不足要检查自己。
(2)《荀子·劝学》中,论述“思与学”关系的重要句子是:“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描写刘裕挥师北伐的英雄气概。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月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________,_______”,借月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
(2)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这个处世原则。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里,女主人公想与“氓”白头到老结果心生怨恨,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愁苦也该有个尽头。
(2)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告诫人们整日空想不如踏实学习收获更大。
(3)《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祭社祈年习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3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贬谪之地的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和琵琶女高妙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2)___________,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___________?(《渔父》)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乡人皆恶之,何如?”曰:“未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氓》)
(3)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_________,考之行事,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4)_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5)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汴河亭①
许浑②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③。
【注】①隋场帝为东游广陵(今扬州),不惜民力开凿一条运河。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②许浑,晚唐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③迷楼,隋炀帝所筑;景阳楼,南陈后主所筑。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歌首句中“广陵花盛”四字交待了隋炀帝东游的原因,不著一字褒贬,但已见讽刺之意。
B. 诗歌第二句写劈开昆仑山凿出一条运河,运用夸张手法,突出开凿运河工程之巨、耗费之大。
C. 诗歌颔联写骁勇的禁兵离京护驾,众多宫女登船随行,虽没有直接让隋炀帝出场,但其赫赫声威可想而知。
D. “四海义师”一句写隋炀帝荒淫无道导致义军纷起,最终由唐一统天下,其中也暗含着历史教训。
E. “迷楼”一句表达了对隋炀帝因奢侈荒淫而被大唐灭国的结局的嘲讽,抒发了对大唐强大国力的赞颂之情。
【2】这首诗的颈联一向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谈谈其精妙之处。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宏,字臣卿,青州益都人。高祖茂昭,唐易、定节度使。曾祖元,易州刺史。祖持,蒲城令。父峭,业《春秋》,一举不第,退居丘园,后唐天成中以贤帅后补协律郎,至平利令宏,太平兴国二年,举进士,为将作监丞,通判宣州。改太子中允、直史馆,迁著作郎,赐绯鱼,预修《太平御览》,历左拾遗。六年,出为峡路转运副使,就加左补阙、会省副使,知遂州,以勤干闻,入为度支员外郎。雍熙中,吕蒙正、李至、张齐贤、王沔荐其文行,改主客郎中、史馆修撰。数日,以本官充枢密直学士,赐金紫。太宗召对便殿,谓曰:“成都重地,卿为朕镇之。”因厚赐以遣。至郑州,促召归阙,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会太宗亲试礼部不合格贡士,令枢密院给牒,因谓宏曰:“朕自御极以来,亲择群材,大者为栋梁,小者为榱桷,卿与吕蒙正皆中朕选,大臣颇有沮议。非朕独断,岂能及此乎?”宏顿首谢。时河朔用兵,宏居位无所建白,御史中丞赵昌言多言边事,乃以昌言副枢密,宏为中丞,两更其任。端拱初,改工部侍郎,再为枢密副使。淳化二年,以吏部侍郎罢,俄判吏部铨,权知开封府。太宗御便殿虑囚,以府狱多壅,诏劾其官属,宏等顿首请罪,乃释之。真宗尹京,宏罢奉朝请。至道初,出知潞州。二年,就转右丞。真宗即位,加工部尚书。咸平初,还朝,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二年,真宗以上封者众,虑其稽留,命宏与王旦知登闻鼓院,再掌吏部选。四年,卒,年六十三。废朝,赠右仆射,命中使莅葬事。录其子可久大理评事,可道太祝,可度奉礼郎。宏循谨守位,不求赫赫之誉,历践通显,未尝败事。可久至虞部员外郎,可道国子博士,可度太子中舍。
(摘编自《宋史·张宏列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祖持蒲城令/父峭业《春秋》/一举不第/退居丘园/后唐天成中/以贤帅后补协律郎/至平利令
B. 祖持/蒲城令/父峭/业《春秋》/一举不第/退居丘园/后唐天成中以贤帅后补协律郎/至平利令
C. 祖持蒲城令/父峭业《春秋》/一举不第/退居丘园/后唐天成中以贤帅/后补协律郎/至平利令
D. 祖持/蒲城令/父峭/业《春秋》/一举不第/退居丘园后/唐天成中以贤帅后补协律郎/至平利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髙祖、曾祖、祖父、父,这四世加上“自身”和子、孙、曾孙、玄孙这“下四世”合称“九族”,
B. 雍熙是宋太宗的年号,年号纪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C. 阙是宮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宮廷;“归阙”意近“诣阙”,指回到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D. 国子博士报国子监博士,国子监是中央官学,是古代教育的最高学府,而非教有行政机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宏凭科举获取功名。他在太平兴田年间考中进士后,历任官职较多,升任著作郎后参与修订《太平德览》,在京为宫多年。
B. 张宏勤政干练。他因在遂州任职闻名而入京城任度支员外郎,后来受到吕蒙正、李至、张齐贤,王沔等人的推荐而升职。
C. 张宏一直深受皇帝信任。宋太宗曾赏赐他丰厚的礼物派他到重地成都镇守,后紧急从成都召见他回京城任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D. 张宏循礼谨慎,坚守本职。他不谋求显赫的声誉,历任通达显位,从没有敗事。去世时宋真宗废朝表示纪念,派中使亲临葬亊。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与吕蒙正皆中朕选,大臣颇有沮议,非朕独断,岂能及此乎?
(2)以府狱多壅,诏劾其官属,宏等顿首请罪,乃释之。
15、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应该爱读书,读好书,学会读书……请以“读书之道”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②个人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国家有追求民族复兴的梦想,人类有追求和平共荣的梦想……这些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以“筑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