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①Zn电极为原电池的______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②Cu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当铜表面析出4.48 L氢气(标准状况)时,导线中通过了___mol电子。
③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铜片上有气泡产生、____________。
(2)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___(填序号)。
A CaO+H2O=Ca(OH)2
B 2H2+O2=2H2O
C 2FeCl3+Cu=CuCl2+2FeCl2
3、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molN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__kJ能量。
(2)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NO和CO的反应:。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条件已经填在表中。
实验编号 | t(℃) | NO初始浓度(mol/L) | CO初始浓度(mdl/L) | 催化制的比表面积(m2/g) |
I | 280 | 82 | ||
II | 280 | b | 124 | |
III | 350 | a | 82 |
①请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a为___________。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实验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实验I和实验II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N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II的是曲线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4、实验室利用等物质的量的反应物在恒容容器中模拟工业生产SO3,得到三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 温度 (℃) | SO2浓度(mo1/L) | ||||||
0min | 10min | 20min | 30min | 40min | 50min | 60min | ||
1 | 300 | 2.00 | 1.70 | 1.50 | 1.36 | 1.25 | 1.20 | 1.20 |
2 | 300 | 2.00 | 1.50 | 1.28 | 1.20 | 1.20 | 1.20 | 1.20 |
3 | 500 | 2.00 | 1.60 | 1.39 | 1.29 | 1.27 | 1.27 | 1.27 |
(1)实验1中,50~60mn时间段,SO2浓度均为1.20mo1/L的原因是___。
(2)实验2中,前20min内以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
(3)三组实验中,只有1、2中的某组使用了催化剂,则使用催化剂的为第___组,分析实验1、2中的数据,你认为催化剂___(填“能”或“不能”)改变SO2的平衡转化率,理由是___。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温度升高,SO2的平衡转化率会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照某种共性归属为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中。
其他元素可能归属类型:①主族元素;②过渡元素;③同周期元素;④同主族元素;⑤金属元素;⑥非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反应:2SO2+O22SO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下表空格内(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编号 | 改变的条件 | 生成SO3速率 |
① | 升高温度 | ________ |
② | 降低温度 | ________ |
③ | 增大氧气浓度 | ________ |
④ | 使用催化剂 | ________ |
⑤ | 压缩体积 | ________ |
7、(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①硝酸铵固体溶于水: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醋酸;③食物因氧化而腐败;④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休泥合搅拌;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以上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填犏号)。
(2)原电池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设计氢氧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电子从___极流出;溶液中,K+向___极移动,若反应过程中有0.5mo1电子发生转移,则消耗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L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Cl2O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K2S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Na2O2_______,N2_______
9、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请回答:
(1)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FeSO4溶液,用胶头滴管吸取NaOH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可以观察到试管中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在保存含Fe2+的溶液时,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为了检验该溶液是否变质,应采用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应选用的试剂为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⑩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2)④、⑤、⑥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用离子符号和“>”表示)。
(3)④⑧⑨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5)由①③⑨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
11、有四种短周期元素,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相关信息 |
A | 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
B | 单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
C | 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
D | –2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1) 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2) B与C形成化合物的类型为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3)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C强于D,请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
(4) 已知硒(Se) 与D同主族,且位于D下一个周期,根据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硒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a.非金属性比D元素的强
b.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4
12、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2)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Mg,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时,该装置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原电池,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指出正、负极材料:__________。当反应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mL气体时,消耗的电极质量为__________g。
(3)燃料电池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如O2)反应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现设计一燃料电池,以电极a为正极,电极b为负极,甲烷为燃料,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液;则甲烷应通入________极(填a或b,下同),
13、某温度时,在0.5L密闭容器中,某一可逆反应的A、B气体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可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降低温度,则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下同),逆反应速率_______。
(3)第4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填”>””<”或”=”)
。
(4)0~4min内,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5)能判断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A的浓度不再改变 C.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D.
(6)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7)平衡时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_。
(8)反应达到平衡,此时体系内压强与开始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
14、将煤焦油中的苯、甲苯与苯酚进行分离,可采用如下方法
⑴由煤获得煤焦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裂化 b.干馏 c.液化 d.重整
⑵“操作2”应选择以下装置中的________,“操作 3”应选择以下装置中的__________(填代号)。
⑶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NaOH 的电子式为________,CO2的电子式为_____ 。
⑷向“下层液体 1”中通入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7年1月4日,谷歌公司宣布:以60胜0负1平的战绩横扫众多围棋高手的神秘棋手“Master”乃是其人工智能产品AlpbaGo的升级版,人工智能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其中,高纯度硅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以下是工业上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各元素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填反应代号)。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B.金刚砂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
C.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
D.能做光导纤维的原因是因为自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E.建筑用的水泥和实验室使用的陶瓷坩埚都属于硅酸盐材料
(4)已知硅的最简单氢化物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态水,已知室温条件下,1g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为44.6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在人体器官受到损伤时,需要使用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来植入体内,这种材料是_______(填字母)。
A.高温结构陶瓷B.生物陶瓷C.导电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