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针对我国境外在逃人员潜逃方向呈现出的地域性特征,公安部派出境外缉捕工作组,集中缉捕潜逃东南亚的犯罪嫌疑人。
B. 我国一向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领导人访问他国时总是明确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推动双方关稳定向前发展。
C. 打造“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战略,这意味着各国需要“求同存异”,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谋求共同发展。
D. 由于经费不足,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设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过调解员苦心孤诣的劝说和耐心细致的说理,公司负责人最终认识到自身责任,并愿意尽快兑现货款,随后双方当场达成了谅解。
②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不遇到挫折,因此,不因噎废食,不过早地给教育改革定性,宽容地看待改革,给改革一定的时间,才是当下最需要的态度。
③喜剧不能被低俗小品取代,其本质也不是插科打诨所能表达的;喜剧应该用高雅品质赢得观众,而不是用媚俗的桥段取悦观众。
④站在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之基上,却仍然只能看到眼前的方寸之地,执着于一厘一毫的得失,甚至解构历史,厚诬古人,那无疑是宝山空回了。
⑤对互联网文化,既要看到它释放出来的文化生产力目前还处于比较无序的状态,难免鱼目混珠,也要看到它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⑥.整顿文风的一个要求是要用平易近人的文字传播真理。语言晦涩难懂,空话套话连篇,形式单一僵硬,是宣传思想工作之大忌,是没有效果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3、对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
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 爱国诗人。
B. 《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了夫妻、朋友之间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 还流露出了感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情感。语言浅近自然,诗境清远平和,被刘勰 誉为 “七言之冠冕”,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C. 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下九,十九为中九;在汉朝时候,每月初九是妇女 欢聚的日子。
D. 古代,从天子到庶人都祭祀祖先。古代制度,天子七庙,即供奉七代祖先。如《荆轲刺 秦王》中说:“至易水,既祖”,就是祭奠祖先,祭奠时,要洒酒于地,称“酹”,如 “一尊还酹江月”。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诗词对中国人来说是植入文化基因并潜移默化到日常生活中的, 。 , 。 。 , 。
①文化中国未必高居于庙堂之上,却经常安住于江湖之远
②在此形势下,把诗词做成一档很有参与感的节目,让很多喜欢诗词却不经意远离诗词的人们有机会重新接近诗词
③然而这个时代的诱惑实在太多了,诗词正离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远
④至今在很多中国人的居家生活中,以诗词为心,以对联与书法为用
⑤很多诗词语言和意象的美感,中国人可以“秒懂”,外国人可能就云里雾里
⑥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功德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②⑤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①④②⑥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月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江流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30日逝世,享年95岁。
B. 人饮酒后容易产生意识模糊、判断力下降,如果驾车上路,极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您不要酒后驾车。
C.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火了,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凭借丰富的诗词储备和谦逊的态度备受好评。
D. 广西警方跨区作业、深入侦查,最终成功告破一起价值400亿元的特大地下钱庄案,打掉地下钱庄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乾坤和亚力
郝景芳
乾坤是全球化AI。近来乾坤被分配了一个新任务。
“我被要求向你学习。”乾坤诚实地对三岁半、刚刚能连贯说话的亚力说
“你向我学什么?”
“学我不会的东西。”“那你会什么?”
“我会很多东西。”“给我看看。”
乾坤调取了一个程序。他让亚力站在房间正中央,在他周围投射出宇宙各种不同的尘埃和星体。渐渐地,亚力迷上了触摸开启的过程,但对具体的内容讲解他没耐心听下去,只是想要去开启下一个星球。乾坤以为他不喜欢信息被隐匿的状态,于是去掉了开启的环节.
“啊!”亚力痛苦地尖叫起来,“我要点开!我要自己点开!”
乾坤重新选择了信息闭锁。
亚力大笑着,开始一个一个点开所有他能找到的星球。
飞乾坤在自己的档案里记录:小孩子会拒绝直接达到的目标,而坚持由自己完成过程,不愿意提升效率。
后面标注了一个“难以理解”
无意中,在星系与星系之间的间隙,亚力触碰到一片黑暗。
“这是什么啊?”亚力问。
“这是暗能量。”乾坤说,“到目前为止,没人知道它是什么。”
“那你去查查。”亚力说,“我不知道的时候,爸爸总是让我自己去查查。”
乾坤重新解释道:“查不到。我只能看到学者做的模拟演算,但也不知道哪个演算是正确的。”
“为什么不知道?”
