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该部新编历史题材京剧别出机杼,以建安时代为大背景,紧紧围绕蔡文姬的婚烟情感波澜展开情节,刚一搬上银幕就得到观众极高的评价。
②2018年的中国书画艺术市场与艺术品市场一样,将会是各种力量角逐,市场的发展状态与趋势更加不分轩轾。
③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曙光,原来那种因房价飞涨而造成的不温不火的局面有望得到有效的扭转。
④在民殷国富的大背景下,轰-6K改装工作进展神速,刘锐与战友共同完成了新机首次投实弹以及极限坡度验证等重难点课目。
⑤小段的花鸟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以生活破传统笔墨之窠臼,画理画法严谨,画意境界深远,积极向上,刻鹘类鹜,形象逼真。
⑥他非常注意体验生活、深入生活,接的每一部戏,都要潜心研读剧本,反复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挥洒自如,演绎了众多观众喜欢的角色。
⑦继“中国诗词大会”后,央视新播节目“经典咏流传”亦步亦趋,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令人大饱耳福。
⑧“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如同空谷足音,值得全世界侧耳倾听。
A. ①②③⑤
B. ③④⑤⑧
C. ②⑤⑥⑦
D. ①④⑤⑥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莱昂纳德·科恩的歌① 适合在黑夜里倾听的歌,他的呼噜和哼哼,本身就是迷迷蒙蒙的夜气。② 他几乎没有高频的声音,似乎也只有在静夜里才能清晰地听到。那里面有③ 的颤抖,有细腻的弥漫,他④ 没有音域,⑤ 音域在极低的声部,低到常人很难唱的程度,像黑暗中黑亮的羽毛,看得久了,⑥ 看到清幽的闪光,美极了。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确实 | 而 | 稍微 | 并非 | 而是 | 还能 |
B | 确是 | 而 | 精微 | 并非 | 而是 | 便能 |
C | 确是 | 所以 | 稍微 | 不仅 | 而且 | 还能 |
D | 确实 | 所以 | 精微 | 不仅 | 而且 | 便能 |
A. A B. B C. C D. D
3、下列道别语所对应的场合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影响你休息了,下次有时间再来看你。(与住院病人的告别时的道别语。 )
B. 真不好意思,让您费心了。(向朋友告辞时的道别语。 )
C. 你太客气了,这么丰盛的晚餐,叫我怎么感谢你? (与盛情款待自己的亲朋好友告别时的道别语。 )
D. 真对不起,你们聊,我不得不先走一步了。(与人相聚时因故需要提前告辞时的道别语。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业主希望解除双方的物业管理合同,而对于法院起草的协议书,物业公司却十分小心翼翼。
②被撞伤的老人倒地不起,先后有十几个行人路过,却都漠然置之,后来才有人拨打了报警电话。
③珠海水湾路酒吧街,嗓音超标,扰乱民众生活,市民多次反映,但珠海市环保局谨言慎行。
④针对美舰进驻南海一事,洪磊昨天答记者问时表示:希望美方与时俱进,不要损害两国友好关系。
⑤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旁白过多遭吐槽,为体现原著深沉厚重而谨小慎微,忽略了影像本身功能。
A. ①④ B. ②③ C. ④⑤ D. ②⑤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好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只好笑纳了。
B.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 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 如果能请到王老师给我指点人生规划,我一定洗耳恭听。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把时间变成历史
李拯
阅读历史,有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古代中国,挑战中华文明的游牧民族,为什么大多反而被中国文化所“内化”?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答案是,中国文化有着由文明定义的“历史叙事”,相对而言,游牧民族则只拥有自然流动的时间。这启示人们,时间自在自为地流逝,唯有通过人类文明,才能变成具有人文刻度的历史。。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如果缺少人的行动与奋斗,时间只是“逝者如斯夫”的自然变化。马克思说过,“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可以说,正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奋斗,才把匀速流动的时间,变成有着起伏快慢和生长节奏的历史,从而建构起一个前后相续、薪火相传的“意义的世界”。
而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在几千年时间跨度里保持了连续性的文明体系,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加注重“历史意识”。我们的时间之轴,可说被一系列伟大的历史事件所标定。比如说,秦统一中国,既证明了大一统的可能性,也让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叙事和预设模式;再比如说,前段时间举国纪念长征胜利,正是因为80年前那场史诗般的征途,为现代中国走出了一条开阔的道路。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就像锋利的铧犁一样,在时间的荒原里开垦出历史的田垄,由此哺育着文明的生长繁荣。
