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定温度下,某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其反应过程对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a为逆反应活化能,E为正反应活化能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Ea’-Ea
C.所有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高于或等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
D.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加快幅度大于正反应加快幅度,使平衡逆移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钡餐:BaSO4 B.铁锈:Fe2O3•xH2O
C.二甲醚:CH3OCH3 D.丙酸:HCOOCH2CH3
3、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和质谱法分析得知其分子式为C8H8O2,相对分子质量为136,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且面积之比为1:2:2:3,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氢谱与红外光谱如图。关于A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B.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一种
D.与A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2种
4、对某溶液中部分离子的定性检测流程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所加试剂可以是浓KOH溶液
B.可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无色气体
C.步骤②的反应为Al3++3HCO3-=Al(OH)3↓+3CO2↑
D.检验Fe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血红色)
5、在恒温恒压、不做功时,反应A+B===C+D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一定能自发进行( )
A. ΔH<0、ΔS<0 B. ΔH>0、ΔS<0 C. ΔH<0、ΔS>0 D. ΔH>0、ΔS>0
6、40 ℃时水的离子积Kw=2.9×10-14,则在40 ℃时,c(H+)=1×10-7mol·L-1的溶液( )
A. 呈酸性 B. 呈碱性 C. 呈中性 D. 无法判断
7、对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H<0,恒温条件下,向某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6molH2,经10s达到平衡,平衡后压强为初始压强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要提高N2转化率同时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缩小体积、充入N2、降低温度
B.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平衡不一定移动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N2和2molNH3,此时v正=v逆
D.10s内,v(NH3)=0.1mol/(L·s)
8、将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看到的现象是熔化的铝( )
A.滴落 B.剧烈燃烧 C.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D.火星四溅
9、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dS(s)Cd2+(aq)+S2-(aq),其溶度积Ksp=c(Cd2+)·c(S2-),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T2>T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CdS在c(S2-)=0.01mol/L的Na2S溶液中,c(Cd2+)=100a2mol/L
B.图中各点对应的Ksp的关系为:Ksp(m)=Ksp(n)<Ksp(p)<Ksp(q)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10、已知:H2(g)+F2(g)=2HF(g) △H1=-270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olH2(g)与1molF2(g)的键能之和比2molHF(g)的键能高270kJ·mol-1
B.HF(g)分解为H2(g)与F2(g)的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来表示
C.若反应中有20gHF(g)生成,则放出135kJ热量
D.若H2(g)+Cl2(g)=2HCl(g) △H2=-QkJ·mol-1,则Q<270
1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SO2 CaSO3
CaSO4
B.Fe3O4(s) Fe(s)
Fe(NO3)3(aq)
C.MgO(s)MgSO4(aq)
Mg(s)
D.Fe FeSO4(aq)
Fe(OH)2
FeO
12、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的事实中,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B.乙烯能使溴水褪色而乙烷不能
C.甲苯比苯更容易发生硝化反应
D.苯酚与溴水直接就可反应,而苯与溴反应则需要加铁屑
1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Kw=1.0×10-14的溶液
C.c(H+)>c(OH-)的溶液 D.c(H+)=c(OH-)的溶液
14、25 ℃时纯水的电离度为a1,pH=2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为a2,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的电离度为a3。若将上述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水的电离度为a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2=a3<a4<a1 B. a3=a2<a1<a4
C. a2<a3<a1<a4 D. a1<a2<a3<a4
15、用示意图或图示的方法能够直观形象地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
A.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的结构式
C.HF分子间的氢键H-F-H D.丙氨酸的手性异构
16、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之间的差距是由于()
A.金属键的强弱不同 B.金属的化合价的不同
C.金属的晶体中电子数的多少不同 D.金属的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不同
1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NaCl中的Na2CO3 | 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最后蒸发结晶得到纯NaCl |
B | 鉴别二氧化硫和乙烯 | 将二氧化硫和乙烯分别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硫 |
C | 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性强弱 | 常温下,将铁片、铜片、导线、浓硝酸组成原电池,铁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溶解 |
D | 证明氧化性:Cl2>Fe3+ | 将Cl2通入Fe(NO3)2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
A.A B.B C.C D.D