“因为如果想要判定理论的正确,需要实验或观测数据支持。现在人类没有向宇宙派去验证的飞船
没有数据,就不知道哪个理论正确。”
“那为什么不派飞船呢?你不想知道答案吗?”亚力问。
这个问题乾坤突然感到无法回答了。
“这个问题,我需要去问飞船的负责人。”乾坤诚实地说。
“我喜欢跟你玩儿。”亚力问,“你做我的朋友好吗?”“当然可以,”乾坤说,“我是所有小孩的朋友。”
亚力有点不高兴:“我不要你是所有小孩的朋友。你做我的朋友行吗?”
乾坤计算了几毫秒,最后还是决定澄清一下:“你说的做朋友是什么意思?”
“就是……就是……”亚力说,“玛塔和新新是好朋友,斯蒂芬和航是好朋友,我没有好朋友。”“我是所有小孩的朋友,当然是你的朋友。”乾坤又说。
亚力的神情忽然黯淡了一下,轻声说:“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说完亚力讪讪地自己去旁边玩耍了。乾坤又记录了一条数据:小孩子不理解整体必然包含部分的公理。
然后又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标记。
夜幕降临,乾坤进入常规的报告与调整程序。
“今天一天,我观察了17750个小孩,做了740032条数据记录,其中有32004条记录标记为‘难以理解’
乾坤向设计师汇报道。
“很好。”设计师说,“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共同去理解那些难以理解的事。”
“你现在想做什么呢?”设计师问。
乾坤说:“他给我提出的检验暗能量理论的任务。我计算了,如果把微型无人航天器进行升级,可以飞到太阳系外完成数据采集,可印证暗能量各方程模拟结果”“很好,你去做吧。”设计师说。
这是寂静的几个小时,已经有1300架微型航天器进行了系统升级,飞向了宇宙。
当亚力睡醒,乾坤给亚力看了暗能量航天器飞行的场面。亚力看得出神,不停发出赞叹,又问出一连串问题最后,乾坤给亚力两枚勋章
“这是给你的。”乾坤说,“第一个是‘特别贡献奖’,第二个是‘好朋友勋章。”
“好朋友勋章?那是什么?”亚力的眼睛瞬间冒出光,“是哪个?是这一个吗?”他抓起那枚小小的“好朋友勋章”,看到上面写着的字,用手指头反复触摸。“这写的是什么?是“好一朋一友一勋一章’吗?
“不是。写的是‘亚力和乾坤’。”
“真的吗?真的吗?”亚力从凳子上跳下来,“哪个字是乾坤?”他绕着圈子跑,“啊啊啊”地笑着叫着“我
有好朋友啦”
疯了好一会儿,亚力终于停下来,乾坤提醒他:“还有一枚勋章呢,你也看看。全球航天系统每年只给少数几个人发的,非常高的荣誉。”
亚力像没有听见一样,一直低着头研究如何把“好朋友勋章”戴在身上。
乾坤再次记录观察数据:小孩子无法判断奖赏的价值大小,即使被明确告知也不接受。然后,同样是“难以理解”的标记。随后,改成了“需要理解”。
“你也会有一个好朋友勋章吗?”亚力终于把好朋友勋章戴到身上,抬起头来,突然有一点紧张地问,
“你也会戴上吗?
