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第一节班会课,同学们观看了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被深深感染,班主任总结时循循善诱学生要重视提高人文情怀。
②品读经典,体悟人生,看名著就是同名家对话,跟哲人心灵交汇,就让人心里生出暖暖的感觉,如坐春风。
③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这座城市变成泽国,一片汪洋,人们调侃说到城市去看海,其壮观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④现在有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知识积累,不用心体悟生活,没时间阅读经典作品,写起文章来东拼西凑,真叫人不忍卒读。
⑤最近一段时间,在欧洲发生的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恐怖分子是世界的公敌。
⑥在中国南海问题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站在正义的立场,为中国发声,他们的危言危行,受到中国人民的一致好评。
A. ②⑤⑥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B. 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 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D. 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随着“真实再现”手法的流行,现阶段很多纪录片一味模仿,搬用所谓程式化技巧,使得纪录片的质量良莠不齐。
②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晚年罢职居上饶,过上了求田问舍的村居生活。
③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给人如坐春风的感觉。
④领导对他说:“你要淸楚,你最大的缺点就是在处理问题时总是首鼠两端。”
⑤及时的反馈,正确的引导,可以让民意得到良好的疏通。长此以往,民意与立法互动的渠道将更通畅。
⑥鲁迅先生写人,往往杂取种种人,力求以极俭省的笔墨写出人物的灵魂,他塑造的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形象可谓穷形尽相。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③④⑥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目前,堵车已经成为城市不堪忍受之痛,堵车带来了废气排放,带来了雾霾, ① 让人们进入了“路怒”状态, ② “路怒”又带来了很多交通事故。现在,我们 ③ 开车难,停车也很难。 ④ 对于上班族来说,一辆车90%的时间是停滞的, ⑤ 一辆车需要两个停车位,家中一个,单位一个。现在,城市15%的土地是用来停车的, ⑥ ,房价的“军功章”上也有车的一半。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还 | 而且 | / | 即使 | 况且 | 所以 |
B. | 几乎 | / | 并非 | 如今 | 并且 | 当然 |
C. | 也 | 而 | 不但 | / | 而且 | 因此 |
D. | 总是 | 可 | 首先 | 况且 | / | 总之 |
A. A B. B C. C D. D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以道德视角谈贪污问题,认为要 贪污,必须提高官吏的道德水准,使他们有一种清澈如水的 ,才可以一文不取。这些都是道德性手段,而不是制度性手段,因此封建王朝才出现大家都说清廉,但人人都 的恶果。
A. 防止 节操 阳奉阴违 B. 防治 节操 口是心非
C. 防止 情操 口是心非 D. 防治 情操 阳奉阴违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渡头
叶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
“过湖吗,小伙子?”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
“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
“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
“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舱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
“他们呢?”
“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
“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
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我目不转睛地瞧着他。
“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舱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
我不管地,也不管天。
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
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B. 渡夫不愿马上开船送“我”过湖,还教训“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
C. 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因为他看“我”太年轻,怕“我”遇到不测,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
D. 渡夫在船里把他儿子桂儿被北佬抓做伕子的事情告诉“我”,这一方面表达他对“我”孝顺母亲的赞赏和羡慕之情,一方面表达他失子之后的孤独和忧虑。
E. 第二天一早,“我”被渡夫叫起来之后,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2】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首段中提到蜀国处在危急存亡的时刻,从反面劝诚后主刘婵“_______,______”,以免堵塞臣子们忠言劝谏的道路。
(2)在《逍遥游》对宋荣子的表述中,作者先认同他能认清本心与外物,分清荣誉与耻辱,又赞美他“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指出他还是有未能建树的。