时间一旦变成历史,就不仅关乎过去,更意味着向未来的延伸。博尔赫斯在其小说名篇《小径分叉的花园》里,用“小径分叉”来比喻时间的分叉,因为“时间总是不断地分叉为无数个未来”。其实,时间分叉只是形象的文学修辞,时间不会自动分叉,而恰恰是人类的奋斗,才让未来具有可以期待的无限可能性。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恺撒的“我来,我见,我征服”,还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抑或是牛顿提出三大定律,正是人类对未来可能性的不懈追求,才不断把无声的时间变成激动人心的历史。可以说,失去了可能性,未来就不再值得期待,历史就不再值得创造,剩下的只是自然时间的无谓流动而已。
因此,在历史的语境中,未来不再只是未曾到来的时间,而是等待着人们去创造的无限可能性。而实现未来的可能性,这本身就是在创造历史。在这个意义上,把时间变成历史,就具有了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今天的中国,正在进行着把现代化与10亿级人口规模相结合的伟大事业,始终在“向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的发展已经改变了西方教科书上的固有模式,而中国的未来也将给现代文明带来更多可能性。正是这种可能性,让外媒用“激动人心”来形容中国的发展;也正是这种可能性,向所有人展现了创造历史的开放性。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在改革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加上自己的一笔,既是在赢得未来,更是在创造历史。
过去孕育着“以往知来,以见知隐”的经验和知识,而未来则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未来的可能性不会被取消,历史更不会被终结。今天的中国有了了这样的底气:我们不仅善于书写历史,而且勇于创造历史。最为重要的是,我们仍然葆有把时间变成历史的激情和能力。
(摘编自夏建平《当谈流行音乐时我们在谈什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古代中国,挑战中华文明的游牧民族,大多反而被中国文化所“内化”,这个问题引人深思,本文提供的答案也很有启发性。
B. 中国文化相对游牧民族有着由文明定义的“历史叙事”,自在自为流失的时间只要通过人类文明,就能变为具有人文刻度的历史。
C. 人类在构建起前后相续、薪火相传的“意义的世界”后,就把匀速流动的时间变成了有着起伏快慢和生长节奏的历史。
D. 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加独重“历史意识”,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在几千年里保持连续的文明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提出河题,自问自答,引导人们思考时间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B. 文中阐述秦统一中国、举国纪念长征胜利证明时间变成历史后向未来的延伸。
C. 主体部分使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说明了把时间变成历史的方式。
D. 结尾部分联系现实,引用外媒评价,表达了对中国未来创造历史的的坚定信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历史的语境中,未来不再具有时间的含义,而是等待着人们去创造的无限可能性。人们以实现未来的可能性,来创造历史。
B. 今天的中国,在“向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努力创造历史就更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C. 外媒用“激动人心”来形容中国的发展,是因为中国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可能给现代文明带来新的形式和内容。
D. 在当今的中国,我们既要注重过去,从过去吸取知识和经验,更要凭借激情和能力来创造未来。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对不同阶段教师的作用做了区分,他认为启蒙教师是“__________”高阶段老师是“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写家国的愁苦和郁愤都涌入作者心头、使他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姜太公和商朝开国重臣伊尹的典故,表达对未来理想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提醒后主要赏罚分明,标准一致。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现诗人执着追求理想,即使失去生命也心甘情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诗人听琵琶女自诉身世后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乐声的感受是“_______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________”。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
(3)《曹刿论战》中写到,当国家面临危难时,曹刿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反驳同乡“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的观点。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那些孩子的老师与他界定的老师在职责上还有差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忠君是边塞诗歌的主旋律。在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誓死报效国家的一腔赤诚。
