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五指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是1922年8月29日英国《星报》登载的漫画《凡尔赛之锁》,描绘了在摔跤擂台上,德国被绞成一团的三个大汉死死压住的场景。这幅漫画作者试图说明(     

    A.《凡尔赛条约》未能规划欧洲秩序

    B.协约国与德国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C.美国对国际事务采取中立主义政策

    D.英国的衰落使其无力应对欧洲局势

  • 2、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之事,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的女婿。由此可知

    A.追名逐利成为社会主流

    B.士人群体的地位急剧下降

    C.传统重农抑商观念被抛弃

    D.经济发展导致观念的变化

  • 3、下图是16世纪西欧主要国家的物价指数变化情况(16世纪初的物价指数是1),该图折射出(     

       

    A.地中海地区经济衰败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

    D.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格局

  • 4、如表为1888—1894年中国铁路建设简况。这一时期的铁路建设(     

    路名

    起讫段

    建成年

    里程(千米)

    唐津铁路

    唐山—天津

    1888

    130

    台湾铁路

    基隆—新竹

    1893

    99

    关东铁路

    唐山—中后所(辽宁)

    1894

    218

    A.促进了近代化的发展

    B.是日本强化殖民侵略的手段

    C.触发了辛亥革命运动

    D.是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结果

  • 5、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从华中正面战场抽调2个师加强华北方面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为此,中国共产党(     

    A.提出全面抗战路线

    B.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C.组织发动百团大战

    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6、英国历史学家艾诗立写过两部克伦威尔的传记,第一部名为《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将克伦威尔说得几乎一无是处;20年后他出版的第二部名为《克伦威尔之伟大》,之前那个专横独断的篡位小人成了民族英雄,作者承认自己过去是有眼不识泰山。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决定历史人物评价没有客观性

    B.艾诗立的两部传记评价相互矛盾不足为信

    C.历史学家的价值判断影响其对人物活动史实的选择

    D.历史人物评价往往受到评价者时代背景的影响

  • 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70年里,国际法发展迅速,产生很多新的分支,如外层空间法、极地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国际发展法、国际组织法、国际刑法、国际能源法、国际移民法等。这现象形成的背景是(     

    A.美苏冷战局势逐渐加剧

    B.多极化趋势成为世界主要发展潮流

    C.世界市场的正式建立

    D.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壮大

  • 8、有学者认为1840年7月5日英军大举入侵舟山(浙江),才是鸦片战争的正式爆发。英军侵犯定海(浙江)蓄谋已久,定海保卫战是鸦片战争中双方参战人数最多、交火时间最长、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役,定海在鸦片战争中的地位需要重新审视。据此推断,英国重点进攻此地的主要战略意图是(     

    A.出其不意攻打海防空虚薄弱的地方

    B.扼咽喉之地迫使清政府早日屈服

    C.富裕之地攻占后便于补充战略物资

    D.当时广州地区防卫森严攻打困难

  • 9、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多地遭遇特大旱灾,轮船招商局垫付采买了大量赈粮并亏本承运。同时为保证西征军饷,清廷暂缓购置军舰,大幅减少天津机器局的经费。这主要表明(     

    A.边疆危机阻断洋务新政

    B.清廷救济依赖民间自筹

    C.洋务运动增强赈灾能力

    D.近代化的环境日趋恶化

  • 10、《九章算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其主要例题以解决土地的丈量与赋税计算、粮食加工与兑换比率、徭役均输的征发摊派、商品流通与关税等问题为主。由此可知,《九章算术》(     

    A.佐证两汉民众赋役负担较沉重

    B.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C.与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密切相关

    D.说明古代赋税制度臻于科学完善

  • 11、宋代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学规》中“五教之目”一条的内容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一条的内容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修身之要”一条的内容为“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该书院(     

    ①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②有助于传统文化传承③标志着地方官学建立④推动儒学向基层渗透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2、1750年至1850年期间,小麦取代了其它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这一变化说明,食物物种交流(     

    A.改变了欧洲的饮食结构

    B.引发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扩大了大陆间交流领域

    D.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长

  • 13、但丁在《神曲》中谴责教皇:“在你们心中基督拯救人类所流下的鲜血还抵不上一个铜板的分量。”孟德斯鸠说:“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以上言论反映出(     

    A.政治目的会影响思想文化的发展

    B.斗争方式更加保守

    C.新兴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渴望

    D.推崇法律至高无上

  • 14、下面是1949~1978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经济建设呈现曲折性发展趋势

    B.工业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C.经济结构不断地优化协调发展

    D.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了工业发展

  • 15、1931年,中共在江西德兴苏区设立了四大对外贸易处,履行“管理并监督苏区与非苏区的贸易,流通苏区与非苏区的经济”的职能,落实“保护贸易自由,准许外商经商”的政策。此举意在(     