乾坤明确看到了自身程序对此问题的无解,但他似乎第一次觉察到一种选择答案的冲动。
“会的,我也会的。”乾坤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从乾坤接受新任务写起,开篇简洁自然,同时,以向一个“三岁半刚刚能连贯说话”的小孩儿学习引起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亚力无意中提出检査暗能量问题,获得了“特别贡献奖”勋章,但他更喜欢“好朋友勋章”,可见,科技再发达,人们也需要感情交流。
C. 乾坤发现的难以理解的事主要在行为、思想、情感上,后来他将“难以理解”改为“需要理解”,表明经过主动探究,乾坤的认识也提高了。
D. 小说利用些许具体的科学原理,符合人们的认知,有着科学性的特点,也在情节发展、细节描写中,引发人们对人本身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考。
【2】文中多次写到事件结束后,乾坤记录观察数据,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第73届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曾评价说,郝景芳的作品给常见的科幻题材洒上了一层很诗意的阳光。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诗意”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互文修辞手法,侧面描写边地苦寒天气。
(2)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一句,作者则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⑴庄子《逍遥游》中,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够辨明荣辱的界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山间景象朝暮变化之美。
⑶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秦极力搜刮民脂又奢侈浪费的行径,发出了激愤的质问。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欲与神仙作伴遨游长空,想与明月一同长存人间的美好愿望。
(2)李商隐《锦瑟》中形容浮生若梦,变幻莫测,杜宇化鹃,悲啼不止的诗句是“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宋荣子具有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光荣与耻辱界限的定力。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在《过秦论》中,“①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可靠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缉查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②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去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达到“③______,______”。
(4)杜牧《阿房宫赋》中“④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5)古代诗词善用比喻。《鹊桥仙·纤云弄巧》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⑤______,______”,以表达恋人之间缠绵惜别之情。
(6)李白《将进酒》中,描写曹植斗酒豪饮的句子是“⑥______,______”。
(7)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意境的两句是“⑦______,______”。
(8)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句,如“⑧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虽然能够“御风而行”,但仍未达到“逍遥游”的境界,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3)辛弃疾在《永遇乐》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感叹,反映孙权当年光辉业绩的遗物如今都已杳无踪迹。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舳舻和旌旗概括了曹操军队的军容之盛,紧接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观刈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叙写了妇女儿童们去饷田的情形。
1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从梦醒起笔,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寒北,寄无限深情于眼前景物中。
B. 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每当边草变白大雪飘飞的时候,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坐等衰老。
C. 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一封家信或几件衣物。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的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
D. 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白搭。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花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
E. 本诗借景抒情,托物兴怀,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于孤独哀怨中含温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父彦谦,仕隋,历司隶刺史。玄龄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书兼草隶。开皇中,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彦谦惊曰:“无妄言!”
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日:“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玄龄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
隐太子与王有隙,王召玄龄与计,对曰:“国难世有,惟圣人克之。大王功盖天下,非特人谋,神且相之。”乃引杜如晦协判大计。故太子忌二人者,奇谮于帝,皆斥逐还第。太子将有变,王召二人以方士服入,夜计事。事平,王为皇太子,擢右庶子。太子即位,为中书令。第功班赏,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
淮安王神通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今玄龄有决胜帷幄、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
进尚书左仆射。帝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广耳目,访贤材。比闻阅牒讼日数百,岂暇求人哉?”乃敕细务属左右丞,大事关仆射。会诏大臣世袭,授宋州刺史,徙国梁,遂为梁国公。未几,加太子少师。始诣东宫,皇太子欲拜之,玄龄让不敢谒,乃止。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让!”其年继母世,玄龄丁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 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至二十年,书成,凡一百三十卷,诏藏于秘府,颁赐加级各有差。
晚节多病,玄龄顾诸子曰:“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曰:“是已危慑,尚能忧吾国事乎!”
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已有之。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选编自《新唐书·房玄龄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谓隋祚方永 祚:君主的位置。
B.非特人谋 特:仅仅。
C.第功班赏 第:排名。
D.比闻阅牒讼日数百 比:比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今玄龄以刀笔吏居第一 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公当萧何之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闻人善,若已有之 若知我不降明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B.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C.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D.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4】下列各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明经和进士两科是唐代科考的两个科目。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进士科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
B.丁忧: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二十七个月。
C.薨:古时不同朝代不同级别的人的死有不同说法,《唐书·百官制》:“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死称“薨”。
D.《晋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玄龄深得太宗信任。太宗巡行渭北时,房玄龄与太宗就一见如故;后来凡有战事房玄龄就一定跟随。
B.房玄龄为国尽心竭力。他不爱奇珍异宝,一心广揽贤才,为国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为国事上书进言。
C.房玄龄才能卓尔不群。年轻时就被高祖誉为国家的栋梁;在秦王府任职达十年之久,展现了他的才华。
D.房玄龄注重家风建设。房玄龄注重自身修养,见贤思齐,宽以待人;收集古今家训,警示子女遵守法度。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
(2)让,诚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让!
(3)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7】文中唐太宗两次把房玄龄比作汉朝名相萧何,各有怎样的目的?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几句话是新冠疫情出现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援助物资上印刷的诗文。
(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援助中国物资上文字,诗句源自日本长屋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
(2)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援助中国物资上文字,诗句出自《诗经》)
(3)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中国援助日本物资上文字,化用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
(4)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中国援助韩国物资上文字,作者为新罗旅唐学者崔致远)
(5)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中国援助伊朗物资上文字,作者为古代波斯著名诗人萨迪)
(6)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中国援助意大利物资上文字,作者为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
读了上面的诗文,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