18、在某温度下,反应 ClF(g)+F2(g)⇌ClF3(g) ΔH=+268 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K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2 的转化率提高
D.降低温度,单位时间内生成 ClF3 的物质的量增加
19、如图①~④所代表的有机物中所有侧面都是正方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的邻二氯代物只有1种
B.②与苯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C.①②③④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D.④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2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得到的电子数为0.2NA
B.常温常压下,11.2LC2H4含有2NA个碳原子
C.标准状况下,11.2L苯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常温常压下,32g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A
21、乙醇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乙醇催化氧化可制备乙醛 B. 乙醇与H2反应制备乙烷
C.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可制备乙醇钠 D. 乙醇与乙酸反应可制备乙酸乙酯
22、T℃时,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OCl2(g)⇌CO(g)+Cl2(g)△H=108kJ·mol-1,在4min、10min、14min时均只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min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体系的温度
B.1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向体系中再充入Cl2
C.14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容器的体积
D.若T℃时,起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Cl2、Cl2、CO均为0.20mol,则达到平衡前,v正>v逆
23、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CO2和CO气体 |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 |
B | 除去Mg(OH)2沉淀中混有的少量Al(OH)3 | 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 |
C | 检验Na2SO3溶液中是否含有Na2SO4 | 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 |
D | 除去Fe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 | 加入足量Fe粉,过滤 |
A. A B. B C. C D. D
24、钡在氧气中燃烧时得到一种钡的氧化物晶体,其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B. 晶体的化学式为Ba2O2
C. 该晶体的晶胞结构与CsCl相似
D. 与每个B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Ba2+共有12个
25、Ⅰ.工业上常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但Ca(OH)2与Cl2反应的氧化产物与温度有关。在足量的石灰乳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后生成Cl-、ClO-、ClO3-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
(1)常温时工业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t1时开始有ClO3-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石灰乳中参加反应的Ca(OH)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mol(用含a的代数式来表示)。
Ⅱ.过氧乙酸()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水、易挥发,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效消毒剂,使用过氧乙酸消毒剂时通常先用水稀释工业品过氧乙酸,然后用喷雾法对空气与地面进行消毒。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过氧乙酸分子中两个氧原子化合价为-1,一个氧原子化合价为-2
B.过氧乙酸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离子化合物,也属于电解质
C.过氧乙酸包装上应贴的危险警告标签应如图所示
D.过氧乙酸应注意密闭、低温保存于棕色细口瓶中
E.过氧乙酸是一种有机物,它可以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5)某学生在实验室用3.00 mol•L−1过氧乙酸配制0.15 mol•L−1过氧乙酸溶液250 mL,该生用量筒量取工业品过氧乙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mL。
(6)如果生产过氧乙酸的原料CH3COONa中混有了SO42-,要想除掉SO42-,请选择下列试剂按照加入先后顺序填空_________________(试剂不必选完,填序号)。
①醋酸钡溶液;②醋酸;③硝酸钡溶液;④盐酸;⑤碳酸氢钠溶液;⑥碳酸钠溶液。
26、食品和药品关系着人们的生存和健康。
(1)牙膏中添加含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元素的化合物可以防治龋齿,儿童缺乏___________元素会引发佝偻病。
A.碘B.氟C.钙D.铜
(2)过敏是使用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在用药前使用者一定要进行___________。
(3)阿司匹林是人们熟知的治疗感冒的药物,它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
A.解热镇痛药B.抗生素C.抗酸药
27、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ds区的元素是(填编号)____________。
(2)元素②与③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该化合物可用于人工降雨.有关该化合物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 B.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C.属于非极性分子 D.该化合物分子中,②原子采用sp2杂化
(3)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十种元素填空:
I.金属性最强的主族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
II.⑤、⑥、⑦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填化学式);
III.⑥、⑦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填化学式)。
(4)某元素的特征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的孤对电子数为_;该元素与元素①形成的分子X的空间构型为_。
28、(1)氯酸钾熔化,粒子间克服了________的作用力;二氧化硅熔化,粒子间克服了________的作用力;碘的升华,粒子间克服了________的作用力。三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如图是超导化合物——钙钛矿晶体中最小重复单元(晶胞)的结构。请回答: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A、B、C、D为四种晶体,性质如下:
A.固态时能导电,能溶于盐酸
B.能溶于CS2,不溶于水
C.固态时不导电,液态时能导电,可溶于水
D.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熔点为3500℃