    A.改善苏区经济窘况

    B.践行武装割据理论

    C.推动土地革命进展

    D.重构商品贸易体系

  • 16、魏晋时期,清贵文翰之职为清职,多由士族出任;事务冗繁之职为浊职,多由寒人任之。刘裕也正是借助寒人集团的鼎力协助,得以重建皇权政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社会阶层呈现出固化的态势

    B.门阀政治威胁中央集权

    C.政治变迁受到庶族势力影响

    D.官员选拔制度不断调整

  • 17、宋朝画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表达了对画家要求:画家要了解“四时景候,阴阳向背,笋条老嫩,苞尊先后及翎毛诸禽形态名件”;邓椿在《画继》中讲到宋徽宗赵估认为“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相同。此作春日正中者,无毫发差”。这些认知(     

    A.注重社会伦理道德教育

    B.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

    C.致力于维护君主的统治

    D.体现了天人合一观念

  • 18、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由此推断,中世纪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主要且直接的条件是(     

    A.垦殖运动兴起

    B.新兴城市产生

    C.地租形式改变

    D.土地集中经营

  • 19、南宋画家李嵩创作的《货郎图》以白描手法作细腻精致的描绘,落笔凝重,收笔沉稳有力,疏密、精粗均可游刃有余地展开,设色淡雅自然。描画货担上的物品几乎达到与实物纹丝不差的程度,人物衣纹体现下层百姓衣着粗布的质感。该作品表明

    A.绘画手法受到理学的影响

    B.风俗画是当时的亮点

    C.艺术形式呈现平民化趋势

    D.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 20、汉文帝时期,贾谊说“天下才势方病大痛,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并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的对策。贾谊提出这一对策,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

    B.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D.打击豪强地主的势力

  • 21、1942年l月17日,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城市北郊的“红十月”拖拉机厂离前线只有1500米远,工人们冒着炮火生产和修理坦克。在战斗激烈的9月份,他们生产了200辆坦克和150辆牵引车,许多工人甚至直接驾驶坦克到前线参加战斗。材料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A.苏联军民保家卫国的信念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C.苏联模式推行公有制经济

    D.苏联专业化教育培养了人才

  • 22、如表所示为19世纪英国传记作家笔下的工匠精神描绘。据此可知,当时传记作家(     

    要素

    内容

    传记的模式

    思想基础

    个人主义

    杰出工匠的个人传记

    价值取向

    创新

    对发明家型工匠的重视

    工作方法

    实践、实验

    叙述工匠通过反复探索完成发明

    工作态度

    勤奋、毅力

    讲述工匠克服困难完成发明的故事

    A.客观记录了英国社会发展状况

    B.深受工业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C.致力于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D.同情工人阶级的不公正境遇

  • 23、1898年1月,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引述当时波兰、埃及、土耳其、缅甸等国由于守旧不变遭到分割或危亡的险境,请求光绪帝决定变法。他提出翻译乃“强国第一义”,应“择书布译”,并提倡“广译”。这体现了晚清时期(     

    A.文化救国思想的兴起

    B.翻译思想的深远影响

    C.仿洋改制的变法思想

    D.翻译活动的文化功能

  • 24、《国际歌》是巴黎公社主要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在革命失败的情况下愤然创作。其译文(节选)如下:全世界受苦的人……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A.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具有坚定的革命精神

    C.是最早社会主义革命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 26、用合适的制度创设内容填空

    中央官制:秦( ),汉武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 ),清雍正( )

    地方制度:秦(郡县制),汉初( )

    选官制度:魏晋( ),隋至清(科举制度)

  • 27、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 28、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 29、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30、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 3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 32、___________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_______给日本。开放沙市、___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___的途径,阻碍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 33、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重要史实

    制度方面

     

    精神方面

     

    物质方面

     

     

     

  • 34、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读图旨要隋结束了魏晋以来分裂割掘的局面。唐继往开来,开放进取,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同时,造就了博大恢弘的盛世王朝。

    问题导引观察《唐前期疆域图(669年)》,说说唐朝在669年时的疆域与汉、隋两朝相比,有哪些拓展?

  • 36、请写出近代中国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以及与这些条约相关的战争?

  • 37、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历史问题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历史素养,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其内容的重要方法。

    示例:西周分封制

    (1)背景:(宏观)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统治的需要;(微观)商代的松散的方国联盟已不能适应西周建立后的形势发展。

    (2)主要内容:同姓王族是受封主体;诸侯在封地权力很大,并可进一步分封;但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履行各种义务。

    (3)影响或评价:(积极)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周的统治,开拓了疆域,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的交流;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秦汉之后作为维护皇权和国家统一的手段依然发挥了重大作用。(消极)到了后期随着诸侯权力膨胀造成了诸侯争霸局面;在秦汉之后的个别时期,分封诸侯也造成了威胁中央集权局面的出现。

    (4)重要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井田制是其经济基础;与宗法制、礼乐制互为表里。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历史概念中任选一个进行解释。

    启蒙运动、美国1787年宪法、布雷顿森林体系

  • 38、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39、概述从汉代到清代中外交往的趋势,各自举出一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