(3)教材《离骚》(节选)开篇,先总写心境,然后阐明伤感原由的一句是“__________”。而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实迷途其未远”,其句意则是仿用了《离骚》中“________”一句。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指出齐王不仅受到身边人的偏爱,而且“________,_______”,因而受蒙蔽程度非常严重。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落叶和江水,表现了秋天肃杀凄凉的壮美景象。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当年刘裕居住之处,表现了对刘裕的凭吊之情。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道德经》有“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句,提醒我们要重视“无”的作用。在白居易《琵琶行》,作者直接点出“无”胜于“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了得力的将领和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3)古代诗人常借大雁抒情,寄寓相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桃花源记》中的渔人误入桃花林后想要走到桃林的尽头,在“_________”之处发现了一座山,山口处“__________”,于是发现了桃花源。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士大夫之族之所以不愿从师学习,是因为他们都有着“____,_______”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3)“月”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诗人们赋予了明月丰富的内涵。《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中的“月”烘托出琵琶女飘零天涯孤独寂寞的忧伤;《赤壁赋》中苏子见到“_________”,高悬在斗牛二宿间,“月”为苏子的赤壁之游营造出澄澈空灵的迷人意境。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指出自己不重视学习却重视子女教育的人,选择老师教育孩子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刘义隆的故事揭示当朝好大喜功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当朝准备不足导致失败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陋室帘外环境宁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洞箫之声动人心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无数“逆行者”用大爱撑起生命的托付,为全社会树立起一座道德精神的丰碑。我们可以用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赞美他们可比日月的精神。
13、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歌上片重在写景,在写景中言情抒怀,前四句为情造文,描写有我之景,情景很好融为一体。
B. 诗歌中“照我满怀冰雪”句生动形象写出作者的失意和无奈,将内心凄凉和感伤充分表现了出来。
C. 诗中“鲸饮未吞海”句化用了杜甫“饮如长鲸吸百川”,极度夸张,具有一种豪迈精神和阳刚之气。
D. 下片“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三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承上片的写景,引出后面叙事抒怀。
E. 这首词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行文波澜起伏,写景生动形象,议论富有情理,抒情真切动人。
【2】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方翼,字仲翔,并州祁人。祖裕,随州刺史,尚①同安大长公主。方翼早孤,母李,为主所斥,居凤泉墅。方翼尚幼,杂佣保,执苦不弃日。垦田植树,治林垠,完墙屋,为富家。高宗立,而从祖女弟为皇后,调安定令,诛灭大姓,奸豪胁息。居母丧,其友赵持满诛死,尸诸道,亲戚莫敢视,方翼曰:“栾布哭彭越,义也;周文王掩骼,仁也。绝友义,蔽主仁, 何以事君?”遂往哭其尸,具礼收葬。金吾校尉劾系,帝嘉之,不罪。
再迁肃州刺史。州无隍堑,寇易以攻,方翼乃发卒建楼堞,厮②多乐水自环,烽逻警明。仪凤间,河西蝗,独不至方翼境,而它郡民或馁死,皆走方翼治下。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③,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方翼兼检校安西都护,筑碎叶城,面三门,纡还多曲以诡出入,五旬毕。西域胡纵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永淳初,十姓阿史那车簿啜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军战伊丽河。败之,斩首千级。俄而敌兵十万踵至,方翼次热海,进战,矢著臂,引佩刀断去,左右莫知。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即遣骑分道袭敌,皆惊溃,乌鹘引兵遁去,擒首领突骑施等三百人,西戎震服。初,方翼次葛水,暴涨,师不可度,沉祭以祷,师涉而济。
西域平,以功迁夏州都督。属牛疫,民废田作。方翼为耦耕法,张机键,力省而见功多,百姓顺赖。明年,召方翼议西域事,引见奉天宫,赐食帝前。帝见衣有污濯处,问其故,具对热海苦战状。视其创,帝咨嗟久之,赐赉良厚。
(节选自《新唐书•王方翼传》有删改)
【注】①尚:匹配,多指高攀婚姻。②厮:通“斯”。分开。③瘵:困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B. 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C. 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D. 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杀七千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祖,亲属关系的称谓词,是从祖祖父,从祖王父的简称,指的的祖父的亲兄弟。年长与祖父称为伯祖,年幼于祖父则称为叔祖。
B. 居母丧,为母亲守孝。居丧,又称为守孝、值丧或丁忧,是人们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而产生的一种习俗。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
C. 仪凤,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称号,另外还可以用来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
D. 西戎,中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自称华夏,称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为东夷、西戎、南狄、北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方冀坚强乐观。他幼年丧父,与母亲李氏相依为命,为减轻母亲负担,他常与佣人一起辛勤劳作,历经艰辛使家境逐渐殷实富足。
B. 王方冀重情重义。他的友人赵持满被杀,赵的亲戚没有人敢探看收尸。王方冀礼数周全地埋葬了他,唐高宗听说后对他很赞赏。
C. 王方冀骁勇善战。永淳初年,他在热海引军作战,杀敌无数,令敌军惊慌溃散,又乘胜追击,生擒了敌首,西戎从此归服。
D. 王方冀精明能干。他在担任肃州刺史和夏州都督时,两地遭遇了天灾人祸,但他都能找到应对的办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2)帝见衣有污濯处,问其故,具对热海苦战状。视其创,帝咨嗟久之,赐赉良厚。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特别的意义。《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回顾2020年,盘点了9个关键词,其中8个是:快、宅、口罩、推迟、感谢、重启、泪水、乘风破浪。
这些关键词引起了你的哪些感想与思考?请你选择其中的三个,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写一篇演讲稿,在“告别2020,我们正在成长”的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