试推断它们的晶体类型: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4)图中A~D是中学化学教科书上常见的几种晶体结构模型,请填写相应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9、乙烯、苯和乙醇是重要有机化合物,请根据题意填空:
(1)在工业上,可以用_______的产量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2)苯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___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
(3)乙醇与钠反应类似水与钠反应,请完成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___
3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1)下列措施中可以使0.10mol·L-1 CH3COOH溶液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加入少量0.10mol·L-1的稀盐酸 b.加热CH3COOH溶液
c.加水稀释至0.010mol·L-1 d.加入少量冰醋酸
e.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f.加入少量0.10mol·L-1的NaOH溶液
(2)将等质量的锌投入等体积且pH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中,经过充分反应后,发现只在一种溶液中有锌粉剩余,则生成氢气的体积:V(盐酸)__________V(醋酸)(填">" "<"或“=”)。
(3)某温度下,Kw=1×10-12,将 0.02mol·L-1 的Ba(O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 =__________。
Ⅱ.实验表明,液态时纯硫酸的电离能力强于纯硝酸,纯硫酸的导电性也显著强于纯水。又知液态纯酸都像水那样进行自身电离(H2O+H2OH3O++OH-)而建立平衡,且在一定温度下都有各自的离子积常数。据此回答:
(1)纯硫酸在液态时自身电离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
(2)25℃时,液态纯硫酸的离子积常数K(H2SO4)__________(填“>”“<”或“=”)1×10-14
(3)在纯硫酸与纯硝酸的液态混合酸中,存在的阴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
31、碳、氢元素可形成种类繁多的烃类物质。
(1)如图表示某些烃分子的模型:
①写出a分子的空间构型:_____。
②c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后的物质共直线的原子最多有____个。
③取等质量的上述三种烃充分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___(填名称)。
④25℃和101kPa时,取a、b和c组成的混合烃32 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56 mL,原混合烃中c的体积分数为____。
(2)某烯烃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①用系统命名法对该烃与H2的加成产物命名:____,该加成产物的十氯取代物有______种。
②该烯烃可以加聚生成高分子,写出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____。该烯烃还能与乙烯以1:1比例反应形成一种环状化合物,请写出该环状化合物的键线式_____。
32、按构造原理写出第11、15、19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它们的核外电子分别有几层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多少_____?
33、Na2CO3与NaHCO3在生产、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同学们在实验室中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称取Na2CO3、NaHCO3固体各2g,分别加入两支大试管中,再各加10mL蒸馏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室温,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到如图所示现象。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两溶液中所含分子、离子种类完全相同
b.左侧试管中的现象解释了Na2CO3的俗名为什么叫做“纯碱”
c.向两支试管中加入过量硼酸饱和溶液,均有无色气体生成
(2)两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都存在下式的数量关系,请你补充完整:c(Na+)+c(H+)=_____。
(3)Na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两种变化趋势:
变化i.
变化ii.(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
溶液中滴加酚酞变为粉色,是因为以_____为主(填“变化i”或“变化ii”)。
34、室温下,有下列溶液:
(1)0.2mol·L-1HR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pH<7,则说明在相同条件下HR的电离程度_____NaR的水解程度(填“>”、“<”或“=”),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
(2)pH=3的0.1mol·L−1NH4Al(SO4)2溶液中c()+c(NH3·H2O)____c(Al3+)+c[Al(OH)3](填“﹥”、“﹤”或“=”);2c(
)-c(
)-3c(Al3+)=_________mol·L−1(填准确数值)。
(3)已知:Ksp[Cu(OH)2]=2.2×10-20、Ksp[Fe(OH)3]=4.0×10-38、Ksp[Mn(OH)2]=2.1×10-13。若某溶液中c(Cu2+)=2.2mol·L-1、c(Fe3+)=0.008mol·L-1、c(Mn2+)=0.21mol·L-1,向其中逐滴加入稀氨水,先生成的沉淀是_____(填化学式);为尽可能多地回收铜,而不让锰析出,所得滤液的pH最大值为_____。
35、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还有少量的
等杂质
提取氧化铝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如下:
(1)和II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为___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沉淀M中除含有泥沙外,一定还含有_______,固体N是_______;
(3)滤液X中,含铝元素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它属于_____填“酸”、“碱”或“盐”
类物质;
(4)实验室里常往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
填“氨水”或“NaOH溶液”
来制取
;
(5)将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点燃,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生成的液态的铁用来焊接铁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铜、镍等金属材料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基态镍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
(2)氢氧化镍可生成单质镍的配合物:。CH3NC的结构简式为
,1个CH3NC分子中
键的数目为___,
键的数目为___。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3)据报道,只含镁、镍、碳三种元素的晶体具有超导性。该晶体的结构可看作由镁原子和镍原子在一起进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图所示,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镍原子有______个。晶体中镁、镍、碳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