11、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长度写出了作者晚年漂泊他乡、疾病缠身的凄苦生活。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4)《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更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窦娥冤》“刑场”一折中,窦娥指天斥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她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12、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阐明择师方面不分地位高低和年长年少的原则:“____________”,无论年长年少;“______________”,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______________”,以美女衬英雄;再用“______________”,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其中“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诉衷情·送春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①。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②。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③杨花。
(注)①困流霞:沉醉于酒中。流霞,美酒。②望中赊:远回望来路遥远漫长。赊:遥远。③分付:交给。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这首词题目为“送春”,意味着其主旨自然是传统的抒写惜春情怀的。
B. “一鞭清晓喜还家”,那清脆的一声鞭响,打破了拂晓时的沉寂,启奏了一支轻快的还乡曲。
C. “宿醉困流霞”,由于高兴,昨晚在驿站他不觉多喝几杯。今早起来,依旧带着微微的醉意。
D.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写客子快要到家了,不禁回望归程。此处,词中欢快的旋律略作顿宕,稍显深沉。
E.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蒙蒙杨花。常易撩起人们伤春的意绪,词人卒章显志,惆怅之情顿时涌上心头。
【2】请简要赏析词中“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一句。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书叶机
龚自珍
鄞人叶机者,可谓异材者也。嘉庆六年,举行辛酉科乡试,机以廪贡生治试具,凡竹篮、泥炉、油纸之属悉备。忽得巡抚檄曰:贡生某毋与试。机大诧。
初蔡牵、朱濆两盗,为海巨痈,所至劫掠户口以百数;岁必再三至,海滨诸将怵息!俟其去,或扬帆施枪炮空中送之,寇反追,衄不以闻,故为患且十年。巡抚者,仪征阮公也。素闻机名,知沿海人信官不如信机;又知海寇畏乡勇胜畏官兵,又知乡勇非机不能将。
八月,寇舶定海,将犯鄞,机得檄,号于众曰:我一贫贡生,吮墨执三寸管,将试于有司,售则试京师,不售归耳。今中丞过听,檄我将乡里与海寇战,毋乃咍乎?虽然,不可已,愿诸君助我。众曰:盍请银于文官?不可。盍假炮于武官?不可。事亟矣,何以助君?叶君则揎臂大呼,且誓曰:用官库中一枚钱,借官营中一秤火药而成功者,非男子也。飞书募健足,至行省,假所知豪士万金,假县中豪士万金,遂浓墨署一纸曰:少年失乡曲欢致冻饿者,有拳力绝人者,渔于海者,父子兄弟有曾戕于寇者,与无此数端而愿从我者,皆画诺。夜半,赍纸者返,城中村中,画诺者几三千人。
天明,簿旗帜若干,火器若干,船若干,粮若干。机曰:乌用众?以九舟出,余听命。是日也,潮大至,神风发于海上,一枪之发抵巨炮,一橹之势抵艅艎,杀贼四百余人。九月,又败之于岸。十月,又逐之于海中。明年正月,又逐之于岛。浙半壁平。出军时,樯中有红心蓝边旗,机之旗也。自署曰代山,其村名也。朱濆舰中或争轧,诅于神,必曰遇代山旗。阮公闻于朝,奉旨以知县用。今为江南高邮知县,为龚自珍道其事。
选自《龚自珍集卷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寇反追,衄不以闻 衄:挑衅
B. 售则试京师 售:考中
C. 夜半,赍纸者返 赍:送
D. 天明,簿旗帜若干 簿:登记造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机以廪贡生治试具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 叶君则揎臂大呼 则与一生彘肩
C. 父子兄弟有曾戕于寇者 故燕王欲结于君
D. 为龚自珍道其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叶机在参加乡试的时候接到了领军抗敌的重任,因为朝廷了解他的才干和领导能力,只有他才能在此时担起重任。
B. 在众人迟疑犹豫之际,叶机用自己坚定的誓言和果敢的行动凝聚了士气,一战再战,平定海盗,得到了朝廷的任用。
C. 文章记叙了叶机带领地方武装击败海盗的故事,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智慧,也流露出对清政府及军队腐败无能的讽刺。
D. 文章除了直接表现叶机的英雄气概之外,也从侧面进行了烘托,比如敌人内部一旦起了纷争,就会诅咒对方遭遇叶机的部队。
【4】翻译下面句子。
(1)所至劫掠户口以百数;岁必再三至,海滨诸将怵息。
(2)今中丞过听,檄我将乡里与海寇战,毋乃咍乎?
【5】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学记》
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就喜欢每次拆开盲盒时那种不确定性,新鲜,刺激,我乐在其中。”
“肯定是商家设计好的,我买了好几个了,一个心仪的都没有,吓,都是骗人的,小孩子才会再去上当呢!”
“我是要把盲盒里的产品完整地搜集起来的,虽然有点费钱,我可以省吃俭用呀!”
“大家都在玩盲盒,不玩显得落伍。”
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观,就以上材料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